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镜像身 而不离本体
犹如一切色 不离于虚空
此八行偈以二十五偈略释应知。偈言
向说佛法身 及一切种智
自在与涅槃 及第一义谛
不可思议法 应供等功德
唯自身内证 应当如是知
彼三身差别 实法报化等
所谓深快大 无量功德身
明实体身者 谓诸佛法身
略说五种相 五功德应知
无为无差别 远离于二边
出离烦恼障 智障三昧障
以离一切垢 故圣人境界
清净光明照 以法性如是
无量阿僧祇 不可数思议
无等诸功德 到第一彼岸
实法身相应 以快不可数
非思量境界 及远离习气
无边等佛法 次第不离报
受种种法味 示现诸妙色
净慈悲习气 无虚妄分别
利益诸众生 自然无休息
如如意宝珠 满足众生心
受乐佛如是 神通力自在
此神力自在 略说有五种
说法及可见 诸业不休息
及休息隐没 示现不实体
是名要略说 有五种自在
如摩尼宝珠 依种种诸色
异本生诸相 一切皆不实
如来亦如是 方便力示现
从兜率陀退 次第入胎生
习学诸伎艺 婴儿入王宫
厌离诸欲相 出家行苦行
推问诸外道 往诣于道场
降伏诸魔众 成大妙觉尊
转无上*轮 入无余涅槃
于不清净国 现如是等事
世间无休息 宣说无常苦
无我寂静名 方便智能力
令彼诸众生 厌离三界苦
后入于涅槃 以入寂静道
诸声闻人等 有是虚妄相
言我得涅槃 法华等诸经
皆说如实法 般若方便摄
回先虚妄心 令淳熟上乘
授妙菩提记 微细大势力
令愚痴众生 过崄难恶道
深快及以大 次第说应知
初法身如来 第二色身佛
譬如虚空中 有一切色身
于初佛身中 最后身亦尔
自此以下。即依如是三种佛身。为乐众生利益众生。略说二偈
世尊体常住 以修无量因
众生界不尽 慈悲心如意
智成就相应 法中得自在
降伏诸魔怨 体寂静故常
此二行偈以六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弃舍身命财 摄取诸佛法
为利益众生 究竟满本愿
得清净佛身 起大慈悲心
修行四如意 依彼力住世
以成就妙智 离有涅槃心
常得心三昧 成就乐相应
常在于世间 不为世法染
得净甘露处 故离一切魔
诸佛本不生 本来寂静故
以常可归依 故言归依我
初七种譬喻 如来色身常
后三种譬喻 善逝法身常
此偈明何义。诸佛如来依法身转得无上身。不可思议应知。依不可思议故。说二偈
非言语所说 第一义谛摄
离诸觉观地 无譬喻可说
最上胜妙法 不取有涅槃
非三乘所知 唯是佛境界
此二行偈以五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不可得思议 以离言语相
离言语相者 以第一义摄
第一义摄者 非思量境界
非思量境者 以无譬喻知
无譬喻知者 以最胜无上
最胜无上者 不取有涅槃
不取是二者 不取功德过
前五种譬喻 微细不思议
如来法身常 第六譬喻者
以得自在故 如来色身常
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功德品第九
论曰。已说无垢真如法身。次说依彼无垢真如法身一切功德。如摩尼宝不离光明形色诸相。如来法身无量无边自性清净无垢功德。亦复如是。以是义故依佛功德。次说二偈
自利亦利他 第一义谛身
依彼真谛身 有此世谛体
果远离淳熟 此中具足有
六十四种法 诸功德差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于自身成就 住持诸佛法
故摄第一身 为他身住持
诸如来世尊 故有世谛体
佛无量功德 初身摄应知
十力四无畏 大丈夫相等
彼受乐报体 第二佛身摄
此偈明何义。明十力等六十四种佛身功德。此云何知。依彼义故。略说二偈
佛力金刚杵 破无智者障
如来无所畏 处众如师子
如来不共法 清净如虚空
如彼水中月 众生二种见
自此已下功德品中余残论偈。依此二偈次第示现彼十力等六十四种如来功德。如陀罗尼自在王经广说应知。初依十力故。说二偈
处非处果报 业及于诸根
性信至处道 离垢诸禅定
忆念过去世 天眼寂静智
如是等诸句 说十种力名
又依四无畏故。说三偈
如实觉诸法 遮诸阂道障
说道得无漏 是四种无畏
于所知境界 毕竟知自他
自知教他知 此非遮障道
能证胜妙果 自得令他得
说自他利谛 是诸处无畏
又依十八不共佛法故说八偈
佛无过无诤 无妄念等失
无不定散心 无种种诸想
无作意护心 欲精进不退
念慧及解脱 知见等不退
诸业智为本 知三世无障
佛十八功德 及余不说者
佛身口无失 若他来破坏
内心无动相 非作心舍心
世尊欲精进 念净智解脱
知见常不失 示现可知境
一切诸业等 智为本展转
三世无障阂 广大智行常
是名如来体 大智能相应
觉彼大菩提 最上胜妙法
为一切众生 转于大*轮
无畏胜妙法 令彼得解脱
又依三十二大人相故。说十一偈
足下相平满 具足千辐轮
跟佣趺上隆 伊尼鹿王
