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P21

  ..续本文上一页次瑜珈,尔时成法器。若无正灌顶,虽了达教义,行都师弟子,俱堕大地狱。”以上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引用的续部的经文。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格鲁派的主张,别的教派是怎么说的。在宁玛派掘藏大师玖美林的《功德宝藏》中说:“入法之门是灌顶,解脱之法二次第,顺缘三昧耶三行。”“首先不受灌顶无成就,如像沙中提炼不出油,闻法勤修也会堕地狱,受灌顶都便入佛子流。”萨迦四祖公嘎坚参在《分别三律仪论》中说:“佛说未受正灌顶,修客会成恶堕因。”“觅师救取四灌顶,以此圆满三律仪。”当今噶举善知识堪布次南著的《噶举史略》中说:“对于可以传授金刚乘的善器弟子,先让入坛,接受有分别心灌顶或无分别心灌顶的金刚智灌顶,使其成熟,然后传授大手印是我噶举最胜法流的统一规则。”藏传佛教各派在正见方面,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密法的道基和入门的看法上完全是一致的,没有哪个教派敢于随便破坏持金刚法规,如果谁破坏了这个法规就被判为破坏三昧耶的异教徒。从上述灌顶作用的解释就可以看了灌顶并非可有可无的加持仪式,而是贯穿因、道、果密修全过程的教证实践。锐器从灌顶过程中就可以悟出密法修证次第和二次第义,一般根器的也能获得密修次第知识,凡参加灌顶的人,只要不犯戒,虽不修,也能在十六世前获得解脱。如果对续部的这些说法不相信,还是最好不要学密的好。灌顶是修密的入门、道基和贯穿因道果全过程的法脉续流,不要灌顶就等于不要金刚乘,反过来说,没有灌顶的修密,就像没有播种而奢望丰收一样荒唐可笑。

  二、破所谓“时代变了,不必灌顶”论

  他们认为:“学密法必须灌顶是旧习惯,现在时代变了,密法应随时代变,不必墨守成规。”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顺应潮流的时代感,很能博得现代人的赞同。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灌顶是密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说旧习俗,全部密法乃至整个佛教都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了数千年的“旧习俗”,以时代变了为理由要破,就该全部破掉。没有理由把密法基本的东西分成“新”、“旧”两部分而舍“旧”取“新”。随着时代的变化,佛教也在某些外部形式和传播方式方面会有新的变化,但它的本质性内涵不会变,也不能变,京戏了就不能称其为佛教,也会失运它与佛教本质相关的作用。比如,马的品种可以改良优化,若不失去作为马这种动物的特殊性,仍然是马;如果推动马的特殊性,变成骡子和驴子之类的动物,就不会有人把它继续当马看待了。灌顶和法脉传承,不是密法的外部形式、传播方式,而属于密法的规定性内涵。就像菩提发心是菩萨道的本质性内涵一样。如果时代变了,不灌顶可以进入密道的话,就应该不皈依三宝也可以进入佛道,不发菩提心就可以进入菩萨道,因为这三门的作用是相同的。

  其次,如果说学密必须灌顶是墨守成规的话,这个“陈规”也是佛陀金刚持制定的,就和杀、淫、妄四根堕戒是佛陀制定的一样。对不信佛教的人,佛教戒律是不具备任何约束力的。若入佛门,必须守持佛的戒律,不能因为时代变了,入佛门可以不守戒律。同样学密法必须持戒。因此,首先要灌顶受戒,不受戒无戒行可言。如果认为这种灌顶法规不合时宜,要修改,其戒律法规的制定、解释权只属于佛陀,除了佛陀,任何人都没有修改佛陀法规戒律的权力。

  第三,他们认为近几十年来,有些藏传佛教的法师在国内外公开传过一些密法,也翻译出版了很多密法,就此断定凡公开的密法不需要灌顶,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一)如前所述,如果这种情况算公开的话,密法的传播和经典的翻译公开不是从七十年前或三十年代开始,而应从藏传佛教的引进时算起。但藏传佛教的传播,并没有对密教教义法规产生破坏的作用,没有因此而取消灌顶或法脉传承,因为公开不公开和灌顶传随没有任何关系;(二)如果说诺蒲喇嘛和根桑上师没有说过“学密不需灌顶”之类的话,从他们传法行为是无法得出从此不需要灌顶的结论;(三)如果说他们说过“不需要灌顶”之类的话,那么他自已会向别人传法灌顶同时又主张不需灌顶的自相予盾;(四)如果他们真的宣扬过“学密不需灌顶”这种主张的话,那么就从他们这处违犯密法根本戒律和密法教诉的言行,就可以判定他们是些坏戒者,无信仰者。缺戒德无信仰的人无资格传法灌顶,虽传虽灌也被视为无效。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所传的这个法脉是不清净的,因为,这个法脉是坏戒者和无正信之人所传。

