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天都会打电话关心太太说:「为了孩子,让你辛苦了。」太太也很体贴,常打电话慰问先生说:「你在台湾为事业怒力,也很辛苦。」总之,夫妻俩相互体贴,不失和谐。
但是过了一段时日之后,她觉得先生打电话来的次数逐渐渐减少了,甚至有一段日子都没有先生的消息,她愈来愈奇怪。有一天打电话回台湾,那时是清晨,接电话的人竟然是公司的秘书小姐。她问:「这么早,你怎会在我家呢?」
这位小姐很大方地说:「我和你先生同居了,当然住在你家。」
她听了差点昏倒,很生气地说:「你怎能做这种事情?」
「你先生没人照顾,再说我们情投意合,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她气得咬牙切齿,立刻挂断电话。她愈想愈不甘心,就打电话到公司兴师问罪,问先生为什么做这种事?而先生却若无其事,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太太更加生气了,又追问:「那你是不是不要欠母子了?是不是永远都有不来了?」他竟然回答说:「是啊!」好轻松的一句「是啊!」
这位太太气得又将电话挂断了。从此她每天以泪洗面,以前夫妻感情这么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女儿知道后,就说:「妈妈,你在这里生气有什么用?你可以出其不意地回去,找人去捉奸。」她觉得女儿这个主意不错,就回到台湾。有了充分的证据后,便控告秘书小姐破坏家庭。
但是这位小姐很聪明,她一不作、二不休,说:「我已经怀孕六个月了,你要给我公道。」就这样吵吵闹闹,的确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先生站在第三都那边,她觉得很无奈,也很孤单,只好再回到加拿大。她心灰意冷地想着:「什么是感情?生命在人间有何价值?」愈想愈痛苦,觉得全身都不舒服,好像生病了。
后来,她想到孩子还需要照顾,绝不能病倒!那时朋友告诉她:「走!我们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过快乐的日子。」她想一想,人生真的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否则就白走了一遭,所以就加入慈济加拿大公会的志工行列,跟着大家投入社会公益。
从个案中,她看到人间苦难这么多,有很多孤苦无依的人,他们以前有的人也过得很风光;现在老了,却落得如此孤单!眼界开扩后,她觉得人生还有什么好计较!对自己而言,还有体贴的孩子在她身边,又有什么好怨的?想开了,也就不再计较。
从此她的心情平静多了,每天都过着很快乐的日子。过了将近一年,在这一年中,有时她会寄一些生活照给先生看,或是偶尔写信向先生问安。
有一天,先生突然到加拿大看她们;见面后,先生问太太:「你是否能在树上系上黄丝带,欢迎我来?」太太说:「可以,欢迎你回来!」先生觉得亏欠太太很多,一直向她道歉。那年过年时,先生打电话请他们母子回来过年,她们也答应了,就回来过了一个很温馨的年。
原来,那位秘书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为什么呢?因为先生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地反省;而这个女人得寸进尺,常常吵着要名分。甚至把太太写来的信都藏起来。他觉得这女人很无理取闹,因而时常吵架,后来就分手了。而今太太终于回来了,夫妻俩言归于好。
这个故事有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心宽、不计较」。不要争理;理说多了,感情就薄。在日常和活中,能包容不包容;得理气也要柔一些,不要理得气壮。能过着平安无事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外遇与情锁
执着私情,不免苦恼无穷;
发挥大爱,可保身心安康。
有一位年轻妇女由她的妈妈和一位慈济委员陪同来看我。这位年轻妇女似乎心有千千结;尽管有很多人劝解、辅导,但她脸上还是愁苦不堪。
她妈妈说:「我实在很担心,我女儿整天都在喝酒,每天最少喝五瓶的『五加皮』;喝醉了就糟蹋自己的体身,有时候还想拿刀杀人,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我问年轻妇女:「妳恨什么呢?」
她说:「我怎能不恨?我被先生抛弃了;当初我们相爱时,他表现是非常体贴。可是结婚不久,我怀第一胎时,他竟有了外遇,并且弃我而去。我怎能不生气?怎能不恨呢?」
看她说得咬牙切齿,怨恨之深,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甚至说:「他不但抛弃我们母子,而且还留了一些债务要我偿还,我恨不得立刻拿刀杀了他。」正好有位慈济委员也曾有过同样的心结与遭遇,于是就以过来人的经验辅导她。
这时,又有一位年轻人来访。他长得眉清目秀,就读于研究所,应该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
我问他:「有什么事困扰你吗?」
年轻人说:「唉!我被情所困,没有办法解脱,我不想活了!」
委员说:「他自杀过好几次,现在连课业都无心顾及了。」
我说:「你把情看得那么重吗?」
他说:「是啊!我们交往很多年了。」
我又问她:「交往那么多年,那情有多重?拿来秤一秤。是不是可以拿出来让我看,情在那里呢?」
他苦有所悟地说:「是啊!不轻不重呢!」
「既然不轻不重,你为何要为她寻死呢?没有这个人就不能活下去了吗?少了这个人天就塌下来了吗?真正值得你爱的人是永不变心的。倘若她真心爱你,怎么会嫁给别人,既然她不是真心爱你,为什么还要为她受苦、折磨自己?」
他说:「我知道了。师父,您是不是希望我在学业上多用心?」
我说:「当然!如果人生观念正确,大好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发挥智慧,为人群付出;为何不把想死的勇气拿来发利益众人的大愿呢?要为人群、为自己活下去!」
年轻人说:「现在我明白了,我应该把心收回来,专心念书。」
人常常为了情、为了爱或一点点烦恼而困惑,甚至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这是很不值得的。总之,要把身心放开,在日常生活中尽本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若只是执着于私情,这样的人生多苦啊!
