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感应记▪P7

  ..续本文上一页不时听到车辆行驶的声音,却睡得很好。

  翌晨,四点半醒来,我又开始念著菩萨的圣号,至七点半,大儿子说:“今天是星期日,我们一起上阳明山去。”

  于是,我们先搭车到台北车站,当时天气十分严寒,但,往阳明山的游客却大排长龙,过了好久,才坐上车。到阳明山的时候,正下著绵绵细雨,寒气格外逼人,但见满山百花怒放—红、黄、白的各色花朵把山坡点缀得美丽极了,更平添了几许新春的气息。从搭车起,一路上,我手持著念珠,默念菩萨的圣号,以至许多游客不时以好奇的眼光注视著我,但我一点不介意,继续地念著佛号。

  午后,我们回到木栅,我还是一直念著佛号。十四日晨,像往常一样,我四点半起床念佛,那天早上,大儿子要我和女儿到指南宫,指南宫距离此地只须坐二十分钟的车子,因时候还早,我留在室内念佛。房子是在三楼,我推窗向外望去,一片墨绿的山景,呈现在跟帘里,自我从家里出来,一直不断的念佛,毫无牵挂,心灵犹如飘至虚空世界,真是无比的快乐。我继续不断的念佛,忽然,我觉得我手上的念珠像是阿弥陀佛垂下来的一条线绳,而我好像浮在虚空中,一不小心松手,就像会跌落万丈深渊似的,经过了一小时,我把眼睛闭上,刹那间我所持念的佛珠,又形成一串美丽的珠宝,环绕著对面的山景,我的心不禁也随之飘浮到群山里;这种心境,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出来。也许,有人会说,我念佛著魔了,事实上,念佛工夫就是“禅定”,如果内心能够达到清净的境界,所见一切都似是如来的妙法相,想起慧峰老法师说过:

  “念佛若能看见种种瑞相,表示念佛已有成就,不能算是著魔,因为念佛的时候,应有十方诸佛护念著,不致于著魔。”在如此情况下,我念到十一点半,才搭车到指南宫。

  指南宫并没有像阳明山上那样艳美的风景,但也有著各种不同的花木,仍然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山上风霜寒冷,我们一点钟时,就搭车返木栅。我仍继续念,那时又发现一种瑞相—我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地走在一座无际天桥上,真是微妙至极。

  十五日早上我和女儿到士林,女儿上学校注册,我单独留在房内念佛。当晚,睡梦中见到一位年约六十岁的老人站在我的眼前。我意念著这大概是住在此地的亡灵,就问他:

  “你生前信仰过佛教吗?”

  真是奇怪,他回答一声:“没有。”就悄然的消失了。

  十六日,我和女儿到基隆参拜观世音菩萨圣像,在火车上,我仍是专心念佛,到了基隆已十一点多钟了,下车后,立刻看到观世音菩萨圣像屹立于山顶上。我们步行到公园门口,随著石阶登上,在途中,看到两座莲台高耸在山上,我们登上莲座,迎风而立,眺望四周的景色;然后,继续上山,向两位女学生问路,她们说:

  “由这斜坡一直往前走,不久就可看到寺院了,寺前就是圣像耸立的地方。”

  我向她们道谢后,就照她们的指示前进,果然看到寺院正门,寺中央供著金身观音大士像,另外旁边还有许多尊观音菩萨像,一看就知道是属于“观音寺”的。虔诚地参拜了以后,我步出寺院,望著菩萨慈容临海而立。在这静静的环境里,远眺无垠的海洋,广阔的青空,所有的妄想、执著,瞬息之间,消失无踪,更使我整个身心投入观音菩萨的清净法性中。

  午后,回到士林,又继续念佛,仿佛闭目之际,观音菩萨的清净境界浮现在眼前,自身像是如菩萨般地庄严,临立海边,静静地飘浮在青空中;更使我领悟到,原来观世音菩萨具有的清净庄严法身仍活在我们世人的内心里,只是自己不自觉而已。

  翌日晨,我搭火车回到嘉义,这次的旅行,使我更深感观世菩萨的大慈力,真是宏远不可思议,确实引导我离开火宅,达至无上妙境。

  念佛祈雨记

  近来,时常发生水荒的景象,每当停水时,使大家感到十分痛苦,因为,没有水就不能生活了。

  记得小时候,很少听到缺水,大概那时大家生活简单,人口少,科学不发达,大部份使用井水。现在社会进步繁荣,一般家庭及工业使用水量增加,水库的水不敷运用,太久没有下雨,就发生水荒。

  记得民国六十九年(一九八○年)夏天,本省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旱灾,当时电视也报导,美国同时发生这种灾难。例如,热浪袭击美国,河川干烈见底,农作物枯萎,灾情严重,千余人因此而丧生。美国是最先进的国家,也没办法化解。

