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生兜率天並非爲追求天國享受,而是爲了親近彌勒菩薩,聽法除疑,最後的目的是隨彌勒下生人間成佛,龍華叁會,輪王治世,淨化身心,實現人間淨土。
“上生”是爲了“下生”,兩者同等重要。如果只重上生,不爲下生,那就和一般外道的天國思想無異,不合乎大乘佛法入世救世的思想。我們求生兜率淨土,親近彌勒只是一大方便,其目的是希望人間淨土能早日實現,上生後念念不忘下生,才是符合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悲願!
四、彌勒淨土與彌陀淨土之比較
在我國唐代以前,求生淨土者,都是以彌勒淨土爲目的的,而唐代以後,求生淨土者多以彌陀淨土爲目的。往生淨土,有帶業往生的方便,且叁根普攝,利鈍全收。實爲“捷徑中之捷徑”。
往生淨土,目的就是要超出叁界,跳出輪回爲究竟。在大小乘經中有叁種超叁界,脫苦輪的方法:
(1)橫超叁界:如蟲咬竹,旁穿竹外,即得出離,如往生彌陀淨土。
(2)豎出叁界:如修叁十七道品,破四住煩惱,斷見、思二惑,住首楞嚴叁昧大定,而得見法身佛。如參禅修密。
(3)不即不離出叁界:即修六事法門上升兜率淨土,見彌勒菩薩,得不退轉,授記作佛。
以上叁種出離叁界的法門,有難有易,有遲有速,但無有高下,均爲佛爲適應群機,對機而設,衆生根性千差萬別,法門就有種種差別。其中但以“不即不離出叁界”爲既簡捷且穩當。
在衆多淨土中,西方彌陀淨土與娑婆世界衆生特別有緣,從印度龍樹、無著、世親諸大菩薩互相造論,闡明西方淨土殊勝,曆代高僧大德竭力自修化他,千百年來,一枝獨秀,方興未艾。在此特將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作比較,並無分別比較之念,只爲隨緣而論,人間淨土早日實現。
比較一:極樂世界之彌陀淨土,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刹,佛以大悲願力,衆生以善根修持力,雖彈指即到,但必須經十萬億國土,距離我們較遙遠;而彌勒淨土則與我們同在欲界,舉頭便是,實在太接近了。本經說:“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伸臂傾,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蓮花上,結跏跌坐。 ”
比較二:若要往生西方彌陀淨土,必須先發出離心,對此五濁惡世生起厭離,對西方極樂淨土生起向往,生信、發願、力行求生西方淨土方有希望。而求生兜率淨土者,即“此叁界而不染叁界”,不必生起厭離心。如本經說:“勤修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衆名香,妙華供養;行衆叁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或多或少,修此六事,都可往生兜率淨土,蓮花化生。
比較叁: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往生西方淨土有九品的差別,上品往生者即得見佛,而中、下品往生者則需經數日、數劫,然後花開聞法,才得見佛;而往生兜率淨土者,方坐蓮花,便見彌勒,如本經說:“未來世中,諸衆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禮拜、系念,此人命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詞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于無上道,得不退轉。”且彌勒菩薩繼釋尊後,爲補處佛位,親承法衣,凡于釋尊處未得度者,均由彌勒菩薩度脫,同赴龍華,得與授記的方便,可見彌勒菩薩的悲心深切。
比較四:往生西方淨土的主因,必須執持彌陀聖號,獲得一心不亂,作爲往生西方淨土的勝券。一心不亂,也就是“念佛叁昧”,若念不專一,浮浮泛泛,不易往生西方。後祖師見人念佛不專,對往生毫無把握,故教以“發菩提心”,以此菩提願心與彌陀願力相應得以往生;而求生彌勒淨土者,只要發增上心就能隨願往生,因兜率淨土是普應群機的人、天法門,無論是人天法、聲聞法、菩薩法,均可獲得法益,如法雨普潤萬物,各得其所。在彌勒淨土見佛聞法的過程中,漸化人天根性爲出世根性,化小乘根性爲大乘根性,同歸佛道,故是名符其實的叁根普攝,方便穩妥的殊勝之法!
五、釋經題及譯者
本經全稱爲“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本經題是人、處得名。人指彌勒菩薩,處指兜率陀天。 “佛說”是說經之主,即釋迦牟尼佛親自宣說,本經是佛對其弟子優波離尊者說。在佛經中,一般經佛證明,不違佛意,都安立“佛說”。
“觀”是觀察、了解,是指能觀之智。所觀之境即彌勒上生。即以此能觀之智觀察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之依、正兩種清淨莊嚴。
“經”是道路、方法。梵語叫“修多羅”,譯爲“契經”。上契諸佛真理,下契衆生根性,契理又契機,才能令人信受奉行,遠離顛倒邪說。從凡入聖有種種方法,依此方法而行,即可定道、入道。而且此道路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人人依此方法而行,人人均可成佛,故“經”是聖賢所修道之方法,萬古之常德。
佛法中有經、律、論叁藏。“經”是佛說;“律”是爲弟子所製定的生活上的道德規律;“論”是弟子們闡述的經藏中的深義微言。
在佛經中,多贊歎聽經的功德,因爲佛性中的一切功德都是從聽聞正法而來的,聞法功德有四:
1、由聞知諸法——由于聽聞正法,而知取舍善惡,令善增長,令惡斷離。
2、由聞遮衆惡——由于聽聞正法,而明因識果,爲免嘗惡果,自會斷除種種惡因。
3、由聞斷無義——由于聽聞正法,就會避免很多無意義的行爲(愚癡行爲),正道而行,免入邪道。這樣就不會白白浪費心血和時間了。
4、由聞得涅槃——由于聽聞正法,如法習修,就能得到清淨涅槃境地。
本經的譯者是南北朝時代劉宋之西域居士詛渠京聲所翻譯。譯經者有法師,也有居士。本經是有居士譯成,流傳後世,利益群生,實乃功德無量!
本經與《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弓稱爲《彌勒叁經》,此叁經爲彌勒法門必修之課本。
觀當今社會,人心彷徨,精神空虛,道德淪喪,戰火頻頻,物質文明雖高度發達,精神文明卻日益墮落,,急需道德兼備之法規範人心。而往生彌勒淨土的人天法門,以實踐五戒十善爲方便,不但可以創造家庭的幸福,社會和樂,進而可以促進天下安甯,世界和平,正適合此時代之要求!因此時節因緣故,特講說此經,願大家同願同行,發心修彌勒之法,廣行十善,使人間淨土早日實現!
《《彌勒上生經》導讀(寂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