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P3

  ..续本文上一页方等诸经  │参天台四教仪及│法界次第初门│与他宗辨论书 │

  │  │密部诸经  │ 集注  │四念处  │关于宋山家山外│

  │  │  │ 四教仪辅宏记│三观义  │辨论书  │

  │  │  │ 教观纲宗释义│六即义  │关于南岳天台修│

  │  │  │ 记  │性善恶论  │止观禅行观心发│

  │  │  │ 天台宗大意 │大乘止观法门│愿诸书及注  │

  │  │  │ 始终心要及注│摩诃止观  │智者至蕅益戒义│

  │  │  │阅三千有门颂及│  │诸书 法华等天│

  │  │  │︶解  │  │台宗忏仪  │

  │  │  │  │  │其他宋明清人有│

  │  │  │  │  │关天台宗义之著│

  │  │  │  │  │述  │

  ├──┼───────┼───────┼──────┼───────┤

  │同 │(半年)  │(一年)  │(一年)  │(半年)  │

  │  │般若诸经(除第│法华经  │同上各部  │华严、东密、藏│

  │前 │一分)  │大涅槃经  │唐宋元明清天│密、禅宗、律宗│

  │  │  │︵法华玄义文句│台宗人关于涅│、净土宗各主要│

  │  │  │参涅槃音义及疏│槃法华疏注 │著述。  │

  │  │  │ 涅槃释义文句│智者以来天台│华严、慈恩、禅│

  │  │  │ 记  │宗人关于金光│宗对天台宗辨论│

  │  │  │阅观音玄义及记│明、维摩、观│各书。  │

  │  │  │︶法华安乐行义│无量寿、弥陀│宗轮论及记  │

  │  │  │  │、圆觉、楞严│  │

  │  │  │  │、楞伽等诸经│  │

  │  │  │  │注解。  │  │

  ├──┼───────┼───────┼──────┼───────┤

  │同前│(半年)  │  │  │(半年)  │

  │每经│法华部五十八卷│  │  │天台各传记  │

  │二遍│涅槃部一二一卷│  │  │佛祖统记  │

  │  │  │  │  │天台各规制  │

  │  │  │  │  │天台宗文学  │

  │  │  │  │  │佛教历史  │

  │  │  │  │  │印度哲学  │

  │  │  │  │  │中国哲学  │

  │  │  │  │  │西洋哲学  │

  │  │  │  │  │科学大纲  │

  │  │  │  │  │各教大纲  │

  │  │  │  │  │世界史纲  │

  └──┴───────┴───────┴──────┴───────┘

  

  丙 专修杂修林

  ┌戒善行………近住戒至佛戒

  四行┤禅观行………调息禅至禅宗

  │真言行………诸尊无量真言

  └净土行………十方无量净土

   四学二系四行依十法行之组织,如下:

