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P5

  ..续本文上一页 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者,明化现法座也。言复有者,依上文来。变现者,变有转变、改变之意,现有显现、出现之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是也。此之十方国土,为佛不可思议之清净般若所变现,故云净土。在此十方净土之中,非空无所有,其所具者,有百亿师子宝座。言师子者,喻佛威德,佛说法之座,云师子座。佛坐其上二句,明化佛说法也。谓此百亿师子座上,各有大觉如来坐于其上,各各宣说般若法要。一一座前四句,显现华也。谓此百亿师子座前,各现一华,座有百亿,故华亦百亿,此百忆华,咸为众宝严饰其上也。于诸华上五句,显华中化佛及化众也。谓此百亿华上,一一华上,复化无量如来及其菩萨等无量眷属。其中诸佛二句,明诸化佛各起大悲,各对机宜眷属,宣说此般若法也。展转流遍一句,明众化佛各各相遍,周匝无余诸十方界,于此十方界中,各各如恒河沙佛国中,悉皆宣说此般若妙法也。

  丁三 结众仪

  有如是等诸来大众,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上来二众咸集,各各顶礼释迦佛足,退一面坐。此中现化境界,非吾等凡夫可知,可见当文佛在印度说此法时,其未得道凡夫,见佛为一老比丘耳。其得果之深浅,亦随所证各见不同,或见为现天王身而说法也,或见为现大日身而说法也。吾人不可以为此境是意识之理想,须知彼法会众乃实见其事,凡夫不得见耳。由此以观,固无一处不是鹫峰,世尊亦无一时不在鹫峰说法也。

  乙二 别序

  丙一 说经瑞相

  丁一 现诸瑞相

  戊一 入定放光

  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 所言尔时者,即当众集合之时也。世尊者,十号之一,谓于九法界中为最尊贵也。初年月八日者,表说经之始时。初年月者,即说此经之年在正月,此月为年之初,为月之初,故云初年月也。八日者,即第八日也,谓正月初八日。入者,住也。大寂静者,谓胜定也。佛无时不在定,何言入耶?曰:般若为佛之母,显尊敬故,示方便故,故显入相也。三摩地者,梵语,译曰等持,此定广大普遍最为甚深,故冠曰妙。不为一切觉解所动,故云大寂静也。身诸毛孔四句,显佛放光也。世尊放光不一,有在眉间,有在顶上等等。此经放光在全身者,显此般若为一切佛法全体也。入定放光,光及十方恒河沙诸佛国土,故云普照也。且光虽普遍,有缘者见,无缘者弗得见也。

  戊二 诸天雨华

  是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华;色界诸天,亦雨天华;众色间错,甚可爱乐。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如云而下,遍覆大众。

  此显诸天雨华也。是时欲界二句,明欲界六天雨华也。色界二句,明色界十八天亦雨华也。众色二句,明二界所雨之华相也。时无色界五句,明无色界亦雨华也。然无色界本无色相可得,尚有何华之可雨?夫华以香为体,香无形相,即显其无色也。香之广大,犹同须弥,华之阔博似大车轮,此之香华由天空中如云飞下,诸佛大悲,受此因行供养,遂现神通,将华变为宝盖,普覆大众而雨法雨也。

  戊三 世界震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显佛说法之功德也,亦即显般若之功德。言普佛世界者,谓即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也。六种震动者:谓光照普佛世界,震动亦必随之也。六种震动,谓:震、吼、击、动、涌、起也。

  丁二 大众惊疑

  戊一 大众起疑

  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天王问般若波罗密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密多,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此明大众起疑也。当佛入定放光地动之际,在会大众不知大觉慈尊将说何法,将作何事,故各自相语曰:大觉如来,前已为我等──指在会大众──说摩诃般若即四百卷者,金刚般若──即金刚经也,天王问般若,大品般若──即八十卷者。等者,等取所余之文殊般若等也。而今慈尊放此大光,将作何佛事,说何妙法耶?

  戊二 仁王思惟

  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作是思维: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乐。 

  此明仁王起思也。谓当众惊疑之时,有室罗筏国波斯匿王起思惟言:现在吾佛现此希有之妙庄严相,必有法雨利诸有情。室罗筏国者,此云丰德之国。波斯匿者,此云和悦。为此国主,是故云王。言思惟者,简言语也,谓在心中想相而未之发言也。

  戊三 问诸众会

  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舍利弗、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弥勒、师子吼等诸菩萨摩诃萨言:“如来所现,是何瑞相”? 