  本省也遭到严重的灾害,民众苦不堪言,政府虽然施人造雨,也无济于事,只好寄望台风来临,带来雨水,可是台风来了却只带来风沙,还引起海水倒灌,反而造成更大损失。

  那时我每天利用时间念佛,祈求甘霖下降,可是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效果,使我非常著急,看著炎热的太阳,不禁生出恨心,不久突然对面街发生一场火灾,使我忏悔不已,心想祈雨应该具备万分至诚的耐心才是,怎能生出无明之火。经过这次的教训,我继续念佛,但有时家务过于繁忙,往往内心无法达到清净境界,不久,正好小女约一些朋友到阿里山游玩,我便跟随他们同往,居住三天两夜,专诚念佛求雨,第一天清晨就起床开始念佛,跟随游客徒步到祝山,看到周围环绕的山峰,内心更是豁然开朗,直到祝山观日的美景之后,我再独自徒步下山,边走边念佛,因阿里山天气特别寒冷,根本没有夏天,觉得拿念珠的手都麻了,然而看到身旁青翠的树林,美丽山花,天空密布著白色的祥云,置身于这种美妙的环境里,使我觉得仿佛处到西方胜境里,身心十分快乐。

  第二天晚上我到慈云寺住宿再继续念佛,当时下了一场大雨,可是回家以后,才知道平地并没有下雨,于是再继续念佛,结果每次都发见到天上布满乌云,好像即将下雨,可是,却没有下雨,使我失望不已,后来,不知经过多少日子,我在后院念佛,恍惚自付:“为了求雨,我愿意每天修持称念二万声佛号,若家务太忙,也要念一万声佛号。”

  想不到起了这个念头后,随即下起雨来,一连好几天,使旱象完全解除,这次的体验我领悟到无形中似有诸佛菩萨及天龙八部诸天神在鼓励著我每天勤诚念佛,便能获得无上法益。多年来体验,使我了解到求雨并不是随时祈求便可获得,因为,我曾经为了求雨,没有吃饭、睡觉,精诚念佛,直到精疲力竭,终于下了一场大雨,最后我明白,如能至诚修持,在不知不觉中所修功德会积少成多,终于达到愿望。最近我发觉在求雨的时候,晚上早一点入睡,最好凌晨三时左右起床念佛,绝对不能打瞌睡,而且每一句佛号要念得非常清楚,使能达到甚深微妙心境。如果遇到豪雨成灾时,也能藉念佛的力量祈求豪雨中止。再说,求雨最不容易,旱灾好像是无形火灾,必须用佛法的清凉功德水,才能扑灭这种劫难。

  过去我能获得这些感应,可以说冥冥中承蒙诸佛菩萨及诸天神加持所感,希望我所得到的法益能够引导大家也能共同心,平常就要修持念佛,遇到这种灾难时,便能化解。今日科学昌明,诸佛菩萨过去所流傅下来的许多真理,已经逐渐被埋没,真正发生天灾时,并不是科学力量所能挽救,由此可知,世上的物质享受只是暂时性的,转眼成空,唯有诸佛菩萨所流传的真理才是永恒不灭。

  一九八○年 林慈超 谨记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厌舍品第三

  苟能一日夜出家,百万劫无恶趣瑕,世世生生生善处,园林常放净心华。尔时佛告智光长者,善哉善哉!汝大慈悲,劝请我说出家在家二种胜劣....尔时如来重说偈言:

  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狱。

  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

  谛观在家多过失,造诸恶业无有边。营生贪求无有足,

  犹如大海难可满。......

  在家多起诸恶业,未尝洗忏令除灭。空如爱念危脆身,

  不觉命随朝露尽。焰魔使者相催逼,妻子屋宅无所随。

  出家菩萨观世宅,犹如人间微少火。一切草木渐能烧,

  世宅当知亦如是。众生所有众财宝,更互追求常不足,

  求不得苦恒在心,老病死火无时灭。以是因缘诸世尊,

  说于三界为火宅。若欲超过三界苦,应修梵行作沙门。

  三昧神通得现前,自利利他悉圆满。......

  尔时世尊告诸长者,善哉善哉!尔等发心,乐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

  ○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

  ○僧祇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六千六百六十岁三途之苦。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之间,当期道果,何况割爱舍亲,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一、往生比丘

  莲宗初祖 慧远大师

  晋朝慧远大师,俗姓贾,雁门楼颂人。从幼小时就好学,博览易、诗、礼、书、乐、春秋六经。尤其精通“庄子”、“老子”。

  当时道安法师在大行恒山建寺,慧远前往皈依,听道安法师,宣讲“般若经”,因而豁然开悟。于是正式投入法师座下,潜心受教,平日非常用功,诵经颇勤,日以继夜,法师赞叹说:“今日把佛道流通于东上的,这个圣职担子恐怕落在慧远身上了吧?!”

  晋朝太元六年,经过浔阳地方,看到卢山十分阔旷,很适合往居修行,就建立了精舍,名之为“龙泉寺”。那时候同门慧永法师,他先在卢山西林,要邀他一同在西林共修,然而他的道侣颇众,西林那里容纳不下,当时桓伊刺史,就为他立寺在山东,号称“东林”。

  慧远大师就率领学众在那里共修,并且开凿了池子,遍种莲华。在池水上立下十二叶莲华,因波随转,分刻昼夜,作为共修者日夜行道之节,不久四方清修之士闻风前来的,一百二十三人。慧远大师说:

  “各位来到,岂能无意向西方净土么?”

  于是塑造庄严的西方三圣像,建立“莲社”命刘遗民居士撰写发愿文,刻在石碑下。有王庸之等好几位居士…

《念佛感应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