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P2

  ..续本文上一页以西洋哲学的新趋势,与十九世纪以前完全不同;这无非因有新的科学为基础,故产生新的哲学出来。讲到现在哲学的各派,如新康德派,新实在论,唯用论,创造进化论,层创进化论,都以“非实质论”为出发点。虽或者以为存在的非都是被知识的,而且是不受知识的变动的;或者以为存在的东西都是被知识的,而且为心的力量所变动的.然都和旧有的唯物论或唯心论不同,以所说的存在的,都是“无实质”的。新实在论所认为中立的元子,最根本的即是“直接感觉事”,并不是一个一个固定的实体。唯用论则认为都是“纯粹经验”,纵使这存在的可以离开经验或知识,它的存在依然不是一个一个固定的实质。那末,平常所认为一个一个的东西,究竟怎样来的呢?新实在论则说是“论理构成 ”的;唯用论则说“知识# 成”的。这就可以引用佛学中一个名辞是:“因缘所成”的,或“唯识所现”的,无论说为心的或说为物的,都是许多关系的和合及许多刹那的连续,所以都现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或者更进一步主张,这因缘所成、或唯识所现的东西,一度被经验、被知识的时候,就受了精神力的变化,于是便能创生新的东西了。这种见解,可说是哲学的进步,也就可代表最近哲学的新趋势。

  西洋哲学,由这新的趋势,它的理论渐渐地和佛学的理论相接近了。佛学最普遍最澈底的对于宇宙的说明,就是:“诸法众缘生,诸法唯识现”;而新实在论知道存在的东西是论理的构成品,而唯用论、创化论又知都是被经验被知识而受了精神力变化的,这与诸法众缘生、诸法唯识现,可说酷似了。在此,乘便将诸法众缘生与诸法唯识现说一下:

  怎样叫“诸法众缘生”呢?宇宙无论什么事事物物,大至于地球,小至于微尘,乃至于整个的宇宙,没有那一法孤立的离开一切关系,和前后悬 绝不相联续的,它通是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前前后后,彼彼此此,互互为因,互互为缘,以成为一一组合体。进一步讲,就是所谓因缘也者,也是由因缘而成因缘的。所以讲到“诸法”,他的本身也就是众缘,离开众缘根本谈不到诸法,此为佛学的“诸法因缘论”。怎样叫“诸法唯识现”呢?“现”有“显现”和“变现”两种意思:显现、是指宇宙万有存在的,为五感官及意识等所知觉所显现的理法和事象;变现、是指能觉知的心具有变动的力量,一切显现的理法和事象,经了觉知时,它就有一种能力使之为变动的显现。简单的说,凡是一切所被知识的,同时由心的力量使之变动,此为佛学的“诸法唯识论”。

  把上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为“一切法众缘生唯识现”,可以全始全终的贯澈佛所说一切经论,对于宇宙透明圆满的理论。在此、我们须注意佛所说明的理论,不专是推论出来,乃是由修持效验中、智慧上所证明的,然后再用言论去说明,以启发未证明到此理的人们。所以新哲学有完成科学所未能的职务,而佛学呢,是使新哲学作百尺竿头重进一步,对于全宇宙如实的得一个透明清晰的具体的观念。

  四 佛学对于道德之意义

  今后人生的生活,自然是很丰富的。因为科学进步,发现到自然界无尽生活资料的宝藏;同时、利用科学的工具与方法,都一天进步一天在那里努力,于人们利用厚生方面,是深有意义、大有贡献的!我们知道,科学于人生生活上的恩惠,是很大的!但在人生道德的意义上观察起来,没有什么大功;不仅没有大功而已,数千年来建筑在哲学基础上的人生道德,经科学尖锐进步的攻击 ,也失其根据了!其建设于神权的宗教基础上的人生道德,更被根本的推翻。由此之故,全世界人类道德行为的重心点,全般失掉了!科学对于人生道德方面,有没有功,就此可以明了了。同时、因科学的进步,生活一丰富一天,人们的欲望也一天增高一天,利用科学的知识与工具,尽量的向着大自然界去谋发展——所谓征服自然。故人类的力量愈形澎涨扩大,以欲望增高与力量扩大而引起的冲突,演成为有史以来所未有的严重形势,成为一个不易解决的困难时期!如上古初民时代所发生的困难,是不容易抵御毒蛇、猛兽、洪水、天灾、与寻觅生活——衣食住的不易。在现在科学发达的时代,毒蛇、猛兽早已不成问题;洪水、天灾也有方法可使之减少;衣食住方面,虽人数率增加,但恰有科学的进步来解决,都不足为虑。现在成为最困难的、足为忧虑的,究竟是什么?简单的说:是人们已失掉了的道德中心啊!人类的生活欲增高,科学知识进步,机械精巧,但没有了道德作重心,于是各人发展个己一切的本能,以谋个己生活欲的满足。同时、免不了攫取掠夺他人的所有,故人与人之间,就起了互相冲突,互相残杀——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各尽量的暴露他利己之兽性私欲,争斗残杀的空气,紧张地充满在地球上。但这种祸患,不是人以外的侵袭,——若毒蛇——却是人类自身的祸患。就是:要达到自己利益为目的,以残害他人为手段,故形成现在将来的大祸患,大危机。要救济这祸患,就不能不需要于人类的道德。此所谓人类道德,是指全人类而言,仅就某人种、某民族一部份是不够的。

