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宗旨
——理念课要点笔记(四)
(3月2日 【生命回顾 【勿随境转】 (1)老同学已知道,新同学要培养,白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欢喜的,如今天迎接客人;烦恼的,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思绪是否一直被这些事情拽着走,如果是这种状态,很难把法听进去。 【安住当下】 (2)大家要安住当下,上殿、做事、上课都要能让自己的心安住。时时让自己的心安住是很了不起的功夫,可以稍稍思惟闻法胜利。若觉得自己累了就听不进去是种借口。对讲法师不要非理作意,如觉得讲法师丑陋、不顺眼等,这样就是一边听一边加毒药,最后就被自己毒死了。 【清净领纳】 (3)法雨下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接纳,但也不是被动接受,先纳进来,然后再去分别。不仅听法时如此,对待同行之间也是如此,不要一下把别人讲的话挡住,事先就认为别人是一个烦恼重的人、一个无能的人等,这样的作意恰恰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深入思维 大家要去观察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是否要离苦得乐,潜意识、下意识的动作都是为了离苦得乐。 离什么苦得什么乐?用什么方法离苦得乐?世间人有很多方法,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这就到了一个底限。 【随时调心灵活应对】 四、继续研讨 1、举例说明。离苦得乐的种种状态。 【各组汇报】: (1)同学回答:没有宗旨没有目标;学佛前有目标,想去环游世界,学佛后的宗旨是成佛,对别人好的地方很羡慕;没有宗旨,从小喜欢玩儿;有宗旨,像佛菩萨一样发大愿;学佛前的目标是超越任何人,跟别人比,比不上就不比了,学佛后目前是想快点出家; 【法师点评】:刚才讲的大多数都没有宗旨,有目标的也没有长远的,是阶段性的目标,并且发现自己达不到就赶紧换,这个事做不成了就不做了。这都是我们面对生命的一种状态,等一下可以看祖师大德也可能会说这件事做不成了不做了,但祖师大德内心有不变的东西。 【法师点评】:把离苦得乐作为宗旨是你自己的一种认为,你可能比别人看得深远一点,但宗旨是有一定高度的,你有没有达到它?我们的目标总是在换,宗旨有不变性,建立了就不会再换。 【师父开示】“佛法要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破迷惑、破无明,启发我们内心的自性光明。无明需要一分一分来破除,渐渐地我们就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明晰,对所学的佛法、所要走的路、自己的下手处,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笃定。世间一般不学佛的人,他一生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做事情,都在努力工作。但是,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养家糊口的问题。当然,在解决自己的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带来一些利益。但是这些利益,也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人的情绪方面的。佛法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命的终极苦乐和人的心灵深处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透过自己对佛法正知见的培养、对生命真实离苦得乐的追求和内在烦恼的净化,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明确的方向,拥有真实的佛法力量。靠着自己的发心、以及佛法僧三宝的加持、感应,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所产生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慢心习气 【离苦得乐 (1)善知识告诉说,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不完善的,但我们的生命状态可以提升。圣人不出世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无明状态中的。圣人不出,万古如长夜。 (2)众生不知道怎样离苦得乐、众生不知道吃什么药病能好,如神龙氏采百草、发明各种工具的人都是菩萨示现,看起来好象是物质上的满足,实际上菩萨一步一步在带众生离苦得乐。如孔子被尊为“大圣至诚尊师”,处处提倡礼仪、仁德,弘扬周礼,都是菩萨境界,长时积淀,在打基础。东汉佛法传入中国后即刻融入中国文化?,它其实暗通大乘佛法。 (3)如果没有人指导,我们对于因果、无限生命,连一个概念都没有,没有人知晓自己经验以外的另一种生命境界。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何况实践,何况深入内心改变生命?大家真的应该非常欢喜,就好象有了一张五百万的支票,只不过二十年后才能取,你现在一定会把这张支票当成宝贝。 (4)你可以说讲得太多了,不知道实践哪一点,但你要找到自己尝到佛法味道的那一点,比如你去观察你每天在积聚什么,色法?心法?善心所?恶心所?积聚久了,就成了那个。你从这个法类比较容易趣入。从一个趣入后,以后你再趣入其他法类就不那么难了。 【珍贵法宝 【课后观察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