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宗教观▪P2

  ..续本文上一页国离儒教无政治教化者,迥然不同也。中国今后能以孙文主义取代以前之儒教否,固尚难知。而欧洲之近代,实为一种反抗结合之分散趋向:思想则分散为各种之哲学、科学,权力则分散为各种之政权、民权,实业则分散为各种之专门职工,无不愈分而愈精深扩大,此近代之文明进步,虽谓皆从反宗教、即反结合的分散精神而来可也。然近代欧、美、亚各强盛之民族,若英、法、德、美、日等,固遂无为其结合精神之宗教而能成其富强耶?曰:有。为彼结合精神之宗教者,则为国家主义,玄化一神为泛神,持以国家一名词为其偶像,用议会为教会机关,此即为近代之新宗教。然最近、则又似移其结合精神于唯物的无产阶级主义,即现之于俄国。反抗之者有一神之国家主义,则为意大利之慕沙里尼教。至中国之孙文教,则合一神及泛神之国家主义与唯物之集产主义于一炉者,然以之颇乏结合精神,故犹未能大显此新宗教之功用。然近代之进步,实从反结合之分散趋势而来,泛神的国家主义,比较能于结合之中容许此分散精神,然已多有不相容之处。盖分散精神,实以个人自由为源泉。泛神的国家主义之宗教,已多牺牲个人之自由,况一神的国家主义与唯物的集产主义之结合,尤绝对牺牲个人之自由者!故一神的国家主义与唯物的集产主义,实为近代文明进步之反动。起而打破之者,将在“反结合”之无政府个人主义。其能容纳分散之近代趋势而又有结合成全世界人类社会生活之功用者,似将在生物进化的克鲁泡特金主义。而最后有希望者,或将在佛法之众生进化的法界无障碍主义。故克鲁泡特金主义及释迦牟尼主义,可为已生未行之将来宗教。至已生现行之泛神的国家主义,及唯物的集产主义宗教,殆将不能久存,若一神的国家主义宗教,犹不过垂死的暂时回光返照而已。至于将别开出一以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之唯生的民族亲睦主义新宗教,以代替国际争斗之国家主义、与阶级争斗之集产主义否,其朕兆犹难逆睹。斯可观过现未宗教死灭生行之大概矣。

