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月溪法师谈佛性▪P2

  ..续本文上一页动的。假如佛性能起妄念,则妄念断为佛性,妄念起为众生,岂不是成佛亦有轮回乎?

  问:“佛性”与“见闻觉知”的分别?

  答:“佛性”乃本来面目,是无生死,无来去,有知觉的(知觉者,即本来大觉之觉,非知觉之觉),遍满虚空,充塞宇宙,究竟快乐,是不受熏染,无漏的,人人是一样的。本来无名字,因说法乃随拈一名字,如真如实相、自心现量、如来藏心、无余涅槃等,都是一样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的,本不起念;“见闻觉知”是会起念的,是分两方面:染缘、净缘。净缘者,心中清清净净,一念不起,起念者乃起觉悟之念;染缘者,乃起善恶、是非、爱欲、喜怒哀乐、烦恼、思想,种种俱全,是受熏染,有漏的,人人不是一样的。假如一念不起,亦是见闻觉知,非佛性也,我们未见性以前乃见闻觉知作主,见性以后乃佛性作 主。佛性与见闻觉知中间有无始无明隔阂,上明下暗。上明者如太阳,下暗者如世界。太 阳如佛性,世界如见闻觉知。不见太阳因被乌云遮障,乌云如无始无明也。

  问: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答:自性无两际、无中际、无后际,你唤什么叫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佛云:“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个字。”

  问:“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辨别。

  答:神秀偈所见,是从见闻觉知说,不外染缘净缘。妄念一起,明镜化为黑板,妄念一灭,黑板化为明镜。起灭无常,有何了期?是染净相对故。六祖偈是从自性中说,自性如如不动,觅染缘净缘了不可得。“本来”二字即是指自性说。

  问:马祖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赵州和尚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佛。”

  答:禅宗的道理,假如汝未悟时,怎么说都不是的。假如证悟以后,怎么说都是。如马祖指导学人,“即心即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指自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指自性是佛,不用头上再安头。僧问赵州和尚:“汝将来向什么地方去?”赵州云:“佛佛。”指自性无去无来。

  问:佛有十恼:六年苦行、孙陀利谤、金枪、马麦、琉璃王杀释种、乞食空钵、旃遮女谤、调达推山、寒风索衣、双树背痛,既然明心见性,还有业障么?

  答:自性中业障、福障了不可得,古人云:“若欲忏悔者,端身念实相,诸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自性中业障本来空,本来空是业障,古人云:“四大原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古人又云:“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佛在世,有二比丘,一犯杀戒,一犯淫戒,心中觉得有罪,去问维摩居士,居士告彼等识取自性,二比丘听一老尊宿唱,推罪性了不可得,二比丘豁然大悟。

  问:释迦佛、过去的祖师及我们一切众生、阿弥陀佛、药师佛的佛性,是一样或是两样?

  答:是一样,不是两样。

  问:有人言“佛性有染,有染即众生,离染即佛。”在我的见解,佛性是如如不动的,染是知觉作用,染与不染与佛性无干。假如见性后,染即变为佛性。

  答:不错。

  问:如诸佛诸祖见性后,肉体坏了,去什么地方?阅祖师的语录,参禅人假如未悟,死了堕落不堕落?

  答:自见性后,自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还有什么去来?还有什么地方?肉体坏了与自性两不相干。参禅未悟,依《华严经》古祖师参禅未悟,发愿来生,早闻佛法,明心见性,普度众生。

  问:正法眼藏,不着神通。如我见解,自性是如如不动,如一切外道,有几十天不吃饭者,有能腾空飞者,有能用种种神通者,与如如不动的自性了不相干,故名正法眼藏,不着神通。鬼怪现象,自性亦不怕,佛在面前,自性亦不喜。用地来比,金在地上地亦不喜,粪土在地上,地亦不厌,因自性如如不动故,佛法是说明心见性的人话,不是说神通的神话。如此见解是否?

  答:不错。

  问:古云:“法离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求法,非求法也。”照我解说,自性如如不动,是真知真觉,如古人云:“是知而无知,不是无知而说知。”见闻觉知求法,若将妄念断尽,是无始无明,空无所有,是无知而说知也;起一念,不知有、不知无,非空非有,历历孤明,是见闻觉知作用,非真如自性也。是否?

  答:是。

  问:上次法师开示之语,弟子大旨尚能领会,但弟子于本来面目及“谁”字话头,尤无下手处,惟“万物归一,一归何处”,据弟子所见,万物皆是六根六尘六识,一即是根本无明,如此用心,似乎有个入处,特不知合乎禅宗参究功夫否?

  答:“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是指自性能生万法,遍满虚空,非指六根六尘。根本无明、六根六尘是妄念,不是万法。是万念归一念,用此一念,向根本无明用心参究。根本无明是空洞黑暗,从这里打破,能生万法的自性,就会发生出来了。照上所问,用功的路子,是不错,万法妄念不合,妄念是从见闻觉知生,万法是从自性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者,是指见闻觉知之认识;自性能生万法,是遍满虚空,包罗万象。

  

  

《月溪法师谈佛性》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月溪法师成道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