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女人往生传▪P3

  ..续本文上一页相好庄严。自称须菩提。俄化为百余僧。或从旁谓曰。经中凡一百三十八须菩提。即此是也。诸眷属共焚香诵佛名。祝氏微笑而逝。

  阁中一九岁婢。方卧地。忽大呼起立。言见数金甲巨人。执幢幡为夫人导。其幢柄拂面过。不觉痛失声。察之。伤痕宛然。既殓。棺中时发异香。(袁中郎集)

  湖北公安县的龚仲淳,太太姓祝。她常听外甥袁宏道兄弟谈论佛法,知道有净土法门,于是就相信了而专门持念佛号,又兼诵《金刚经》。

  有一天,她告诉儿子们说:“佛说三天后要来迎接我。”到期之日,她沐浴后坐在堂上,眷属都围侍在侧。很久之后,她说:“佛来了,佛的双眉之间放出白毫光,有几丈长。”又说看到一位相貌庄严的僧人,自称是须菩提。不久,须菩提又变成一百多个僧人。旁边有人说,这就是经上说的一百三十八须菩提。祝氏的眷属都焚香称诵佛名,她在佛号声中微笑而逝。

  在阁中有一个九岁的婢女,当时正倒卧地上睡觉。忽然婢女大叫站了起来,她说看到好几个身披金甲的巨人,拿著幢幡为夫人作前导。幢柄拂过她的脸,她痛得不禁叫了起来。大家检察她的脸,果然有伤痕。入殓的时候,棺木中经常传出奇异的香味。(袁中郎集)

  张太夫人

  张太夫人金氏。普安知府张怀麓妻也。家世贵盛而自奉甚薄。中年失偶。教诸子有法度。子正道、正学。皆以科名显。

  太夫人晚得净土书读之。遂注心极乐。晨夕礼诵。一夕戒诸孙曰。尔辈好读祖父书。吾其去矣。呼侍女焚香。端坐而逝。数日后。见梦于孙曰。适从西方来。始知太夫人实生净土云。(白苏斋集)

  张太夫人姓金,是普安知府张怀麓的妻子。虽然家世贵盛,而自己却很俭省不贪图享受。中年时丈夫过世后,她教导诸子非常有法度。儿子正道和正学,也都以科名显扬祖先。

  太夫人晚年读到净土的书,于是就想往生极乐世界,每天早晚都礼诵佛名。有一天晚上,她告戒 孙子们说:“你们要好好研读祖父的书,我要走了。”然后她就叫侍女烧香,她自己则端坐逝世了。几天之后,她托梦给孙子说:“我才从西方来。”大家才知道太夫人确实是往生净土。(白苏斋集)

  杨选一妻

  杨选一妻。南昌人。客居南京。年三十生子。即与夫别居。听夫置妾。自是长斋念佛。阅十五年。

  其年八月。疽发于背。痛入骨。见一恶鬼持刀逼之。有大力神驱之去。其痛顿息。

  旋谓夫曰。吾将行矣。有童子四人相迎。可以清茶供之。问将何往。曰往西方。合掌唱佛名而逝。(净土晨钟)

  南京人杨选一的妻子是南昌人,她在三十岁生子之后,就与丈夫分房而居,让丈夫娶妾。她自己则长斋念佛,如此过了十五年。

  那年的八月,她的背生了一个疽,痛入骨髓。她见到有一个凶恶的鬼,拿刀来逼迫她,结果被一位大力神赶走。恶鬼一走,她的背痛马上就停止。

  不久之后,她就跟丈夫说:“我要走了,有四位童子来迎接我,你可以用清茶来供养他们。”丈夫问她要去那里,她回答说:“要去西方。”于是就合掌唱佛名而逝世。(净土晨钟)

  吴氏女

  吴氏女。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志心佛乘。事亲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

  初从昆弟析诸字义。已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

  尝于梦中得通宿命。自言曾为宋高僧。此来专为父母。年二十三当成道果。

  崇祯四年。年二十三矣。闭关一室。专修净土。仲冬之末。示微疾。作偈辞世。勉亲坚修勿懈。日方午。索玉戒指佩之。右胁而逝。将殓。红光溢于面。母为理发。异香从顶中出。达于户外。经夕不散。

  居四年。荼毗。骨莹如玉。顶作黄金色。为起塔以奉之。(续往生集)

  吴氏女,是太仓人,她是以盘腿的姿势生下来的。年龄大些之后,就虔信佛法。对双亲非常孝顺,不愿意出嫁。有人劝她结婚,她就指天发誓绝不成亲。

  她最初向兄弟学字词的意义,后来诵经时,自然通晓佛经的大意。她早晚礼拜佛甚为虔诚,梦见神教她梵文的准提咒。她用梵字替人治病,病人都能立即痊愈。

  她在梦中得到宿命通,自称曾经是宋朝的高僧,这次的投胎人间,是专门为父母而来的,并说二十三岁时会得道。

  崇祯四年,她二十三岁。于是她就在一间屋内闭关,专门修净土法门。在阴历十一月的月底,她稍微得病,就作偈语辞别世间,勉励双亲要坚持修行,不要懈怠。中午时刻,她要了玉戒指佩戴之后,就向右侧卧而去世了。入殓之时,她脸上洋溢著红光。母亲为她理发时,有奇特的香味从她的头顶流出来,一直流到门外,整晚香味都不散。

  四年之后,家人为她举行火葬。烧出来的骨头晶莹如玉,头顶骨则是黄金色。于是家人为她起塔,供奉她的骨头。(续往生集)

