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社会、全国民的佛法。照这样的先将中国的佛教提高以后,中国的佛教团才能出而联合各国的佛教团或佛教徒众,组成全世界的佛教团,共同努力,将现今世界人类所最需要的佛法发扬实行出来,成为全世界人类的新信仰了。简括的说:总要本著佛陀的大慈悲愿力,造成能实行佛陀大慈悲愿力佛教团,有了这种的教团,才能够实现佛法济世利人的力量。否则、我国佛教的情形,但有家族式的各独寺院,和散漫般的云水个人,所依赖以生活的一切,都将不能保存,﹝注三﹞还有什么能力来济人利世呢?佛法中的各种好听名词,不都成了空话了么!所以、如果要佛教在这人世间有事实上的功用,必须有健全的份子,和完善的教团,才能够觉破世人的迷惑,才能够拯救世人的苦恼,才能够有真正的佛教,世界人类也就可以从真佛教中得著普遍的信仰了。(晦盦记)
记者将讲演录缮写将竣时,适接居士林寄来法师之讲演底稿,兹将原稿中有为讲演所未及者,别列为注,以备参考。
(注一)余此次游历之所经,适为自西向东之绕地一周,但中间亦不少自南向北又自北向南之曲线耳。自东向西行,以在大西洋及太平洋上为最直。每行二三日,须减退一小时,大约从上海经南洋、印度洋、大西洋而抵纽约,差十二小时;故于太平洋上之远西远东分界处,自西向东则增一日,自东向西则减一日也。自北向南者,考由上海向新加坡,及旧金山向檀香山,天气则由冷而热;自南向北者,考由红海向地中海,及由檀香山向日本,天气则由热而冷,此为环游中所感时序气候之变化也。中国在亚洲之东,绕向亚洲之南所经者,为安南、柔佛;由是西向,则为锡兰、印度、波斯、阿剌伯;由是向北而入红海,东岸即阿刺伯,西岸即非洲,两岸皆大沙漠,故异常炎燠。由红海经苏彝士运河而达地中海,东岸之亚洲,有汉志、犹太、土耳其等;西岸之非洲,则埃及等。此所经亚、非二洲多古国,乃今除暹罗、土耳其二三国能独立外,余若印度等皆已沦为欧洲法、英、荷、比诸国之属地,殊为可叹!就宗教言,爪哇、印度、及波斯、阿富汗等,本为佛教流行之地,今印度则惟有婆罗门教、回教、耆那教,余则惟有回教及新传入之耶稣教;而佛教残存之古佛,仅可见之于欧洲诸国之东方博物院耳!回教诸国之身历其境者,仅一游埃及首都之开罗,即著名金字塔所在地,类多伟大之回教堂;土耳其等历代帝王之坟塔,亦多有在其中者。而开罗已为一英国式之新市场,人口百万,为非洲之第一大都市焉。在地中海经过者为意大利,至法国南部之马赛而登陆,约车行八小时至里昂,再八小时至巴黎,法国之首都也。余住巴黎两次,约五十日,由巴黎渡海至英京伦敦,舟车仅八小时;伦敦至比京白鲁塞尔,舟车亦仅八小时。余在英、比二国约一月,由比京至德京柏林则为十七小时。余在德国所游之城市较多,若柏林菜勃齐、耶纳、佛郎府、达姆斯达、敏兴等。欧洲夏间不甚热,颇宜游览,惜余乃在秋冬,草木黄落,风雪严冷,未免减兴!春间至美国东部之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雪犹未消。惟一至西部之加里福尼亚州等处,则山青气和,常年如在晚春初夏之时,殊足增人快感也。余在欧、美诸国参观者,为各大学校、图书馆、博物院、公园等。法国有皇宫二处:一即浮罗博物院,内以图画为多;一距巴黎二小时火车之凡尔赛皇宫,宫外林泉清旷,宫内保存旧时帝后起居之形状,壁间图帝王历史以供观览。余观德国之敏兴、柏林等皇宫,建筑陈设亦略相同。比国之非洲博物院,亦皇宫之模仿凡尔赛者。博物院有普通者,有专门若天文、交通、工业、农产、植物、动物、民族历史等者。例如天文博物院之天文室中,利用电器电光之作用,旋转屋中之圆顶,周天日月星辰之交错流布,历然如观掌文。