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一)
太虚
──二十三年六月在宁波育王寺讲──
悬论
一 缘起
甲 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
乙 中国名东震旦土即为东方世界
丙 依药师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国及人间净土
二 释名题
甲 分释
乙 合释
三 稽译史
四 提纲要
甲 智示药师依正行果
乙 悲济像法转时有情
1拔除一切业障
2十二神将饶益有情
释经
甲一 叙请分
乙一 叙述证信
丙一 闻时主处
丙二 听众法会
乙二 礼请许乐
丙一 敬礼
丙二 启请
丙三 赞许
丙四 乐闻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示体相
丙一 总标依正体
丙二 别陈行果相
丁一 行愿
戊一 总标大愿
戊二 别陈诸愿
己一 正报庄严
己二 身光破暗
己三 智慧资生
己四 导入大乘
己五 得戒清净
己六 得身健美
己七 安康乐道
己八 转女成男
己九 魔外归正
己十 解脱忧苦
己十一 得妙饮食
己十二 得妙衣服
戊三 结成妙愿
丁二 果德
戊一 说略指广
戊二 举西喻东
戊三 赞伴显主
丙三 劝信愿生彼
乙二 明机益
丙一 药师加被益
丁一 闻名利益
戊一 灭罪益
己一 灭贪吝罪得能施益
己二 灭毁犯罪得持戒益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
己四 灭恼害罪得安乐益
戊二 往生益
己一 化生宝华益
己二 或生天人益
丁二 诵咒利益
戊一 佛观病苦
戊二 光中说咒
戊三 持咒除病
丙二 有情持奉益
丁一 佛说消灾周
戊一 释尊标示
戊二 曼殊奉扬
戊三 释尊重详轨益
己一 开示仪轨
己二 指陈效益
庚一 获福益
庚二 免难益
辛一 百怪出现难
辛二 一切怖畏难
辛三 他国侵扰难
辛四 犯戒堕落难
辛五 妇女生产难
戊四 阿难问增益
己一 佛问信不
己二 阿难正答
庚一 答应信佛言
庚二 明不信获罪
己三 重详信益
庚一 示不疑利益
庚二 明希有难信
庚二 结略说指广
丁二 救脱延寿周
戊一 救脱示延寿法
戊二 阿难问仪轨
己一 救身病以延身命
己二 救国难以延身命
己三 救诸难以延诸命
戊三 答阿难问延寿
戊四 救脱重劝修度
丁三 药叉誓护周
戊一 列药叉众
戊二 感恩护法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结名奉持
乙二 列众信受
【悬 论】
一 缘起
甲 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
人生在世之大事,莫过生之与死,而最难解决之问题,亦唯生死而已矣。是以诸佛兴世,无非将自己所证知的如何解决生死问题之经验与方法,宣扬开示,使一切众生依之实行,而得解决人生最难解决的生死问题。如释迦世尊之降生为娑婆教主,应此界之机,示现成佛说法等事;其所为之目的,即使吾人由之而对生与死之问题获得相当的或究竟的解决办法。故吾人称释迦为本师,通常皆目之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凡佛弟子,皆奉为根本之师,亦以现今世上所流传之佛法,皆导源于释迦佛也。但中国诸大丛林之大雄宝殿中皆供三佛:中供释迦,其左右兼供药师与弥陀者,正显释迦在此界为主中主,药师、弥陀为主中宾。主中主者,乃如如不动之无为妙体,虽无为而无不为,一切诸法莫不依止此,一切作为咸皆归向此,故能达生死本空而究竟解脱者,即为主中主而更不须他求。然对世界众生之未了生死者,从如如不二之妙体中,开出药师与弥陀之两大法门:将济生之事,付与东方之药师;度死之事,付与西方之弥陀。盖东方位四方之首,居四季之春,生长万物,故资生延寿之事属之。西方位四方之三,居四季之秋,万象萧条,故救死度亡事属之。是知药师、弥陀,乃从此界释尊全体所起之大用,虽有消灾度亡之别,摄用归体,咸不外乎无为而无所不为之释迦佛;而体用别论,亦不妨列有三佛也。中国自唐宋以来,于佛法注重救度亡灵或临终往生,偏向弥陀法门,故以弥陀法门最极弘盛。中国人有不知释迦与药师之名者,而弥陀则人人皆知;可见唐宋后之中国佛教,遍于度亡方面,信而有征矣。由此之故,社会人民往往有认佛教为度死人之所用,死后方觉需要,而非人生之所须,是甚昧于佛教之全体大用。近年以来,佛教渐普及于中国现社会各界人士中,种种经营建立佛教之团体,且依之修学者,不乏其人。尤其注重于应用到现代社会之新佛教精神,如办佛教孤儿院、义务学校、施医所等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家庭社会之生活,使一般人于现生中得佛法之益。过去偏重于荐魂度鬼之佛教,已一变而为资养现实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而说明在此经中者。此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有补偏救弊之功能,尤合于现代人类生活相资相养之关系,故今有讲此经之需要。