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停滞不改变
“生命韵律在流动,在改变。”
我们常常有很深的旧思想、旧信念,隐藏在我们的内心里;我们一定要留心它、注意它。只有留心和注意,才可以改变它。
留心你有所悲怨的时候、注意你情况不妙的时候,那便是十分重要的关头,因为这表示旧的思想信念,已经不再潜伏在内心深处,这是已经浮现到表面上来了。
我们在这个重要关头留心注意,我们便会走近一个良师、一个益友,或寻找一些书本、得到一些知识,那会令我们看到新的方法、新的道路,能够应付和消除自己一向的坏思想、坏信念。
我自己的醒悟,来自我的一个朋友。他告诉我有一个聚会,可以参加;我听到以后,内心感到有所感应,于是我一个人前往。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聚会,却竟然成为我迈向健全道路的第一步,现在想起来,这个聚会对于我的影响真大。
人们常常在开始他们第一步的时候,会觉得那一步开始得有些傻、不合道理,又或者会觉得它太容易。他们的思想,不肯轻易的接受它,以致不想跟随它;他们的抗拒力会很大,甚至在想到它的时候,都会发生反感。
这种反应其实都很正常。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既然有了想要改变的意图,这第一步,就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我们所应该走的第一步,它能改变我们、帮助我们、带我们实现我们所期望的一切。
没有耐性,是一种抗拒。我们抗拒的,是学习和改变;我们会希望一步登天,一下就把事情做好、完成。如果这样,就表示我们并没有花出适当的时间,去学习怎样化解问题。
如果你想从这一间房间,去到另一间房间,那你一定要先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一步一步的向著另一间房间的方向走,才能到达那里;只坐在椅子上,口里说要到另一间房间去,而自己却不行动,这是没有用处的。
我们生命上有了难题也一样。如果我们希望解决它,而又并不开始去处理它,难题自然不能解决。人一定要一步一步走,不可以没有耐性,没有耐性永远不能成事。
我们所出的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负责——这点认识也很重要。
我不是说你应该产生内疚心,或应该认为自己是个坏蛋。我是要你认识自己内在的力量,可以左右一切,它可以转化你的思想,也可以转化你的人生经历,避苦趋吉;这是佛陀所郑重教导我们的。
在过去,我们曾不自觉的用自己的力量,去制造出令我们痛苦的经历,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现在,我们要认识我们的责任,开始注意和学习怎样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制造、迎接积极的、充满善行善果的将来。
很多病人来向我要求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指示他们,要怎样从新的角度,去做一件事情;怎样去原谅一个人,不记仇恨。我发觉,当我这样讲时,他们的嘴唇常常都禁闭著,双臂放在腰腹之间,甚至紧握著双拳。
从他们的这些姿势上,我可以看出他们的抗拒力,非常之强,但我知道,我的那些话,正是他们极需要听从的。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课程要学习。那些最困难的课程,一定是我们最该选择的课程;如果十分容易,那就根本不必学习,自己都会明白。
注意该学的课程
如果你明白最令你抗拒的一切,正是你最需要接受的一切,那你就能面对你目前最大的问题,加以改变了。
你应该抛开执著、放弃抗拒,让你自己学习你需要学习的课程。一旦你这样做到了,那会令你所走的道路,以后更容易走。千万不要让你的抗拒力阻碍了你的进展,终止了你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开始进行改变:一、看清楚自己的抗拒力;二、继续改变你的思想。
下面的这些行为,是在表示抗拒:
当我们在谈话中接触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时,我们会忽然改换话题。
或者离开那个地方,不再与人在一起。
又或者故意避到洗手间里去。
在与人约会时,常常有意迟到。
以生病为理由,避免见人。
故意忙碌地工作,不理会人。
浪费时间,不去接触应该面对的事。
双眼不望在应该望的地方,而望去别处。
避免思考,乱翻杂志。
做什么事都拒绝用心。
花很多时间吃东西抽烟。
编造理由,停止与人交往。
有意无意地弄坏家中的东西。
除了以上这些情形外,我们有时也用言语来抗拒,常常这样说:
“这是没有用处的。”
“我的家人不会明白。”
“要改,我就把整个人都改过,最好把我的姓名也改了。”
“没有疯狂的人,不需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电影明星所玩的玩意。”
“没人对我的问题会又帮助。”
“人们不了解我为什么常常要发愁或发怒。”
“我的情形与别人的情形不同。”
“我不想去麻烦别人。”
“事情自己会解决的。”
“我之所以不做,是因为没有其他人这样做。”
人的抗拒力,除了常常用以上这些行为和言语表现出来以外,还会用一种坚决的意见来表现。那些意见,一般来说,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却胡乱给自己用上了。它们是:
“那些不对的事,完全与我无关。”
“对我来说,这很不合适。”
“那样做不够伟大。”
“精神修养高的人,也会发怒。”
“人人都不会这样做。”
“我不需要爱情。”
“那太傻了。”
“那地方太远了。”
“又太多工作要做,这事没法做。”
“要花那么多钱,太昂贵。”
“花的时间太长久,不好。”
“我不信任它。”
“我不是那种人。”
另外,我们也时常别人身上找理由,很又借口地来抗拒一切。我们会说:
“上天都不会赞成。”
“这要等到上天批准才可以。”
“那时环境不对。”
“他们不让我改变。”
“我没有适当的老师和书本。”
“我的医生不赞成。”
“我做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
“我不想被他人操纵。”
“这完全是他们的错。”
“要他们先改变了,我才改变。”
“你们不明白我。”
“我并不真想伤害他们。”
“它和我的信仰相抵触。”
还有另外一些借口:
“我太老了,改不了了。”
“我还年轻,要改也不急。”
“我太肥,没法改变。”
“我太瘦,只想能够肥一点,别的暂时都不想。”
“像我这样长的太高的人,怎样改变也不会变矮一些,改来做什么?”
