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乘一乘究竟论▪P2

  ..续本文上一页竟的,是法华经;如该经的方便品中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说:“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从闻法而成佛说,可以想像法华虽力说一切归入于一佛乘,但作为那个思想根据的,如从表面上去看,是由有情在过去无数的轮回之间,曾经听过法华经,以此听法华经的因缘,所以当来决定成佛,这是有点近于所谓新熏种子说的。其次,胜鬘经说:“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而最彻底主张一乘究竟的大乘涅槃经说:“我常宣说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等虽无善法,但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既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等终有成佛之期,那就不管什么众生,必然有接受开发那个佛性的机会,所以这是佛的彻底究竟之谈。经说有一阐提不得成佛,真常者也并不是不承认,不过这是约不了义说的,究竟了义之说,终于是说阐提也成佛的。所以真常者根据这些圣典,坚认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一乘教,为一切众生,悉令成佛之法,三乘教,是诱引未熟之机,说三乘的各别因果,为卑近之法。一乘者,全然排斥五性各别说,而认为是方便的教意。如着俱舍论疏的法宝法师说:无性有情之说,是小乘的不了之谈,在大乘,是绝对不许可的。所谓佛性,为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真性,佛即果人之称,是种子因本之义。荆溪在金錍论中说:“众生皆有果人之性”。虽然如此,但欲开觉他,敢说是不容易做到的。喻如璞玉,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琢磨,然后才能发出光亮的色彩。众生本具佛性也是这样,假使不待修治之功,是不能开显其德的。不过,在开显其德的过程中,有的众生实因根机太钝,业障太深,不能当下担当,佛这才不得已的说三乘法,曲逗众生的机宜,希望众生渐次调柔,而终于了解自己也可成佛。显示这一思想最清楚的,无过于法华经。法华经依过去的因地说:过去发过菩提心的有情,由于中间的一度退失,不知自己是菩萨,所以佛以方便教化摄引他们。他们从方便教化中,以自证智证到自己的果位,一方面知道自己到了什么程度,一方面似又觉得应有平等一味的果证。如舍利弗在法华会上表示:“我等同入一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由于他们自知所证的不究竟,还想进一步的求证更高的果位,所以佛陀点破他们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你们不要看轻自己,你们不要以为过去的时间白费,你们所行所为都与菩萨道不相违背的,你们将来个个都能到达我这样的地位。二乘人的终当入于究竟一乘,胜鬘经中也曾这样说:“世尊!彼(二乘)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一乘究竟的思想理论,说到这儿,可以说是达到登峰造极了,所以真常者的主张一乘究竟三乘方便,完全是基于这些大乘佛典的,正因为是如此,所以在这点上,一步也不肯让。

  四

  上来叙述的三乘究竟说与一乘究竟说,各有他的经论依据,如从彼此的极意说,虽不容易和会,但思想的不同,毕竟是从教义而来的。我们知道,唯识家的立场,认为真如是凝然不动的,他只可为诸法的所依体,却决不可变作诸法;可是从诸法的事相上看,森罗万象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有有必然就有无,有菩萨性必应有二乘性,有决定种性必有不定种性,所以他的五性各别,可说是必然的道理。然而所以有一性皆成之说,如在佛陀的立场上讲,这是奖励不定性的有情,回向无上菩提的。至于真常者的立场。认为真如是随缘而能为诸法的,诸法的当体不外就是真如,一切众生既是都有真如,当然就无不具有佛性,具有佛性,那是一定要成佛的。然而所以说种性的差别,这只是对当机者的暂时差别,而决不是永久的差别。这样,两派的主张,从教义上看,虽因各有根据,无法为之调和,但从众生着眼,似乎并非没有融合的余地。要知大悲佛陀的出世,完全是为了利益有情,觉得运用三乘可以有益于众生的,佛就说三乘法,觉得运用一乘可以有益于众生的,佛就说一乘法,可见讲三乘说一乘,无非是为的众生,离了众生,不管怎么说,都很难会通上述两个不同体系的。关于这个,性空的般若经中,曾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说:佛说般若时,诸天都来到会中听般若,为诸天之首的帝释天,听了般若的甚深广大,欢喜的不禁赞叹起般若的功德来,并且劝发那些没有发菩提心的,发起大菩提心来,至于已入涅槃的圣者,虽不一定要发菩提心,但若自动的能够发菩提心,我也极端的欢喜,所谓上人更求上人法,那是最好不过的。由此可知,能不能成佛,在一般凡夫方面,就看他能不能发菩提心,在二乘圣者方面,就看他能不能发回向心,能发菩提心,回向心的,无有不得成佛的。所以从般若性空的立场上讲,我以为一乘是佛陀的究竟之谈,龙树菩萨也是侧重于这方面的。不过,性空者说一乘,是主后天的佛种从缘起,真常者说一乘,是主先天的佛性本具有,这点不同,我们是又不可不知。

  

《三乘一乘究竟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