但人生依是药师、弥陀二佛,对于生死二事虽得相当办法,然究竟办法,仍在直达如如不动之主中主释迦佛;此即真如法界,人人本具,各各不无之天真佛也。若能契会于如如理,则真如境内本无生佛假名,平等慧中何有自他形相!涅槃生死,等同空花,是则第一义谛中尚觅生死了不可得,何有生死大事之欲待解决耶!良以无始不觉,飘堕于如梦幻泡影之生死海中,旋转无已,此诸佛所以出世,佛教所由建立也。由是而体达生死本空,了不可得,固毋须向外他求。若或生存之欲求未尽,则须仗药师法门而消灾除难,成就福寿,即此人生可得无上利乐。如由父母妻子之相资相生,即成家族;由各个家族相助相养,即成社会;由维持社会秩序,即成国家;乃至诸国互济相资,即成全人类世界。不但此也,即宇宙间之形形色色,动物植物,皆有相生相养相资相成之关系,而构成有情与器世间也。
复次、世界既有成住坏空,则众生栖息其中,亦有生老病死,死生生死,生死流转,故无生而不死或死而不生者。所谓:“死者乃生之始,生者乃死之终”;此正明生死不断。而生时即有父母、妻子、朋友、家族、社会、种种关系,若能依此消灾延寿之法门,作种种资生之事业,则生之问题解决矣;然死后须随善恶业因,升沉于天上、人间、鬼、畜、地狱,若依出世三乘教法修行,即得超越轮回六趣;或依弥陀法门而得生净土,则死之问题解决矣。故人生时则有相资相生之关系,依佛教法,得消灾延寿之益;临命终时,则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乃至六亲眷属广作佛事,水陆空行超度亡灵;而人世之生死二大事均有办法矣。故于释迦佛法中,济生之事,须藉此经;度死之事,乃属弥陀等经。今欲将唐宋以来偏重度亡之佛教,变为适应今日现实人生之佛教,以逗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之机宜,乃提倡讲演此经之第一因缘也。
乙 中国名东震旦土即为东方世界
药师佛所住之东方琉璃世界,乃以此娑婆世界为标准而言。谓从此界东去经十万殑伽沙──恒河沙──世界,有一国土,名净琉璃,其佛名药师琉璃光。此以佛眼视之,十万殑伽沙世界外之世界,亦犹吾人视法堂前之舍利殿耳。而在凡夫观来,渺渺茫茫,不可捉摸,非特想像不能及,即言说文字亦莫能到,入于不可思议矣。但依佛法而随顺凡夫心量,不妨将广大之事,缩小而说:假如以释迦佛降生之中印度当为娑婆世界,则从中印度经东印度及诸小国,而至东震旦土──亦译支那,真丹。震旦者,八卦东方曰震,东方日出曰旦,皆符万物生长义──,则东震旦土即可视同东方琉璃世界也。不但此也,即此世界人类之思想、文化、道德观之,吾人所居之东震旦土,亦与东方琉璃世界之药师法门相符。盖吾中国之思想文化,如孔、孟、老、庄等学说,及尧、舜、汤、武、周公等古圣先贤,皆重于人生道德之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皆现生之事。若由中印度而西之天方、犹太、埃及、希腊、罗马等古国视之,就其所倡之摩西、基督、回回等教,说世界人类为上帝所创造,人生在世无别事,只求死后回复到上帝之天国,故其对现实人生更不求办法,唯一之目的,在求上帝哀怜早生天国,故皆偏重于死事。由此将范围缩小观之,以中印度为娑婆,由中印度而东震旦土,宛然东方之药师琉璃世界也。且其注重资生事业,尤皆与药师净土极相符合;中印度而西至犹太、罗马等,偏于度死之事,正近似于西方极乐世界之往生法门。由是观之,今东方中华民族之东震旦国,其民族性,及古圣先贤之道德文化,皆与琉璃世界之药师法门相宜,乃提倡讲演此经之第二因缘也。
丙 依药师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国及人间净土
依据前二义以合明之,谓此药师经中,释迦佛说东方有琉璃世界,其世界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其世界如何严饰,其佛因地时如何发大愿利乐有情而得此报,乃至于中有日光、月光等菩萨住其中。若近摄之为东震旦土,即可视为现今中国人民之理想国。如何实现此理想国?到佛教中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依吾人心理中所想像之琉璃世界为模型,如工程师之先有计划图样,依之而施建筑工作,则此东震旦土亦即可成为琉璃世界。故愿吾国人民,应以琉璃世界为理想国,定为趋向之标准,依药师之本愿而发愿,使将来世界如何庄严集修众行,则因圆果满,琉璃世界实现匪遥矣。再推广言之,以今世交通所及之地球人类,概依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而成琉璃世界之方法行之,则人类之理想世界,亦不无实现之希望也。故今日之学佛者,应将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之方法牢记于心!孤掌难鸣,众擎易举,集众人之力量,方可转此污浊娑婆为清净琉璃也。以今日重重困陷于水深火热中之中华人民,尤宜急依此法以求安全之出路。即今全世界人类,斗争炽然,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