  卢氏

  卢氏。名智福。徽州程季清妻也。晚迁湖州。季清奉佛甚虔。力营福业。卢氏竭资为助。长斋。日课佛名二三万。约己惠下。未尝詈人。

  崇祯五年。得危疾。请古德法师授五戒。咨净土法要。遂一意西归。季清为诵华严经。至入法界品五十三门。为一一讲说。卢氏悉领解。

  季清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勿犹豫也。遂高声唱佛。夜以继昼。如是半月。其母及女来问视。悉谢遣之曰。莫乱人意。

  十一月八日。忽睹莲华现前。化佛垂手。身心踊跃。急索香水沐浴。西向叉手。连称佛名。右胁而逝。时方午。及暮扪其顶。热可灼手。年三十九。(灵峰宗论)

  卢智福是徽州人程季清的妻子,晚年他们迁居湖州。季清学佛很虔诚,尽力修福业。卢氏也尽力出钱帮助丈夫培福,她吃长素,每天念佛两三万声。卢氏对自己很节约,对下人博施恩惠,从不骂人。

  崇祯五年时,她病危,于是就请古德法师为她授五戒。她向法师请问净土宗的法要,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往生西方。她丈夫为她诵《华严经》,并为她讲解《入法界品》五十三门,卢氏听了全都能领会。

  她丈夫又鼓励她说:“百劫千生以来的一切,就看你此刻了。要努力一直向前,不要犹豫。”于是她就高声唱佛名,夜以继日有半个月之久。其间她的母亲及女儿来想探望她,都被她谢绝说:“不要来乱了我的心意。”

  十一月八日那天,她忽然看到莲华出现在眼前,化身的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她身心欢喜不已,赶紧用香水沐浴。然后向西方合掌,称念佛名,最后向右侧卧而逝。她往生时正是中午,到了傍晚时分,摸她的头顶,热得烫手。那年卢氏是三十九岁。(灵峰宗论)

  费氏

  费氏。湖州双林镇沈春郊妻也。少寡。织纺自膳。持斋数十年。供养三世佛画像。及檀香大士。日诵金刚经一卷。佛名千声。寒暑不辍。

  崇祯十一年。大疫。婿张世茂迎费氏往居其家。止携大士以行。费氏居一楼。日课回向。祝愿此香直达佛所。如是三载。忽空中有香绕楼数日。粉墙上涌现三圣佛像。庄严精妙。远迩诧传。瞻礼日多。或以净巾擦之。色逾光明。

  又四年。一日告婿曰。吾欲返故居。入门。即洒扫焚香。参佛诵经。至第三日早。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午刻。大呼佛来也。我行矣。别众而逝。年七十有三。(巾驭乘续集)

  湖州双林镇沈春郊的妻子费氏,年轻轻就当了寡妇,于是她就以纺织所得过活。她持斋几十年,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和西方阿弥陀佛的画像,及一尊檀香的观音大士。她每天诵一部《金刚经》,称佛名一千声,寒暑都不停止。

  崇祯十一年,瘟疫流行。她的女婿张世茂迎接她去住,费氏只带了观音大士像同行。她住在一楼,每天早晚课回向时,她都祝愿所烧之香,能够直接供养到她故居的西方三圣像之处。三年之后,忽然空中有香绕著她所居的楼几天之久。然后白粉所糊的墙壁上,突然涌现西方三圣的画像,非常庄严精妙。当时非常哄动,远近闻名,来瞻礼的人日日增多。有人不信,就用干净的巾布去拭擦画像,结果画像越擦越清楚明亮。

  过了四年之后,有一天她告诉女婿说,她想回故居。回到故居时,她就立刻大扫除,然后就烧香拜佛诵经。到了第三天早上,她就沐浴更衣,接著就端坐念佛。直到中午,她忽然大叫说:“佛来了,我要走了。”告别众人后,她就往生了,那年她七十三岁。(巾驭乘续集)

  李氏

  黄太夫人李氏者。南京仪制主事建昌黄端伯之母也。贤明仁慈。信乐佛法。晚岁诵金刚经地藏经日虔。

  一夕梦趺坐山巅。佛光照身。觉谓其子曰。西方之期至矣。无何。示微疾。端坐而逝。(建昌志县榻编)

  黄太夫人李氏,是建昌人南京仪制主事黄端伯的母亲。为人贤明仁慈,虔信佛法。晚年的时候更加虔诚的诵《金刚经》及《地藏经》。

  有一天晚上她梦见自己盘腿坐在山顶上,有佛光照耀她全身。醒过来之后,她告诉儿子说:“我要去西方的日子到了。”于是她就生了点小病,端坐著就逝世了。(建昌志县榻编)

  陈妪

  陈妪。常熟人。居于城南。以纺为业。笃信佛法。随纺车声唱阿弥陀佛。终日不绝口。如是三十年。

  一日忽呼其子谓曰。尔不见空中宝盖幡幢乎。吾其逝矣。因拍手大笑。取汤沐浴竟。即合掌化去。

  事在顺治十年。翁尚书叔元。方微时。闻其事。亲往视之。见妪凝然危坐。室中香气袭中。(净土约说书后)

  陈老太太是常熟人,住在城的南边,以纺织为业。她很信佛法,随著纺车声,终日唱阿弥陀佛,三十年不断。

  有一天她忽然把儿子叫来说:“你有没有看到空中的宝盖幡幢啊,我要走啦。”于是她很高兴的拍手大笑,倒水洗澡。洗干净之后,就合掌往生了。

  这是顺治十年时候的事情,当时尚书翁叔元尚未显赫。他听闻此事,就亲自去看。见到已往生的老太太坐得很端正,而室内香气袭人。(净土约说书后)

  张寡妇

  张寡妇。常熟人。居小东门外。安贫守节。专持佛号。不择净秽。未尝少间。以下痢终。

  遗一破裙。臭不可近…

《善女人往生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善恭敬经白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