  ┌一、书写────┐

  │二、供养────┤

  │三、施赠────┼─诵 持 坛

  │四、谛听  │

  十法行┤五、自读────┤

  │六、讽诵────┤ 听 讲 堂

  │七、受持────┤

  │八、开演  │ 研 究 室

  │九、思惟  │

  └十、修习────┘ 专修杂修林

  二 系四行之课章表,容后程订。

  丁 附录

   (一)国民教育基础上之僧教育系统表

   从全国有六千小学生,办到全国有二百参学僧,即达到僧教育之目的矣。历程共计二十四年

  ┌─┬────┐二

  │ │修律︵参│0

  │僧│习禅三学│0

  │ │一净年处│

  │ │年密︶ │一

  │ ├────┴┐六

  │ │教各分 高│0

  │ │理种别︵等│0

  │ │观专研三教│

  │ │行门习年理│

  │ │  ︶院│三

  │教├─────┴┐一

  │ │四三二初 普│二

  │ │年年年年︵通│0

  │ │大大三五四教│0

  │ │乘乘乘乘年理│

  │ │行相共共︶院│

  │ │果性教教  │六

  │ ├──────┴┐一

  │ │  比沙 律│八

  │ │  丘弥︵ │0

  │育│  律律三仪│0

  │ │  年年年 │

  │ │  半半︶院│九

  ├─┼───────┴┐三

  │ │  学每 高│0

  │国│  周︵级│0

  │ │  加十三│0

  │ │师 职中 四八年│

  │ │  点岁 │一

  │ │范 业  佛︶ │五

  │ │  ────┴┐三

  │ │ 学 学  学每初│六

  │ │  周级│0

  │ │  加三│0

  │民│ 校 校  三年│

  │ │  点 │一

  │ │  佛 │八

  │ ├─────────┴┐四

  │ │  学每高│八

  │ │  周级│0

  │教│ 小  加三│0

  │ │  二年│

  │ │  点 │二

  │ │  佛 │四

  │ │ 学  ──────┴┐六

  │ │  佛佛每︵初│0

  │ │  学学周七级│0

  │ │  教用加龄三│0

  │育│ 校   科善一入年│

  │ │  书因点学 │

  │ │  本钟︶ │

  └─┴───────────┘

  (二)南海佛学苑课程表(注一)

  ──二十一年春制订──

  ┌─┬────────────────────────────────┐

  │第│(经)佛本生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一│       │

  │年│(律)优婆塞戒经 净心诫观法 沙弥律仪   │

  │五│       │

  │乘│(论)马鸣庄严经论 本生鬘论 佛学概论 五蕴论 百法论 六离合释│

  │共│       │

  │教│(史文)宗派源流 选读国文    │

  ├─┼────────────────────────────────┤

  │第│(经)杂阿含经缘起诵 四十二章经 遗教经   │

  │二│       │

  │年│(律)四分律      │

  │三│       │

  │乘│(论)俱舍论颂注 异部宗轮论 因明入正理论 摄大乘论  │

  │共│       │

  │教│(史文)印度佛教史 选读国文    │

  ├─┼────────────────────────────────┤

  ┌─┬────────────────────────────────┐

  │第│(经)楞伽经 如来藏经 解深密经 大般若经第五分  │

  │三│       │

  │年│(律)瑜伽菩萨戒本 及研究律论    │

  │大│       │

  │乘│(论)集论 二十唯识论 观所缘缘论 辩中边论 十二门论 中论 三│

  │相│  十唯识论      │

  │性│(史文)中国佛教史 选学国民常识    │

  ├─┼────────────────────────────────┤

  │第│(经)华严离世间品 法华经 涅槃迦叶品 无量寿会 弥勒上下生经 │

  │四│  大日住心品      │

  │年│(律)梵网经 整理僧制论 研究律藏    │

  │大│       │

  │乘│(论)大乘庄严论 涅槃论 十地论 法华论 净土论  │

  │行│       │

  │果│(史文)各地佛教史 选学世界常识    │

  └─┴────────────────────────────────┘

  注一 原见海刊十三卷四期,第十期改称“佛教中学修学课程表”

