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上感应篇感应选录▪P3

  ..续本文上一页内的白米饭,像珠玉的颗粒一般,寺庙里省彻和尚率领众沙弥,用竹箧把饭捞起来,在河里淘洗干净,然后晒干;除了让大家食用之外,剩下的还积存了十三个小谷仓。后来,金兵攻破汴京,微、钦二帝被虏,王黼贬官被杀,遗下八十多岁的老母吴氏,流落京城,无人赡养,只得沿街讨饭。有一天,被从前的仆役见了,非常怜悯她,仍尊称为老太太,吴氏说:“我是个乞丐,官人只要施舍我几文钱,暂时救我垂死的生命,就是莫大的功德了,不必对我尊称啊!”仆役说:“相国寺正在煮粥救济贫困,老太太您到那里去,不是比沿街乞讨强得多吗?”于是扶著她到寺庙里去。看见寺庙门外贴一张字条,上面写著:“王府余粮,煮粥济众,粮尽即止。”这时刚巧省彻和尚出来,认出是王老夫人连声叹息道:“这原是王太尉过去的粮食俸禄,应该让老夫人享用。”于是清理一间房问,让她居住,每餐随大家一起吃粥。有一天,王老夫人碗里的饭,突然变为蛆虫,她害怕得连忙倒掉,另盛一碗,仍然变成蛆虫,而且不停的蠕动,众人看了,非常吃惊,省彻和尚说:“每粒米,都是地的精英和农夫的血汗所造成,过去太尉不懂得爱惜,丢掉得太多,上天震怒,以致连累他的母亲,正是内典所说的“作恶之人,殃缘七祖”就是这个意思。”于是请王老夫人到佛前忏悔。念百声佛号,再拿来吃,饭就不再变蛆了。后来王老太太病死,在她破衣中,有无数聚集的虱子啃啮,和尚就帮她念念经,消除业障,把她的尸体埋葬了。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田有才欠洪成裕三十万,很久没有偿还,洪在湖南做生意,几年没有回家,有人传说他已经死了。田高兴极了,准备香烛到二郎庙祝祷道:“听说洪某已客死外乡,但愿这是事实,我愿准备牲礼谢神,要是传言有误,求神显灵让他快死!”后来洪赚了很多钱回家,田躲避不跟他碰面,洪也不计较,连以前欠的钱竟也忘了。田得了流行病,死后一年多,邻家磨房买一只驴,健壮而有力,有一天倒在地上不肯起来,用鞭子抽它,忽作人言道:“我是田有才,欠你五千钱,现在已经还完,要到洪成裕家变牛去了!”邻人都来观看,问它道:“你欠洪家什么?又要堕落在畜牲道?”回答说:“我欠他三十万,更不该到二郎神前,求他身死,这样狠毒的心肠,可恶的言语,与畜兽无异,所以受罚变牛,要为他耕种十五年,到老还要受屠宰之苦,请告诉我儿子,赶快变卖家产,还清债务,我才能减罪。”大家跑去告诉他的儿子,因不相信,亲自去问,驴再照旧说完就死了,他的儿子就照本利全部还洪家,那时洪成裕已死很久,成裕儿子也有德量很感慨地说:“我家昨晚生了一只小牛,没想到还有这段因缘。”于是查出原来借据契约烧掉,把钱分成两半,一半给田家儿子以体谅他父亲的意思,一半捐给寺庙的和尚,作为养牛的费用,那牛终能健康的活下去。

  ◎“抵触父兄”村人温五,行为粗鲁暴戾,不孝顺父母,又常殴打兄长,他兄长是个呆笨的乡下人,软弱无能,不敢跟他计较,带著妻儿到远村居住躲开他。五还常到他家,或是要酒食,或是要借银钱,稍不顺心,兄嫂都要受他凌辱。有一天下雨,五叫他父亲上街买菜,父亲要去,而地上泥泞难行,不去又怕惹五发怒,只好杀了他自己养的母鸡给他;五跟太太儿女团团围坐而吃,并不留给父亲;锅里还有些剩汤,父亲私自拿来吃,五恨他嘴馋,破口大骂,把汤夺下,倒入厕所里;父亲跪在灶前哭诉,五气愤地说:“你想咒我吗?我不怕!”父亲抱著孙儿游玩,不小心跌落到石台基上,前额受伤,五就拿起棍子乱打,父亲躲到床下,五猛力连床打碎,父亲哀号求救之声传到四邻,大家都关著门不敢去管。这时正是初秋,夜里刮起了暴风,又有地震,五怕屋子会倒,带著妻子儿女出外,找地方躲避,父亲年老走不动,拉著他衣服说:“儿子救我!”五把父亲推倒在地,跟妻子走到巷口,巷子两边砌的大石磨,五刚走到磨旁,地又大动,巷墙倾斜,石磨迎头掉下,把五跟妻子从腰处夹住,墙上的瓦像雨点一样落下,把三人打成肉酱,比雷击还要厉害。直到现在,石磨上的血迹,还在那儿,人们都以为这是不孝不悌的报应。