据云:国家图书馆以法国藏书为最多,然英、德及华盛顿之国会图书馆,亦不相上下。各大学除德图书馆之外,各科又有各科之图书馆,加以各学者各有一屋书籍,常人亦皆有几架书籍,故书籍之富,实为欧、美近代文化发达之一征。即中国文之书籍,不论新旧,凡中国所有者,彼东方学校或图书馆中,大抵有之;而中国所已无之古籍、古器物、古美术品,亦时可考见于彼都之图书馆、博物院、展览会中。余在柏林时,适开中国展览会,德国驻华卜尔熙公使等曾邀同观,商、周之古器,亦陈不少。其他于各国东方博物院中,见关于佛教之雕刻、图画尤富,其属于爪哇、新疆、波斯、阿富汗等国之佛像、及佛教史之雕绘,多为向所未见闻者也。
(注二)余之讲演,皆为佛学。法国之大学院、巴黎大学及东方语言学校等联合所开之讲演会,则在东方博物院。其他尚有东方文化学会、证道学会、及佛教美术学校等讲演。英国由牛津、剑桥、伦敦教授等联合所开之讲演会,则在东方文字学校。于德、美两国中讲演尤多。英、比、德诸处之演词,已见本年第一期海潮音记载。美国则著名大学哥伦比亚、耶路、芝加哥、加里、福尼等,皆曾讲演,而美国在纽约、哈福、卜技利由各宗教学院,亦因请讲而得参观考察之机会。关于宗教研究之专门学院,不能不推美国为最善。法国天主教之大主教及英国为历代帝后坟墓所在之皇家教堂主教,皆曾约余相晤,并参观教堂中之一切。其余在法、英、比、德、美诸国,游观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犹太教等之教堂,不一而足。过耶诞节,则观于柏林之某大教堂;过复活节,则观于旧金山之某天主教堂。他若英国美以美会之纪念会,及各教堂之讲演,亦多往参观;以纽约之福斯登牧师听讲之情形为最盛焉。
(注三)寺庙管理条例,乃表示政府解散中华佛教总会而产生之一种代替物,及保持寺僧变态家族之弊制,使不能成为中国各级佛教会之障碍物也。今内政部所依据改订之寺庙管理条例,除加入可由地方政府解散废止以夺取寺产之外,其他概袭其旧。今既明非有佛教会不足以住持且发展佛教,故非要求取销之不可。夫佛教与回教等同为宗教,彼教之教堂、礼拜寺等既无此等条例,独令佛教之僧寺与道教之道庙有此条例,殊为可怪!今吾佛教当为堂堂正正之宣言,凡属于佛教之寺庙财产,当为佛教僧完全所有,断不容任何人假借任何名义可许其攘夺;其不属于佛教之寺庙财产,设非其所有权者愿捐施于佛教,佛教僧断然无所贪恋。至佛教僧所有之寺院财产,应如何管理支配,由全国佛教僧所组各级佛教会处理之,于政府则批准各级之教会章程,俾可照章行使其教会权,并于内政部设一宗教局,专掌管宗教之行政,以示宗教平等。然在此训政时期,可先由内政部设一宗教整理委员会,以整理关于国内之宗教,至整理完竣时撤销之。关于各宗教寺院庵堂及财产,宗教整理委员会应规定其所有权及管理权,例佛教寺产之所有权在中国各级佛教会,其管理权则属之由各级佛教会所选任之各寺产住持或职员;革除以剃派、法派等变态之传继习惯,并由宗教整理委员会举行各宗教寺产登记,然后各归各宗教教会所有管理之。至有宗教教会之组织法,应有同异;例佛教会应为各县、各省、全国之三级,会员大致分僧众、信众,寺庵僧众为当然僧众会员,应举行考试登记,汰除莠劣,其自愿还俗者听。信众之个人入会与否,听其自由,唯组织成团体者,应悉加入佛教会,以收佛教团体统一之功效焉。晦盦速记。(见海刊十卷四期)
(附注)原题“归国后在上海佛教居士林演讲词”,林刊作“太虚法师在本林讲演词”,今改题。
《寰游之动机与感想》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