“我的性格,像我的身体一样,太矮,变不了。”
“我太懒,不想改变。”
“我够强,不必改变。”
“我太弱了,没有能力改变。”
“我很蠢,叫我怎么去改变。”
“我相信我很精明,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
“我太贫穷,生活都照顾不过来,还说什么改变不改变!”
“我太没有价值,改变了大概也差不多。”
“我太不重要了,改不改变都没有关系,还是就这样算了。”
“我对我自己很认真,我不会轻易就改变的。”
拖延、推诿,也是抗拒的一种表现:
“我迟些时候会做,现在不急。”
“我现在的精神不够。”
“我现在没有时间。”
“抽出太多时间,那会妨碍工作。”
“这是个好意见,让我慢慢考虑。”
“我有太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我明天再想一想。”
“等我做完了要做的事再说。”
“现在不是时候。”
“已经太迟了。”
不承认自己需要改变,也是一种抗拒:
“我没有什么不对。”
“做什么都解决不了问题。”
“我一向这样,没什么大不了。”
“改变又有什么用处?”
“只要我不理会那问题,那问题便自然会。”
抗拒力中最大的一种,是恐惧——恐惧自己不熟识的一切,恐惧这样、恐惧那样:
“我还没有准备好要改变。”
“我可能会失败。”
“他们可能会拒绝我的要求。”
“不知道我的邻居会怎样想?”
“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心事讲给别人听。”
“我不敢对我的家人说。”
“我的知识不足够。”
“我可能会受到伤害。”
“我不想改变。”
“我不该花钱看医生。”
“要我看心理医生,我宁愿去死。”
“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有问题。”
“我不敢表达我的感受。”
“我不想谈论我的问题。”
“我没有精力去做。”
“如果我做了,后果不知会怎样。”
“我怕这样会失去我的自尊。”
“这是很困难的。”
“这可能会使我失去朋友。”
“我不信任任何人。”
我的职业,使我接触到很多有问题的人,也听惯他们常用以上的话,表示出他们的不愿意改变。
有一位女士到我的诊所时,大大迟过她所约定的时间,她诉说她的身体各处疼痛。因为意外,她弄伤了她的背、颈和膝。
在她诉说的时候,她完全困难,但当我对她说让我来和她说几句话时,她便立刻坐立不安,从一张椅子上,转到另一张椅子上,跟著要去洗手间,又想要打电话,令我总不能在她的问题上作出讨论。
最后,她说她的姊姊和母亲,也都曾经因为意外,伤过两次背,他们都没有和人讨论过问题,所以她也不想讨论。
其实她不只是身体疼痛,抗拒力也很强。
另外一个来向我求助的病人,对我说他自己很精明,懂得怎么投机,能得到很多钱。但是他也非常闹穷,时常交不出房租,甚至没有钱装电话。
我要他改掉坏习惯,停止投机。他坚持说,除非在生命中出现好事情,那他才可以改,否则,他不能。
一个人既有投机的坏习惯,又不会善用金钱,他的生命,又怎能出现好事情?用那样的借口来抗拒改变,无非时自欺欺人而已。
有些人,自己不改变自己,只一味地要他们的朋友作改变,这分明也是一种抗拒的表现。譬如:
有一个人来到我的地方,和我谈过话后,才知道我是一个不用药物治疗的精神治疗医生,非常吃惊。因为,他的朋友叫他来看我,这次的医药费,也由朋友赠送,而他却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又有过一个人,来请我去他的朋友处,治疗他的朋友。…
《生命的重建 第六章 停滞不改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