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人生之六 5

  

認識人生之六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5/5)

  

(12月14日 中)

  【要點導讀】:

  ◎如何在衆生身上去體認和實踐佛法?

  ◎你能體會默然的境界嗎?

  ◎如何用我們的生命去展現佛法?

  

  五、順逆二境增上緣·去貪離嗔修心要

  【順逆之別】:

  ——我們遇到順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習氣。

  ——我們認爲說,這是一個順境,(因爲)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因爲)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其實)都是自己習氣的反應。

  ——它境界上面沒有順、沒有逆,它(境界)對不同的人,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覺得這是一個逆境,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個順境。

  [喻]:比如吃辣椒,你會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順境。你不會吃,放一點你都受不了,不敢吃了,他就變成一個逆境了。你說這個辣椒到底是順境還是逆境?它跟人的習性有關系,你認爲它好,就是順境,認爲它不好,就是逆境。

  

  【如理認識】:

  ——那修行,它剛好就是要改變順境、逆境。

  ——最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

  ——而不是說對順境去貪著,對逆境去遠離,在這些境界上面去分別,這些都不是我們正確用心的一個方法。

  ——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們這心很重要。

  ——過去淨土宗的祖師講“明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反觀自心】:

  ——那我們內心迷惑、迷茫、內心非常混亂,就是因爲散亂、分別心、執著、狂妄心,都是這樣子,內心不能甯靜、不能寂靜、不能清淨所引起的。

  ——如果我們心靜如水,自然而然對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師父策勵】:

  ——所以我們在學佛法,就是要真正去體會、認識我們生命當中的佛法,讓我們生命當中怎麼樣子擁有佛法,佛法怎麼樣子真正在自己生命當中能夠體現、能夠展現;

  ——般若智慧究竟是什麼?不生不滅究竟是什麼?空性究竟是什麼?這些都是能夠感受得到的,而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這些要通過聞思修,通過淨除自己的業障、培養信心、建立正確的知見,慢慢慢慢就會越來越得到顯現。

  

  『附錄·思考題』:

  1.爲什麼說境界沒有好壞?真正的差異在哪裏呢?

  2.如何在境界上修心?如何去體會、認識我們生命中的佛法?

  

✿ 继续阅读 ▪ 認識人生之一 1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