手足悉柔软 诸指皆纤长
鹅王网缦指 臂肘上下佣
两肩前后平 左右俱圆满
立能手过膝 马王阴藏相
身佣相洪雅 如尼拘树王
体相七处满 上半如师子
威德势坚固 犹如那罗延
身色新净妙 柔软金色皮
净软细平密 一孔一毛生
毛柔软上靡 微细轮右旋
身净光圆匝 顶上相高显
项如孔雀王 颐方若师子
发净金精色 喻如因陀罗
额上白毫相 通面净光明
口含四十齿 二牙白逾雪
深密内外明 上下齿平齐
迦陵频伽声 妙音深远声
所食至喉现 得味中上味
细薄广长舌 二目淳绀色
瞬眼若牛王 功德如莲华
如是说人尊 妙相三十二
一一不杂乱 普身不可嫌
此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大人相。略集一处。是名六十四种功德应知。偈言
六十四功德 修因及果报
一一各差别 宝经次第说
此偈明何义。向说诸佛如来六十四种功德因果差别。依此次第宝女经中广说应知。又复依此四处。次第有四种喻。谓金刚杵及师子王。虚空譬喻水中月等。有九行偈。依彼九偈。略说偈言
冲过无慈心 不共他无心
故说杵师子 空水中月喻
又依十力金刚杵喻故。说二偈
处非处果性 众生诸信根
种种道修地 过宿命差别
天眼漏尽等 佛力金刚杵
能刺碎散斫 痴铠山墙树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诸如来六力 次第三及一
所知境界中 离三昧诸障
及离余垢障 譬如破散截
铠墙及树等 亦重亦坚固
亦不可破坏 如来十种力
犹如彼金刚 故说金刚杵
又依四无畏师子王喻故。说二偈
譬如师子王 诸兽中自在
常处于山林 不怖畏诸兽
佛人王亦尔 处于诸群众
不畏及善住 坚固奋迅等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知病苦知因 远离彼苦因
说圣道妙药 为离病证灭
远离诸怖畏 善住奋迅城
佛王在大众 无畏如师子
以知一切法 是故能善住
一切处不畏 离愚痴凡夫
二乘及清净 以见我无等
于一切法中 心常定坚固
何故名奋迅 过无明住地
自在无阂处 是故名奋迅
又依十八不共法虚空譬喻故。说三偈
地水火风等 彼法空中无
诸色中亦无 虚空无阂法
诸佛无障碍 犹如虚空相
如来在世间 如地水火风
而诸佛如来 所有诸功德
乃至无一法 共余世间有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声闻及空行 智者及自在
上上微细法 故示现五大
诸众生受用 如地水火风
离世离出世 故说虚空大
三十二功德 依止法身有
如世间灯炷 明暖及色相
相应无差别 诸如来法身
一切诸功德 无差别亦尔
又依三十二大丈夫相水中月喻故。说二偈
秋空无云曀 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间人 皆见月势力
清净佛轮中 具功德势力
佛子见如来 功德身亦尔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三十二功德 见者生欢喜
依法报化身 三种佛而有
法身净无垢 远离于世间
在如来轮中 众生见二处
如清净水中 见于月影像
是三十二相 依色身得名
如摩尼宝珠 不离光色相
色身亦如是 不离三十二
究竟一乘宝性论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
论曰。已说无垢诸佛功德。次说诸佛如来作业。彼诸佛业自然而行常不休息。教化众生应知。此依略说。有二种法自然而行。以是义故。依诸佛业自然而行。常不休息常作佛事故。说六偈
于可化众生 以教化方便
起化众生业 教化众生界
诸佛自在人 于可化众生
常待处待时 自然作佛事
遍觉知大乘 最妙功德聚
如大海水宝 如来智亦尔
菩提广无边 犹如虚空界
于无量功德 大智能日光
遍照诸众生 有佛妙法身
无垢功德藏 如我身无异
烦恼障智障 云雾罗网覆
诸佛慈悲风 吹令散灭尽
此六行偈义以十四偈略释应知。偈言
以何等性智 何者何处时
作业无分别 是故业自然
以何等根性 诸众生可度
以何等智能 能度诸众生
又以何者是 化众生方便
众生以何处 何时中可化
进趣及功德 为果为摄取
彼障及断障 诸缘不分别
进趣谓十地 功德因二谛
果谓大菩提 摄菩提眷属
彼障谓无边 烦恼及习气
断障谓大慈 及大悲心等
是名一切时 常种种因缘
如是等六处 次第说应知
如大海水宝 空日地云风
诸地如大海 智水功德宝
菩提如空界 广无中后边
为利益众生 二种业如日
能悉遍照知 一切众生界
皆有如来性 如地中伏藏
犹如彼大地 体安固不动
为利益众生 见彼我无别
客尘烦恼等 本自无体性
一切皆虚妄 如云聚不实
起大慈悲心 …
《究竟一乘宝性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