  三、破所谓“过去曾经传过某法的上师,可代替某法的亲传上师,不必有现实的亲传上师”的谬论

  传法灌顶、授三昧戒、授分别解脱胎换骨戒的法师戒师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具肉体的活人,不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包括已成佛的大成就者),或佛菩萨之类非人“现像”代替。从信仰的角度看,历史上曾经有过人、佛菩萨之类的应化身和加持之力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在修炼的较高层次上,也会获得这类非人身佛菩萨灵感的感应和加持。但这类佛菩萨灵异之类,并非世俗常人的感知和视听觉对象,很多人不承认这类存在。凡这类非人灵异现象都不具备世俗公认的条件,从逻辑上无法证明这类现象的真实性,也无法排除它的虚假性。因此,正确的逻辑论必须建立在六识现量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效。所以,佛教无论显宗密宗,在教理的论证和传法、授戒、灌顶、学修行为、成就的真实性认定上都是以六识更量,以现实存在为标准的。这就是佛教不同于见神见鬼的迷信和虚吹瞎说的伪气功师的最主要特点。佛教中的天堂、地狱、善恶报应等只有圣教量可以证明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必须合乎现量、比量的认识,否则也是无效的。自古以来的灵异现象有真有假,真假难辨,这也是迷信存在的一个主要根源。藏传佛教中也曾有过佛菩萨“现灵”、“传法”、“授记”之类的事,但正宗的密法教派是不承认这类神传之法的。因为无法证明神传是真是假,是佛是魔。凡是佛法的法脉传承,其源头一定是佛陀金刚及其续经传承人,绝不是传承系列的某个人;凡是佛法必须要有经续部的佛言根据。佛法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真正的佛法,传承也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一长串传承师的名单。因此,汉地流传的那种只有两三代人传承的所谓“密法”之类的真实性便可一目了然。藏传佛教密法传承系列中莲花生、玛尔巴、卓弥、克珠琼宝、阿底峡等是藏地的密法源头,但在他们每个大师的前面还有一长串印度的系列传承师,直到佛陀,对每个学法、修法的人来说,亲近依止对象是现实中直接传法灌顶、授戒的人,不是不在世的历史人手,或虽在世而并没有直接传法灌顶的某个法师,也不是非人类佛菩萨慧身。也就是说具有传法、灌顶、授密戒和分别解脱戒有效上师必须是现实中的真人,非现实的人和佛菩萨之类的非人神灵都不能代替这种作用,也是无效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亲教师”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讲的“灌顶师”都是指现实中的真人,“传法”、“灌顶”也指的是真事。假若某个历史人物或神灵可以替代“亲师”和“根本师”的话,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那些不直接向佛陀持金刚、文殊、观音、莲花生、德洛巴、那若巴等不在世的佛菩萨和大成就师祈祷显灵传法、灌顶、授戒,为什么都要千里跋涉,吃苦受累去寻找活着的上师求法、受戒呢?法本、戒本谁也可以找到,拿着法本、戒本自己给自己传法,自己跟自己授戒,或者观想祈祷任何一个死人和神鬼精灵传法、灌顶、授戒不是更方便省事吗?假若观想意念传法,灌顶,和真实的传法、灌顶效果一样或更好的话,观想的大饼定能充饥,意杨的老婆定能生孩子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要人学会观想就什么也不用干了。那些工人、农民、商人,也可以凭观想意念发家致富了。这是多么奇妙和现代密法呀!——这是从他们的观点推演出来的。因为他们说:“凡经成就上师公开之密法密咒,均不需灌顶,因行者精勤修持其法,公开密法之上师自会加持行者。”从他们的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他们的主张显然是:(一)密法不需要有传承,有法本就等于有了传承;(二)不需要有亲师、根本师,可以以死人和神鬼代替亲教师、灌顶师;(三)加持等于灌顶;(四)受戒不需要具戒行戒脉的上师、戒师传戒,可以自己给自己授戒,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受戒和持戒;(五)观想灌顶不但可以代替真实灌顶,而且“尤胜于真实灌顶”;(六)完全可以否定“上师为加持之本”,“持戒为成就之本”。这六条观点并不是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完全根据他们的观点按逻辑规律推导出来的。其中第一条、第二条看了他们的文章便一目了然;第三条“加持”等于“灌顶”的观点也是从“凡经成就上师公开的密法密咒均不需要灌顶……持其法公开密法之上师自会加持行者”直接得出的。本来灌顶中有三密随许加持的项目,但加持不等于灌顶,加持不能代替灌顶,这是最基本的密学常识之一。但就连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都混淆不清,我不知道这密宗专家是怎么当的。请看萨迦四祖公嘎坚参在《分别三律仪论》中是如何说的:“当今有人用亥母加持之法充灌顶,以此作为入法门,观修烈女火之类,此事续中未开示,先贤论中无根据。”在续经和经论中没有根据的东西,显然是乱法行为,怎能用加持代替灌顶呢?第四条,受戒不需要具备行戒脉的上师传戒,可以自己给自己授戒,或者根本不城要受戒持戒的结论是从他们“不需要灌顶”,不需要亲师的观点得出的。因为密法的三昧耶戒和僧戒一样必须要有具戒的活人真人传授,而且三昧耶戒必须通过灌顶授受,否则就无戒脉传承,被视为受戒无效。既然说不需要灌顶,也就等于说不需受三昧耶戒,即然不受三昧耶戒,就无戒可持,就等于说不需要持戒。如果说不需要亲教师灌顶也可…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修行精华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