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生兜率天并非为追求天国享受,而是为了亲近弥勒菩萨,听法除疑,最后的目的是随弥勒下生人间成佛,龙华三会,轮王治世,净化身心,实现人间净土。
“上生”是为了“下生”,两者同等重要。如果只重上生,不为下生,那就和一般外道的天国思想无异,不合乎大乘佛法入世救世的思想。我们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只是一大方便,其目的是希望人间净土能早日实现,上生后念念不忘下生,才是符合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悲愿!
四、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之比较
在我国唐代以前,求生净土者,都是以弥勒净土为目的的,而唐代以后,求生净土者多以弥陀净土为目的。往生净土,有带业往生的方便,且三根普摄,利钝全收。实为“捷径中之捷径”。
往生净土,目的就是要超出三界,跳出轮回为究竟。在大小乘经中有三种超三界,脱苦轮的方法:
(1)横超三界:如虫咬竹,旁穿竹外,即得出离,如往生弥陀净土。
(2)竖出三界:如修三十七道品,破四住烦恼,断见、思二惑,住首楞严三昧大定,而得见法身佛。如参禅修密。
(3)不即不离出三界:即修六事法门上升兜率净土,见弥勒菩萨,得不退转,授记作佛。
以上三种出离三界的法门,有难有易,有迟有速,但无有高下,均为佛为适应群机,对机而设,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法门就有种种差别。其中但以“不即不离出三界”为既简捷且稳当。
在众多净土中,西方弥陀净土与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从印度龙树、无着、世亲诸大菩萨互相造论,阐明西方净土殊胜,历代高僧大德竭力自修化他,千百年来,一枝独秀,方兴未艾。在此特将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作比较,并无分别比较之念,只为随缘而论,人间净土早日实现。
比较一:极乐世界之弥陀净土,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佛以大悲愿力,众生以善根修持力,虽弹指即到,但必须经十万亿国土,距离我们较遥远;而弥勒净土则与我们同在欲界,举头便是,实在太接近了。本经说:“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倾,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跌坐。 ”
比较二:若要往生西方弥陀净土,必须先发出离心,对此五浊恶世生起厌离,对西方极乐净土生起向往,生信、发愿、力行求生西方净土方有希望。而求生兜率净土者,即“此三界而不染三界”,不必生起厌离心。如本经说:“勤修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或多或少,修此六事,都可往生兜率净土,莲花化生。
比较三: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往生西方净土有九品的差别,上品往生者即得见佛,而中、下品往生者则需经数日、数劫,然后花开闻法,才得见佛;而往生兜率净土者,方坐莲花,便见弥勒,如本经说:“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礼拜、系念,此人命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词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且弥勒菩萨继释尊后,为补处佛位,亲承法衣,凡于释尊处未得度者,均由弥勒菩萨度脱,同赴龙华,得与授记的方便,可见弥勒菩萨的悲心深切。
比较四:往生西方净土的主因,必须执持弥陀圣号,获得一心不乱,作为往生西方净土的胜券。一心不乱,也就是“念佛三昧”,若念不专一,浮浮泛泛,不易往生西方。后祖师见人念佛不专,对往生毫无把握,故教以“发菩提心”,以此菩提愿心与弥陀愿力相应得以往生;而求生弥勒净土者,只要发增上心就能随愿往生,因兜率净土是普应群机的人、天法门,无论是人天法、声闻法、菩萨法,均可获得法益,如法雨普润万物,各得其所。在弥勒净土见佛闻法的过程中,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化小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故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摄,方便稳妥的殊胜之法!
五、释经题及译者
本经全称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本经题是人、处得名。人指弥勒菩萨,处指兜率陀天。 “佛说”是说经之主,即释迦牟尼佛亲自宣说,本经是佛对其弟子优波离尊者说。在佛经中,一般经佛证明,不违佛意,都安立“佛说”。
“观”是观察、了解,是指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弥勒上生。即以此能观之智观察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之依、正两种清净庄严。
“经”是道路、方法。梵语叫“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真理,下契众生根性,契理又契机,才能令人信受奉行,远离颠倒邪说。从凡入圣有种种方法,依此方法而行,即可定道、入道。而且此道路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人人依此方法而行,人人均可成佛,故“经”是圣贤所修道之方法,万古之常德。
佛法中有经、律、论三藏。“经”是佛说;“律”是为弟子所制定的生活上的道德规律;“论”是弟子们阐述的经藏中的深义微言。
在佛经中,多赞叹听经的功德,因为佛性中的一切功德都是从听闻正法而来的,闻法功德有四:
1、由闻知诸法——由于听闻正法,而知取舍善恶,令善增长,令恶断离。
2、由闻遮众恶——由于听闻正法,而明因识果,为免尝恶果,自会断除种种恶因。
3、由闻断无义——由于听闻正法,就会避免很多无意义的行为(愚痴行为),正道而行,免入邪道。这样就不会白白浪费心血和时间了。
4、由闻得涅槃——由于听闻正法,如法习修,就能得到清净涅槃境地。
本经的译者是南北朝时代刘宋之西域居士诅渠京声所翻译。译经者有法师,也有居士。本经是有居士译成,流传后世,利益群生,实乃功德无量!
本经与《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弓称为《弥勒三经》,此三经为弥勒法门必修之课本。
观当今社会,人心彷徨,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战火频频,物质文明虽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却日益堕落,,急需道德兼备之法规范人心。而往生弥勒净土的人天法门,以实践五戒十善为方便,不但可以创造家庭的幸福,社会和乐,进而可以促进天下安宁,世界和平,正适合此时代之要求!因此时节因缘故,特讲说此经,愿大家同愿同行,发心修弥勒之法,广行十善,使人间净土早日实现!
《《弥勒上生经》导读(寂雯)》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