  所言宝盖者,即维摩诘经中之宝积长者子。无垢称,即维摩诘居士。此二为在家众之上首。等者,等取其余在会之在家众也。舍利弗即舍利子,此云鹙子,依母得名也。须菩提译曰善现,亦曰空生,生时家中现真空善相,故以彰名。二人为声闻之上首,故举其名。等者,等取在会诸声闻众也。弥勒此云慈氏,依姓立名,即弥勒菩萨也。狮子吼者,依德表名也。二人为菩萨中上首,故以为代表焉。等者,等取在会大菩萨众。仁王以自己不了如来雨何法雨,故以问也。

  戊四 明无答者

  时诸大众无能答者。

  此显如来妙用广博,般若功深,非等觉以下菩萨之可了知也。

  丁三 作乐供养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广作音乐。欲色诸天,各奏无量天诸伎乐,声遍三千大千世界。 

  波斯匿王三句,显仁王作乐也。十六国王,观佛入定,现众妙相,不了说何大法,请之于大众,悉皆瞠目无言。然又如来入定,无有能触觉也,不得已而作乐供养,以待世尊自出定也。欲色诸天三句,明诸天随王之意,合王乐亦作种种伎乐也。声遍三千大千世界者,显乐声所及之处也。

  丙二 现华召众

  丁一 放光

  尔时世尊,复放无量阿僧祇光,其明杂色。

  当人天作乐供养之时,住定之释迦世尊,于前光中复放众光。阿僧祇者,此云无数,谓放无量无数之众光也。斯光之明,杂于众色,谓光中有青、黄等众显色也。

  丁二 现华

  戊一 正现华

  一一光中现宝莲华,其华千叶,皆作金色。 

  无量无数之大光明中,悉现一宝莲华,每一莲华各有千叶,千叶之形皆作金色。言宝者,谓莲华之体众宝所成。言莲华者,表菩萨清净因行也。

  戊二 显化佛

  上有化佛,宣说法要。

  此明叶上现佛说法也。此中化佛,显由莲华清净因所成之无漏果也。

  丁三 召众

  戊一 召十方众

  是佛光明,普于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有缘斯现。彼他方佛国中,东方普光菩萨摩诃萨,东南方莲华手菩萨摩诃萨,南方离忧菩萨摩诃萨,西南方光明菩萨摩诃萨,西方行慧菩萨摩诃萨,西北方宝胜菩萨摩诃萨,北方胜受菩萨摩诃萨,东北方离尘菩萨摩诃萨,上方喜受菩萨摩诃萨,下方莲华胜菩萨摩诃萨,各与无量百千俱胝菩萨摩诃萨,皆来至此。 

  是佛等五句,明如来大悲光明,常遍十方恒沙佛国,无有一微尘不有此光,第有缘之处方现,无缘之处不现。故知释尊无一时不放光,无一时不说法,众生业障浓厚,不见不闻而已。彼他方佛国中以下,有五对义,表十方众也。东方二句为第一对,东方有普光菩萨。东南二方之间为东南方,此方有莲华手菩萨,手以喻信。言莲华手者,表其具清净信也。南方二句为第二对,离忧者,远诸忧恼也。光明者,光为其体,明为其用,双彰体用,故曰光明。西方二句为第三对,行慧者,谓二利之中,以甚妙般若为引导也。宝胜者,谓具足一切世出世功德之宝也。北方二句为第四对,言胜受者,离诸苦害,得一切出世无漏之乐受也。离尘者,谓具足胜德离诸尘垢也。上方二句为第五对,喜受者,谓具足一切最上喜乐也。莲华胜者,谓具足清净妙行,如莲华之不染淤泥也。各与二句,显其眷属亦来也。

  戊二 结众供养恭敬

  持种种香,散种种华,作无量音乐,供养如来,顶礼佛足,默然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观佛。 

  持种种华四句,显供养也。顶礼佛足,所以表敬,谓以己之尊礼佛之卑也。礼毕退坐,合掌一心,观佛之瑞相而待说法也。

  观如来品第二 

  所谓如来者,即是佛果。故观如来,即是观佛果也。而如来之法身,法界皆是如来,故如来为所观境也。上观字,为能观之智──即大般若也。又如来以五法为性:一、以清净法界为如来体性──即法界体性智,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四智为如来相用,以此五法为如来性。所言如者,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乃至离一切相皆不可得──明如来离幻相也。然证诸法实性平等,如如不二──明如来证真如性也。所言来者,大愿力故,法如是故,机所感故;由斯三者,而来九法界中现身说法,济度众生,故号如来。以此一名而可通罗诸佛二利功德,无不圆满,欲护此故,故云观也。复次、此所护如来,非诸佛果德上之如来,以佛果圆满离诸障故,无有少法可以坏故,以是亦无用其护也。故此中所护如来,乃菩萨心中之如来也。此品为全经第二,故曰第二。此品以下为正宗分。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彰护境

  丙一 护出世间正觉界

  丁一 护佛果

  戊一 示相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即散无量诸妙宝华,于虚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众靡不周遍。

  本经以护国为宗,其中若人若法悉是能护,国为所护。然国有净秽之别,故彰护中有其三种,此下第一护正觉清净佛土。于中有四,此第一示相也。

  释尊入定不为一切所触惊,故当十方菩萨作乐供养之时,即在座上欲演此法,故从三昧起。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