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P2

  ..续本文上一页│参瑜伽师地论│转识论  │大宝积经论  │

  │  │其他诸方等经 │阅及释  │瑜伽略纂及伦记│六门教授习定论│

  │  │  │︶  │与劫章颂  │发菩提心经论 │

  │  │  │  │十地经论  │菩萨地持经  │

  │  │  │  │佛地经论  │决定藏论  │

  │  │  │  │  │王法正理论  │

  │  │  │  │  │宝髻经论  │

  │  │  │  │  │转*轮经论  │

  │  │  │  │  │三具足经论  │

  │  │  │  │  │胜思惟梵天所问│

  │  │  │  │  │经论  │

  │  │  │  │  │遗教经论  │

  │  │  │  │  │取因假设论  │

  │  │  │  │  │观总相论颂  │

  │  │  │  │  │掌中论  │

  │  │  │  │  │解卷论  │

  ├──┼───────┼──────┼───────┼───────┤

  │同 │(一年)  │(半年)  │(半年)  │(半年)  │

  │  │般若诸经  │辨中边论  │同上各部  │弥勒、无著、天│

  │前 │法华诸经  │摄大乘论本 │大乘经庄严论 │亲关于金刚及般│

  │  │涅槃诸经  │︵摄论本梁 │佛性论  │若诸论。  │

  │  │密部诸经  │参译魏译  │中边分别论疏 │天亲法华、涅槃│

  │  │  │ 摄论世亲无│能显中边慧日论│、净土等诸论。│

  │  │  │ 性释  │究竟一乘宝性论│天台、华严、禅│

  │  │  │ 摄论梁译世│劝发菩提心集 │宗、律宗、东密│

  │  │  │ 亲释  │大乘入道次第章│、藏密、净土诸│

  │  │  │阅辨中边论述│近人关于中边论│宗各主要著述。│

  │  │  │︶记  │摄论之著述  │窥基关于法华、│

  │  │  │ 中边分别论│  │金刚、心经等各│

  │  │  │  │  │赞述。  │

  ├──┼───────┼──────┼───────┼───────┤

  │同 │(半年)  │(一年)  │(一年)  │(半年)  │

  │  │四阿含经  │成唯识论  │同上各部  │中论释  │

  │前 │律  藏  │︵成唯识论述│了义灯及记  │大乘中观论释 │

  │  │  │参记  │唯识演秘及释 │大智度论  │

  │  │  │ 成唯识料简│唯识义蕴及义演│俱舍论及光记宝│

  │  │  │ 及别抄  │成唯识注及学记│疏等  │

  │  │  │ 唯识掌中枢│疏抄  │宗轮论及记  │

  │  │  │ 要  │魏译大乘唯识论│宝上名数论  │

  │  │  │ 二十唯识论│大乘成业论  │集大乘相论  │

  │  │  │ 及记成唯识│业成就论  ├───────┤

  │  │  │阅宝生论观所│无相思尘论  │(半年)  │

  │  │  │︶缘缘论及释│近人关于三、十│大唐西域记  │

  │  │  │  │二十唯识论、及│大慈恩三藏传 │

  │  │  │  │所缘缘论、八识│三藏师资传丛书│

  │  │  │  │规矩颂各注  │佛教历史  │

  │  │  │  │  │印度外道  │

  │  │  │  │  │中国哲学  │

  │  │  │  │  │西洋哲学  │

  │  │  │  │  │科学大纲  │

  │  │  │  │  │各教大纲  │

  │  │  │  │  │世界史纲  │

  │  │  │  │  │慈恩师资文学 │

  └──┴───────┴──────┴───────┴───────┘

  (三)法相华严学专修三年课程

  ┌───┬──┬─────┬──┬───┬──┬───┬──┬───┐

  │半月半│每日│诵 持 坛│每日│听讲堂│每日│研究室│每日│博览部│

  │月诵戒│三时│  │二时│  │三时│  │二时│  │

  ├───┼──┴─────┼──┴───┼──┴───┼──┴───┤

  │每日诵│(一年)  │(一年)  │(一年)  │(一年)  │

  │二时每│四阿含经  │因明入正理论│同上各部  │近人关于因明│

  │经一遍│小大乘律  │大乘百法论 │十二门论疏 │著述  │

  │书写半│般若诸经  │十二门论  │成唯识论述记│三论玄义  │

  │小时 │深密五译  │二十唯识论 │摄大乘论梁魏│中论及疏  │

  │礼拜称│楞伽三译  │三十唯识论 │译本及释  │百论及疏  │

  │赞供养│胜鬘  │摄大乘论  │隋唐宋人关于│唯识料简  │

  │发愿忏│密严  │起信论  │起信论之著述│唯识别抄  │

  │悔共半│佛地  │︵因明基疏 │  │唯识枢要  │

  │小时 │  │参百法基注 │  │八识规矩颂注│

  │  │  │ 十二门论宗│  │摄大乘论近人│

  │  │  │ 致义记  │  │著述  │

  │  │  │ 二十唯识论│  │俱舍论  │

  │  │  │ 释大乘论世│  │元明清以至近│

  │  │  │ 亲无性释 │  │人关于起信论│

  │  │  │阅起信论义记│  │之著述  │