  循是以观中国之宗教史,盘古开天地之传说,即为共婚部落公同祖先神之崇拜,即以人祖为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本,此为中国民族之特殊思想。后是者当考之易,易以八卦象天地万物,复以天地万物演成六十四卦之人事。卦之象始于伏羲。据传说:伏羲至神农时,八卦以艮为首,艮者、山也。黄帝后以至夏、商二代,皆以坤为首,坤者、地也。崇山为农业之初立期,崇地为农业之发达期,其时即崇拜许多山川岳渎及土地之神,至今犹有遗留者。然父系之家族亦即成于伏羲以来,故相传即有姓氏之系统,家族之祖先及有功德于民者之人鬼崇拜,亦繁出于是。至周代,则农业基础上之工商学皆已兴盛,蔚然成立为文化民族,故孔丘谓“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乃悬观大地万物及一切人事而仰系乎天,为上帝之崇拜,王者自称天子,不啻耶稣之自称神子,摩罕默德之自称天使。故中国至周,实为宗教上之一大革命,而八卦亦以干为首也。然周文父子温良宽和,不若耶、回激烈,故并不铲除古代遗留之各种崇拜,但人类社会之阶级系统,将一切天神、地祇、人鬼亦组织成阶级之系统:天子祀天帝及其祖宗,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之有封地者,祀其封地地祇及其宗祖,庶民各祀其家堂神、灶神及其祖先。此种礼俗,至前清尚然,儒教并未能将其革除之也。在周代盛时,所谓王道,即称天而治;道之大原出于天之道,此道即主义,亦即宗教,刑、政,教、财权一切皆统一于是。降至春秋战国,周失其统,即此宗教失其结合之功用,始于诸侯之各立,犹近代欧洲在罗马神圣皇帝及教皇之势力外,各建其独立国也。继之以刑、政、教、财各立,各世家各张其学术,或各称先王之道以竞鸣于诸侯王间,冀以易天下之大势,则犹欧洲在宗教革命后,变成各种哲学、科学与诸自由新教会也。儒教出于教育家,法家出于兵刑家,亦当时竞鸣之诸家之一。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订六经,斟酌三代;其门弟子与继传之孟、荀等,又能张大其事业,遂卓然为一已生未行之新宗教。其虽称尧、舜、文、武之道,实则已易崇天崇地而崇重人事,故曰: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行在孝经,则取之尧舜之家族伦理主义也。志在春秋,则取之文武之民族文化主义也。然亦以宽柔有容之态度,在不妨碍伦理、文化之范围内,与天神、地祗崇拜并行不悖。且后代王者虽用儒教,而亦未尝不承袭周、秦王帝之仪以自仿效。兼以神仙之道教,又将从盘古以至周秦之一切崇仰,别为一种天神、地祗及人仙之组织,与古代遗留在民间之崇拜联络保存。由此汉武以来,虽为儒教现行之时代,而仍留一尊下有组织之多神教崇拜也。然儒教在当时不为王者用,却由用兵刑法家之秦以奏混一之功。秦废封建为郡县,使人民直接于国家,在国家法律下一例平等,得于法律范围内自由竞争,实同近代完成之法治国家,而对于周代之王道为澈底之革除者也。此其革命之强烈与权力之专断,不亚列宁教在俄国之革命。卒因张良等贵族之反对,儒者等智识阶级、与陈涉、吴广、项羽、刘邦等平民,不胜压迫之苦,乘隙反变,遂陷于崩乱。历多年之战争,统一为调和于周、秦主义之汉朝。初杂用名、法、黄老,逮文化复兴,乃在儒生及孔丘删订之籍,于是罢黜百家,定一尊于儒教,而儒教起为现行之宗教矣。其一部之玄言渺思、奇技异能者,退山泽原野,采集民间思想中所遗留之历代崇仰,网罗百家,附会黄老,另行组成在野之道教。以长生、御女等术媚帝王,以治病、救灾等事感人民,时起与在朝之儒教抗。加以四周蛮族之侵入,儒教努力为民族文化之同化,此即为中国汉朝以来社会生活与宗教之关系。而佛教之传入,道教、儒教皆曾受极大之影响,民风俗习上亦发生许多之新变化。然始终仅由少数人立于旁观之一隅,自修自持,不曾直接参预中国之治乱。宗教为某时某地之人类结合成社会生活之中心主义,一切思想信仰力量无不由统一于是而生长发达。其现行之盛时,往往统军、政、教、财等权而一之,至少亦必为政法教化之所宗归。若耶教于欧洲之中古,及儒教于中国之中古、近古,方足为现行宗教。近人不察,徒以在欧洲已行已死之近代耶教,以当宗教之称,一闻宗教之名,即想像为已死之耶教,即起而反对之!殊不知共产主义之反对宗教,乃反对已死之耶教,欲以共产主义之新宗教起而代之,犹往者耶稣之反对犹太教,期以耶稣教代之耳。曰阿拉,曰无产阶级,仅不同其崇拜之偶像名词而已!青年学子之执名昧实,抑何不智之甚!殊不知宗教者乃人类社会之一种向心力而已。吾于此更思及摩罕默德之回教,教主身为帝王而统一军、政、教、财之权力,此为回教主之常态,除中国周代之王道及俄国近时之列宁主义,无与相似者。回教为宗教,岂能谓王道与列宁主义非宗教耶?回教与北亚西亚及非洲诸蛮族,亦自有其文明之价值。然为南亚、东亚及欧洲各文化民族之反文明势力,亦大有可言者。当中国之隋、唐时,佛教早及于阿富汗、波斯,而其时耶教之一派,亦有传至中国者。使非排斥一切征服异教之回教,崛兴横隔于其间,则佛法或早流于欧土,而耶教或亦早遍于亚洲矣。佛、耶若早互布于欧、亚,则今日欧、亚人类,或将另成一种形势。又使非回教之土耳其阻断欧人入亚之交通,则哥伦布等或不致试为大西洋之航行,发见新大陆,为后来耶教徒等创建新共和国之基础,则今日之世界亦将不同。回教以其强权影响于世界人类者,如是之钜!今在俄国与回教同性质之列宁教,其如暴秦速亡耶?抑如回教之长寿耶?

  (出环游记)

  

《宗教观》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我之宗教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