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命的重建 第二章 你有什么问题▪P2

  ..续本文上一页用不著看轻自己。

  有些人连自己的身材不及模特儿的身材好看都感到难受;有些人凡事都不敢作主,怕有差错;有些人为了息事宁人,放弃自己的原则……。

  你试想想,你是不是也常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

  婴儿的完美

  当我们还是一个小的婴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婴儿并不需要做什么事情来使自己完美,因为他们真的已经十全十美。他们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他们有需要时,从不害怕发问和争取。他们很自然地传达他们的感受。当一个婴孩身体不适的时候,家人一定会发现,而且几乎所有老老少少的家人都会知道。而当他们快乐的时候,家人一定能看到,因为他们的笑容可以使整个家都发出光亮。

  婴孩是充满著爱的。但是,假如你不爱你的婴儿,那你的婴儿就会无精打采,甚至可能郁郁而亡。人在长大以后,才能学会怎样在没有爱的环境中生活,但婴儿却绝对办不到。婴儿喜爱他们自己的身体,甚至连自己的粪便都不讨厌,他们有极大的喜爱自己的勇气。

  记著,我们都曾经是这样。但是,当我们开始听成年人说的话,而成年人说的话又常常引起我们对一切恐惧时,我们就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勇气,不再像婴孩时期那样喜爱自己了。

  对镜作练习

  有时候,我会叫病人拿一面小镜子,望著镜子中自己的双眼,轻呼自己的名字,同时说:“我喜爱你,我接受你。”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有不少病人却认为很难做到,他们在对著镜子做练习的时候,都显得情绪不稳定,有些人会愤怒、有些人会哭,有些人根本不肯做。有一次,一位病人还把镜子大力摔掉,立即离开了诊所,直到多月以后,他才重新练习这种动作。

  对镜的练习,看来好像有些无稽,但事实上却真能帮助病人吐露心声,令我迅速了解病人。当我和已做过练习的病人讨论他们的问题时,会比较容易把问题的中心发掘出来。除了少数病人,大多数病人都害怕拿著镜子凝视自己的双眼,那是一种害怕面对现实的心理现象。早期我也曾有过相同的经验,但后来我就可以对著镜子,毫无畏惧;有很多病人,也是这样。所以,这种对镜的练习,是不可少的。

  问题

  有一个病人,非常注重她的容貌,尤其注重她牙齿的美丽。她时常看牙医,而且看了一个又一个,看来看去,始终没有一个能使她满意。她还去看整容医生,把鼻子也改变了,结果却认为自己比整容以前更丑,所以很懊丧。她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容貌,而是在于她深信自己不及别人;她有这种信念,自然觉得自己样样不对,这是她的牙医、整容师所无能为力的,并非他们的技术不高明,而是容貌根本不是她的真正问题。

  另外有一位女士,他有口臭,臭得非常利害,谁在她的左右都会受不住,只能远远的避开她。她很用功,一面读书一面工作,十分努力。她的目标是希望能成为一位女牧师。表面上,她的精神修养很高,但在她的内心理,却不单要与人刻刻竞争,而且还充满妒忌和愤怒,总以为别人要抢夺他的职位,因而表现的很难相处。她的内心中的这种错误思想,便是造成她口臭的原因。事实上,她只是自己在恐吓自己,根本没有其他人想抢夺她的职位。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付别人方面,忽略了自己的饮食不当、消化不良、以及口腔牙齿的不清洁才是令别人无法亲近她的原因,以至她更加觉得四周都是敌人,都对她不利。

  另外有一个年轻男子,才十五岁便患上了绝症。她的母亲带她来看我,因为家庭医生、专科医生都说他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便要离开这个尘世。他的母亲非常歇斯底里,闻言更加乱成一团,但这少年却头脑精明,他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他对我说他会听从我的指点,做我要他做的事情,包括改变他的思想和言行。

  他的父母已经离婚,两人偶然相聚时,不是辩论、就是闹纠纷,使他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和谐的环境之中。而他,又急切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演员,可以快快得到名利,以为一定要有名有利,人家才会接受他。他的这种念头,使他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欢欣。

  我教他喜爱自己、接受自己,授他以各种方法,他一一实行了;后来他的健康,完全恢复正常。

  现在,他已长大成人,在百老会戏院表演他所饰演的角色,实现了他成为一位演员的梦想。同时,他也能丢开名利心,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心愿,果真体验了生命的欢欣。