  │  │  │︶别记  │  │  │

  ├───┼────────┼──────┼──────┼──────┤

  │ 同 │(一年)  │(半年)  │(半年)  │(半年)  │

  │  │大宝积  大集 │十地经论  │同上各部  │辨中边论  │

  │ 前 │净土诸经  │︵十住毗婆沙│瑜伽师地论及│佛性论  │

  │  │方等诸经  │参论  │纂要  │宝性论  │

  │  │法华诸经  │阅瑜伽菩萨地│大乘法界无差│大智度论  │

  │  │涅槃诸经  │︶佛地经论 │别论  │瑜伽伦记  │

  │  │密部诸经  │  │  │法界无差别论│

  │  │  │  │  │疏钞  │

  ├───┼────────┼──────┼──────┼──────┤

  │  │  │(半年)  │(半年)  │(半年)  │

  │  │  │一乘教义章 │同上各部  │宋元明清以至│

  │  │  │圆觉经  │宋人关于教义│近人关于此宗│

  │  │  │︵华严玄谈疏│章之著述  │一切之著述,│

  │  │  │参钞  │除华严经疏外│例五教仪等。│

  │  │  │阅圆觉经疏钞│,若杜顺十玄│宋人关于圆觉│

  │  │  │︶  │门,智俨孔目│之著述。  │

  │  │  │  │章等,华严五│华严、圆觉等│

  │  │  │  │祖各著述。 │各修证仪, │

  │  │  │  │心经略疏及记│盂兰盆疏仪。│

  │  │  │  │与金刚论疏纂│  │

  │  │  │  │要。  │  │

  ├───┼────────┼──────┼──────┼──────┤

  │ 同前 │(一年)  │(一年)  │(一年)  │(半年)  │

  │ 每经 │六十华严  │华严经  │同上  │异部宗轮论 │

  │ 各诵 │八十华严  │︵  │华严搜玄记 │八宗纲要。 │

  │ 四遍 │四十华严  │参清凉疏钞 │华严探玄记 │天台宗、禅宗│

  │  │兜沙至圆觉各经 │阅  │魏灵辨、隋吉│、律宗、净土│

  │  │  │︶  │藏、唐李通玄│宗、东密、藏│

  │  │  │  │等,以至宋元│密各主要著述│

  │  │  │  │明清人关于华│。唐宋来天台│

  │  │  │  │严经文之著述│宗对于华严宗│

  │  │  │  │。  │相辨诸著述。│

  │  │  │  │  ├──────┤

  │  │  │  │  │(半年)  │

  │  │  │  │  │华严宗各传记│

  │  │  │  │  │佛教历史  │

  │  │  │  │  │印度外道  │

  │  │  │  │  │中国哲学  │

  │  │  │  │  │西洋哲学  │

  │  │  │  │  │科学大纲  │

  │  │  │  │  │各教大纲  │

  │  │  │  │  │世界史纲  │

  │  │  │  │  │华严宗文学 │

  └───┴────────┴──────┴──────┴──────┘

  (四)法性天台学专修三年课程

  ┌────┬─────┬──┬────┬──┬───┬──┬────┐

  │半 月 半│  │  │  │  │  │  │  │

  │月 诵 戒│诵 持 坛│每日│听讲堂 │每日│研究室│每日│博览部 │

  ├────┤  │二时│  │三时│  │二时│  │

  │每日三时│  │  │  │  │  │  │  │

  ├────┼─────┼──┴────┼──┴───┼──┴────┤

  │每日诵二│(半年) │(半年)  │(半年)  │(半年)  │

  │时每经诵│华严部诸经│中论青目释  │同上各部  │十二门论疏及宗│

  │一遍书写│  │三十唯识论  │三论玄义  │致记  │

  │半小时礼│  │︵中论吉疏  │唯识料简  │百论及疏  │

  │拜称赞供│  │参唯识心要  │二十唯识论 │俱舍论  │

  │养发愿忏│  │阅相宗八要直解│  │  │

  │悔共半小│  │︶  │  │  │

  │时  │  │  │  │  │

  ├──┬─┴─────┼───────┼──────┼───────┤

  │同 │(半年)  │(一年)  │(半年)  │(一年)  │

  │  │大小乘律  │大智度论  │同上二部  │摄论世亲释  │

  │前 │四阿含经  │︵  │十住毗婆沙论│佛性论  │

  │  │  │参成实论  │十地经论  │瑜伽论及伦记 │

  │  │  │阅  │起信论裂网疏│  │

  │  │  │︶  │仁王智者疏 │  │

  │  │  │  │金刚智者蕅益│  │

  │  │  │  │疏  │  │

  ├──┼───────┼───────┼──────┼───────┤

  │同 │(一年)  │(半年)  │(一年)  │(半年)  │

  │  │大宝积经  │四教义  │同上各部  │关于金刚錍五百│

  │前 │大集经  │︵天台八教大意│十不二门各书│问释疑等天台宗│

  │  │…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致蒋主席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