  (三)慈恩宗寺课程表

  ──二十年秋制订──

  (甲)普通科

  ┌─┬───────────────────┬────────────┐

  │ │  听 讲 (在闻慧堂)  │ 研究(在思慧堂)  │

  │第│(经)佛本生经 地藏经  │提谓经 孛经 贤愚因缘经│

  │一│    │ 玉耶女经 百喻经 王所│

  │年│    │问经等  │

  │五│(律)十诵律 沙弥律仪  │优婆塞戒经 璎珞本业经等│

  │乘│    │   │

  │共│(论)马鸣庄严经论 五蕴论 百法论 六│五蕴、百法诸疏及声明略等│

  │教│  离合释   │   │

  │ │(史文)印度佛教史 选读隋唐文  │关于佛传及印度之佛教史传│

  │ │    │等   │

  └─┴───────────────────┴────────────┘

  ┌─┬───────────────────┬────────────┐

  │第│(经)杂阿含经缘起诵 四十二章经 遗教│阿含经 正法念处经等  │

  │二│  经    │   │

  │年│(律)四分律   │毗奈耶杂事等  │

  │三│    │   │

  │乘│(论)俱舍论颂 异部宗轮论 因明入正理│俱舍论 成实论 因明诸疏│

  │共│  论    │等   │

  │教│(史文)支那佛教史 选读六朝文  │关于支那之佛教史传等  │

  ├─┼───────────────────┼────────────┤

  │第│(经)楞伽经 如来藏经 胜鬘经 大般若│大集 宝积 般若等经  │

  │三│  经第五分   │   │

  │年│(律)五分律   │明了论等  │

  │大│    │   │

  │乘│(论)集论 二十唯识论 观所缘缘论 八│杂集论疏 中论 大智度论│

  │相│  识规矩颂 十二门论  │金刚经论等  │

  │性│(史文)西藏、日本等各地佛教史 选读魏│关于世界佛教地理及各地佛│

  │ │  晋文   │教史传等  │

  └─┴───────────────────┴────────────┘

  ┌─┬───────────────────┬────────────┐

  │第│(经)华严离世间品 法华经 弥勒上下生│华严 涅槃 净密诸经  │

  │四│  涅槃迦叶品 无量寿 大日住心品 │   │

  │年│(律)僧祇律   │菩萨藏经 梵网经等  │

  │大│    │   │

  │乘│(论)大乘经庄严论 涅槃论 法华论 净│十住毗婆沙论 佛性论 菩│

  │行│  土论    │提论等  │

  │果│(史文)慈恩传 西域记 本宗略史  │关于本宗一切史传  │

  └─┴───────────────────┴────────────┘

  (乙)专修科

  ┌─┬─────────────┬───────────────┐

  │ │  听 讲 (在闻慧堂)│  研 究(在思慧堂)  │

  │第│解深密经 厚严经  │法苑义林章等  │

  │一│   │    │

  │年│十地经论 佛地经论  │    │

  │究│   │    │

  │其│辨中边论 显扬圣教论  │  修 习(在修慧堂)  │

  │本│   │    │

  │依│摄大乘论 世亲无性释  │百法无我观(从第一年到第三年)│

  └─┴─────────────┴───────────────┘

  ┌─┬─────────────┬───────────────┐

  │第│   听  讲  │  研 究  │

  │二│   │    │

  │年│瑜伽师地论  │基纂伦记等   │

  │穷│   │    │

  │其│   │  修 习  │

  │深│   │    │

  │广│   │四寻思引四如实智观  │

  ├─┼─────────────┼───────────────┤

  │第│   听 讲   │  研 究  │

  │三│   │    │

  │年│成唯识论述记  │料简 枢要 别抄 了义灯 演秘│

  │握│   │义演 义蕴 唯识义章 观心觉梦│

  │其│   │钞等   │

  │宗│   │  修 习  │

  │要│   │五重唯识观   │

  └─┴─────────────┴───────────────┘

  (四)佛学女众院课程表

  ──佛教各女学校通用──

  (甲)预科二年

  ┌─┬─────────────────────────┐

  │第│(经)贤愚因缘经百喻经    │

  │一│(律)在家律要    │

  │年│(论)善因编佛教中学课本一二编上下  │

  │ │(文史)选读佛教国文及善女人传   │

  ├─┼─────────────────────────┤

  │第│(经)佛本生经    │

  │二│(律)在家律要    │

  │年│(论)马鸣庄严经论    │

  │ │(文史)选读佛教国文及比丘尼传   │

  └─┴─────────────────────────┘

  (乙)普通科四年

  ┌─┬─────────────────────────────┐

  │第│(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一│(律)沙弥律仪 净心诫观法    │

  │年│(论)佛学概论 五蕴论 百法论 因明略   │

  │ │(文史)选读佛教国文及宗派源流    │

  ├─┼─────────────────────────────┤

  │第│(经)四十二章经 遗教经 杂阿含缘起诵   │

  │二│(律)四分律      │

  │年│(论)俱舍颂 异部宗轮论 因明入正理 摄大乘论  │

  │ │(文史)印度佛教史 选读佛教国文   │

  └─┴─────────────────────────────┘

  ┌─┬─────────────────────────────┐

  │第│(经)楞伽经 如来藏经 解深密经 大般若第五分  │

  │三│(律)瑜伽戒本及研究各律论    │

  │年│(论)集论 辨中边论 二十唯识 三十唯识论 十二门论 中论│

  │ │(史)中国佛教史及选学国民常识    │

  ├─┼─────────────────────────────┤

  │第│(经)华严离世间品 法华经 涅槃迦叶品 无量寿会 弥勒上生│

  │ │  大日住心     │

  │四│(律)梵网 整理僧制论 及研究律藏   │

  │ │(论)大乘庄严论 十地论 法华论 涅槃论 净土论      │

  │年│(史)各地佛教史及选学世界常识    │

  └─┴─────────────────────────────┘

   (法舫编次)(见海刊第十三卷十期) (附录)原题“佛法修学课程表”,今改题。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致蒋主席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