  过肥症是另外值得提出来讨论的一种病,它证明我们常常浪费很多时间,来对付一个不是真正问题的问题。很多人花费很多的心思与方法来减肥,但是到后来却依然故我,并没有任何改进。于是,他们有了更多其他的问题,而他们就将所有的一切问题都推在肥胖上,怨恨不休。

  其实,他们的内心早已别有问题,所以才会过肥。他们真正的问题,通常都是太胆怯、有恐惧心,需要得到特别保护。人在没有自信心、害怕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往往就会变的十分肥胖。他们常常责骂自己,怪自己太肥胖,每吃一点东西就产生内疚心,这真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如果他们继续这样做,就算在过二十年,仍然会一样那么肥胖,因为他们并没有面对内在的真正问题,他们只把自己弄的更恐惧和更丧失自信。在恐惧和丧失自信以后,他们又会体重增加,以发胖来做一切过失的掩护。

  因此,对待过胖的人,我从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肥胖上面,也不相信节食能真正帮助他们。胖人节食往往不能持久,每次停止,肥胖依旧,所以节食全无用处。他们真正需要的,可以说是要能做心理上的节食--把消极的思想逐一消除。

  我总对肥胖的人说:“让我们暂时把肥胖这件事情放在一边,我们先要面对另一些问题!”

  他们时常都说无法喜爱自己,因为他们太肥胖,我向他们解释,说他们肥胖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没有喜爱自己,如果他们能够开始喜爱和接受自己的话,体重一定会减轻。道理很明显,当一个人能喜爱自己的时候,自然就能保护自己,处处留心自己的健康,不吃过多的食物、不做过多的睡眠,多吃蔬果、少吃肥腻,灵活思想、运动身体。而当人在精神焕发的时候,身体机能自然旺盛,不致把脂肪囤积起来,形成过肥。一个人在憎恨自己的情况下想要减肥成功,等于是在不愿助人的情况下,想要别人帮助一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我常常告诉我的病人——要重建生命。这本是很合理的建议,但有些病人在听到以后竟然会发生愤怒,以为我不了解他们真正的问题。

  有一个女士非常忧郁,她对我说:“我来见你是因为有一篇论文写不出来,要你帮助,并不是要来听你说怎样学习喜爱自己。”

  很明显的,这位女士非常自我憎恨,对自己的一切没有一样满意。她的这种自我憎恨,以差不多渗透到她生命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她所写的论文在内。只要她继续这样自我憎恨下去,那么她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她以在自己头上硬压上了一顶失败的帽子,把自己的耳目都盖住了。

  我劝她别再自我憎恨,她不听,一面流泪,一面离去。一年以后,她又来见我,仍然这样的自我憎恨,而且还带有很多新的问题,论文当然也没有写出。

  要一个人改变原本就不容易,就像我自己,也是到了四十岁以后才能做到。我相信人若付出毅力,因缘就会聚合而得帮助;若仍自暴自弃,那么菩萨也对他没有办法。

  真正的问题

  我时常都告诉别人,一定要喜爱自己。

  喜爱自己,第一样要记住的事,便是不要苛求自己、批评自己、责怪自己。我问一些病人有没有批评自己,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

  “当然我批评自己。”

  “我时常批评自己。”

  也有人说:“现在比以往较少批评自己。”

  “如果我不批评自己,我怎样可以改变呢?”

  有一个病人说:“所有人都批评自己,对不对?”

  我对这个病人说:“我现在不是在谈所有人,我是在问你个人。你为什么批评自己?你究竟有什么错?”

  当病人回答我的时候,我用笔把他们所说的话都记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嫌自己这样、嫌自己那样,所嫌的一切大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高的觉得自己太高,矮的觉得自己太矮,瘦的嫌自己太瘦,肥的嫌自己太肥,中等智力的嫌自己太蠢,不太年轻的嫌自己太老,年轻的有恨自己太年轻,相貌平常的怨自己太丑,甚至有些根本很漂亮和英俊的,都会恨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英俊。他们更会说自己做什么都太迟了,或者做得太早了,而且个个批评自己太什么什么。总之,他们人人都喜欢用一个“太”字,而到最后,他们都会说出:“我不够好,不及别人。”

  就是这样,我们终于谈到了问题的中心——他们批评自己,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及别人完美,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如身体有什么不妥、与人的关系怎样弄不好、缺钱等等,都没有这个问题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其他问题都是有这个根本问题所产生的。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别的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人在自暴自弃的时候,聪明的会变蠢,健康的会多病,福不至,心不灵。

  “自求多福”——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才有幸福。作一个人而竟不喜爱自己,这事决不可以。

  

  

《生命的重建 第二章 你有什么问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