为了一碗面
有形的牢狱或许有其年限,
内心的折磨却是一辈子的。
话说有一对夫妻,常会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吵架,谁也不肯先让步,吵到最后总是两败俱伤。
有一天,先生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到家,太太已经睡了;但是先生觉得肚子饿,于是把太太叫醒:「我想吃面,帮我煮一碗面。」太太只好起来煮面。煮好后,先生却睡着了、叫不醒,于是太太就把面放在桌上,然后回房继续睡。
当先生醒来想吃面,发现面凉了,就大发雷霆责骂太太;太太也不甘示弱地回骂过去。最后,两人竟然为了一碗面在半夜里争吵起来。
在争执之,太太赌气说:「你如果那么生气,就来杀我啊!」便丢给先生一把刀子说:「你有胆子,就杀了我啊!」说完后就走进浴室。
当时,先生酒意未退加上一时气愤,就拿起刀子跟着进入浴室,关了灯,刀子就往太太身上一刺,也不晓得刺到哪里,只听到一声惨叫。灯一开,才发现太太受伤倒地,而且血流不止。
那时,他还一副醉茫茫的样子,一直对太太说:「起来啊!起来啊!」叫了一阵子,太太却一直没有反应,这时他才发觉事态严重,赶快叫救护车;当太太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断气了。
先生心中真是后悔莫及啊!一条命就赔在一碗面上,而且先生还得去坐牢;坐牢虽有年限,但内心的折磨却是一辈子啊!心狱的惩罚比身狱更为严重。这都有是因为血气太盛,所以一出口就伤人,这位太太若能误解先生喝醉了,不与他计较,也不会赌气地丢给他一把刀,也许就不会了生悲剧了。
现代人常因一口气不能忍,惹来终身遗憾的祸事。所以,待人要细语柔和,心念要调得柔软;而这都要靠自己,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行。
寻宝的老人
与其心外求佛,不如勤拭自身心镜,
心中有爱即是佛。
在日本,曾有人写过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位住在都市的中学生,暑假时到乡下的舅舅家度假。舅舅家位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纯朴小山村。
中学生来到舅舅家的第一天,天未亮就与表哥相约去看海。
当金黄色的太阳缓缓从海面升起,辽阔的海面四周逐渐变蓝……金色的粼光一波波地荡漾着,大自然的奥秘与壮丽深深吸引着这位都市来的中学生,接连好几天,天未亮他们就去看海。因此,中学生对于前往海边的路况也就渐渐在熟悉了。
有一天,中学生起了个大早,独自来到海边。看着迷人的景色,不由自主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让阵阵清凉的海风吹拂着,然后看着太阳渐渐地升起……
忽然,有一位老人从中学生的背后走出来,中学生吓了一跳,老人很慈祥地对他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是来找东西的,让你受到惊吓了。」老人边说边四处张望着。
中学生看老人很认真地寻找东西,也就不太理会,继续躺在石头上欣赏美丽的景致,心旷神怡地吹起口哨来。口哨声和着海浪声,中学生陶醉地融入其间。不知不觉中,忽然听到有人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声音,他立刻起身探个究竟,原来是刚才那位老人,不但很认真地找东西,而且一边念着佛号。
当老人走到他身边时,中学生终于忍不住问:「老公公,您在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寻找很久了!几乎一生的时间都耗在这上面。」
中学生再问:「老公公,你花了一生的时间到底在寻找什么?」
老公公说:「我在寻找一位圣人遗留下来的东西。」
中学生非常好奇地问道:「是哪一位圣人?留下什么东西呢?」
老公公说:「是亲鸾上人(日本净土真宗始祖)留下来的。」老公公手指着离岸边有一段距离的一座石岩,说:「那座岩里有个岩洞,当初亲鸾上人曾因观看美丽的日出与海景看得太入神,意外遇到涨潮,就被困在石岩洞里,一连七天不见海水退潮。亲鸾上人就在那七天当中捡了许多石头,刻上『南无…
《溯今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