  考察古代的宗教道德与道学道德,被科学推翻的原因:一、是建筑在神权底下的,说人是神的儿子,它不建筑在人类自身上面。一、仅凭某一种的思想为出发点,没有使全人类起同一的信仰的坚强性。因此,可以作今后人类道德的标准,恐怕只有佛学吧!因为从佛学的宇宙观,演成一贯的人生观,即可以重建今世全人类所需要之道德标准的根据.佛教的宇宙观,毫无神秘的意味,它不但把印度相传世界神造的宗教一脚踢翻,而并且不承认任何一特定不变的本体作宇宙的起源。它主张宇宙万有没有一个孤立的东西,无论大的小的,都是由彼此、此彼的众缘互相和合,刹那刹那连续以成功的。在这宇宙大集团里的万有,谁也不能灭谁的,因为,消灭其他,同时就是消灭自己。宇宙是万有众缘所集成,故万有的本身,也即是依万有为众缘所集成故。佛教把这宇宙观运用在人生的道德方面,就成为:“利他成为兼利,害他则成兼害”。其理由是:我们所以求自己的利益,而个己并没有离开其他的群众,就是自己生活的来源。倘若害他,那就是断绝自己生活的来源。反之,为群众谋利益,也就是培养自己的来源。因为其他的群众,就是构成我的或我们的国家社会众缘的原素,所以有我的个已存在.同时,因我的个已,也为构成他国家社会群众众缘的原素,所以有其他群众的存住。由这众缘成故的关系,利害得失既不能独享,也不能独免。万有构成的宇宙,和人群组成的社会,其原理是一样的——所谓诸法众缘生。究竟宇宙的构成与社会的组织,以什么为他的原动力呢?在这,我们要同时了解:凡存在的东西,都是被知觉且被变动的,而我们又都是有自学力量的.这自觉的力量,虽微乎其微而不易见到,但我们一生的生活,全在这经验立场中;我们只要有自信的力量,可以改善人生,改造宇宙,把这自觉的能力扩充到宇宙人生的全境,那就成功为完全觉悟的人了——所谓渚法唯识现。所以,我们在人群社会里,对于自己思想行为,是有相当之自由的,故应负有相当的责任,使淑善的行为自由地去扩充,把那不善的行为自制地去减少,这为佛教于宇宙间的道德行为、和人生道德的实际。

  进一步讨论佛教之道德方式,有下列的三种:一、佛教道德的基本形式,是自他相对的,一面是自身,一面就是其他的;一个人、一个团体、全人类乃至全宇宙,在他方面,不能离开个己的自身,同于个己不能离其他的全体一样。二、以不害他为消极的道德。三、以能利他为积极的道德。后两者,是从明白了前者自与他的真相出发的行为,就是佛教中所谓菩萨行。

  我觉得现代世界人类的缺点,就是乏少这以利他而自他兼利的菩萨行的人。要知道佛教中所指的菩萨,并非指泥塑木雕的偶像,是称谓一种有改造宇宙、改善人生的伟大思想的人。我们各各都能发这样大心,那末我们各各都是菩萨了。但附带的有一个条件,须要把整个的佛教有全般深刻的认识和实行,方当得起这种称谓。

  (芝峰记)(见海刊十一卷四期)(妙启师输入)(已校对)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佛学即慧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