  ◎“斗合争讼”程家有兄弟十人/祖先遗留百万财产,长兄当事早,支用钱较多,次兄支用的就较少些,这样依次渐减,最小的弟弟并没支用什么钱,虽然这样,但是兄弟们处得相安无事,从未计较过。他们有位表叔名叫瞿嗣卿,一直掌管程家帐务。有一天,长兄查帐,见嗣卿开支太过浪费,于是发脾气责备他,没想到嗣卿老羞成怒,就唆使诸弟说:“祖先的财产,照理应该平分,你们长兄某年拿多少钱,某月又拿多少钱,都占为己有,有帐簿可查,你们可向他取回。”诸弟信以为真,就找长兄算帐,长兄个性刚强不肯说一句好话解释,以致诸弟都非常愤怒,于是兄弟自相残害,由县府控告到知府,再由知府向上告,原告被告双方为了争胜,都宁可收买官吏,也不愿骨肉之间,稍微容忍些,这样经过几年,家财都用光了。这时只有嗣卿一个人暗自欢喜得意。有一天,街上有一小孩跳著舞说道:“我是城隍爷附身。”说罢,直往嗣卿家走去。大家随去观看,见小孩走到屋中,面向南坐下,命令说:“带犯人来。”这时,嗣卿好像被人锁柙著跪在台阶下,城隍爷说:“你叫唆程家兄弟互相诉讼,罪大恶极,应该立刻受报。”就命带去受罪,嗣卿伏在地上,哀声震动天际,一会儿才醒来,城隍问他:“你受的是什么罪,可以告诉大家。”答说:“刚才有鬼差使,用铁叉刺穿我的胸膛,然后丢在刀山上,众刀钻刺,痛不可忍。”城隍说:“你用诉讼害人,这是你该受的苦。”再命带去受罚,嗣卿又像刚才一样大声哀叫,醒后说道:“刚才又有鬼,用木板夹我身,然后用刀从头到脚,把我锯成两半。”城隍说:“你使人骨肉分离,这是你该受的苦。”又命遍受锯舂、油铛、寒冰、火林,各地狱刑罚毕,城隍说道:“十八层地狱刑罚很多,不能让你今天受完,现在阳报既已显明,其他的罪,就留到阴间去受吧!至于程家兄弟不和,听信别人挑唆,自相告讼,使神明震怒,祖先含怨,各减寿命若干,诸位可将此事传告众人共相劝勉。兄弟之间,应该互相敦睦和好,互相信任,那么讼棍不实的话,就无法挑拨,我走了。”说罢,小孩醒过来,再问小孩经过的情形,但小孩一点也不知道,而嗣卿不久也就死了。

  ◎“施与后悔”宋良玉喜欢对人谈论,应如何赈灾济贫的话,其实内心很悭贪吝啬,不知道的人,都被他蒙骗。有一天,其妹丈葛又洪,和朋友嬉戏,不小心将友人推倒地上死了。官府审判:“可减死罪一等,拟流,待遣,得五百两黄金,可纳赎。”其子拿著田契到宋良玉家中,泣请帮忙,宋良玉不便一下回绝,就藉辞延日期,葛又洪之子,以为宋良玉是他的亲戚,一定不会骗他的,所以就专心等待。可是放逐的日期已到了,宋良玉却躲起来,致使葛又洪死在放逐的地方。因此,其子对宋良玉仇恨入骨,天天都在等待机会报仇。有一天,宋良玉到古寺游玩,看到庙宇倾倒,佛像露天,就问和尚说:“寺庙如此破败,为什么还不修理?”和尚答说:“没有施主布施。宋良玉就说:“我家有钱,虽然不能像给孤独长者那样,用黄金布地,但是布施砖瓦、木材,我有能力。”和尚非常高兴,拿出缘簿。宋良玉就亲笔写道:“喜助银三百两。”但是已陆续付了一半时,又反悔了,特意到寺庙里,用欺诈的言语,将捐助的银两取回,过了数日,和尚去向他要回银两时,他说:“上次刚好有事已将银两用尽了,菩萨如果有灵,保佑我发大财,一定加倍奉还。”和尚说:“居士口是心非,神明都已证实了,钱我可以再募,但是你欺骗的罪却无法免除。”说罢,叹了一口气,就转身离去。后来,葛又洪之子,探知宋良玉要下乡收租,想在半路警告他。这晚,又洪之子梦见神明告诉他说:“你为了父亲而杀亲戚,也冒犯天理。但是宋良玉还未给付,就先后悔,既然欺骗你父亲在前,布施修庙又反悔,欺骗诸佛于后,此事已交火神处置了,你就不要轻举妄动吧!”不久,果然宋良玉全家都被火烧死。

  ◎“借贷不还”祝三思是商人,有一次,出外经商,偶然经过古寺庙,有两位和尚,留他喝茶,一位和尚说:“我欠你三十万贯钱,应当还你了。”另一位和尚也说:“你欠我三十万贯钱,也该还我了。”祝某以为他们在斗机锋,所以没留意,就拜别回家。不久三思妻妾都怀孕了,临盆之夕,三思梦见那两位和尚,拿著衣钵,走进他家。第二天,其妾先产下一子,取名僧保。经过数天,其妻也生了一子,取名僧佑。二子长大后,个性全然不同,僧保辛苦立业,每日拿著算盘,蹙眉盘算,只要赚一点钱,就交给其父。而僧佑却喜好嫖赌,任意挥霍,将僧保所赚的钱,日渐消耗,僧保想计较,但因自己是妾所生,只好闷在心里,以致得气蛊,奄奄一息。祝三思抱著他痛苦流涕,这时,僧保忽然变声说:“我并不是你的儿子,你为什么哭呢?你前生名叫林达生,家产很多,我叫游守静,欠你三十万贯钱,未还就死了,幸好并没存心骗你,所以没变畜生,今世作你儿子已经辛苦为你经营了二十年,连本带利已还清了,我应当走了。”说罢就死了。不久僧佑也相继得病,临死也变声说:“我前世叫黄治中,和你合开当铺,而你多用了三十万贯钱未还,这笔债我现在已经讨清,也应该走了。”祝三思哭著说:“你们兄弟丢下我而去,叫我孤孤单单的一个老人,怎么生活?”僧佑说:“我们两人,一个来还债,一个来讨债,都不是你的儿子。若想获得长命继承家业之子,就须多作善事才行。”说罢,僧佑也就死了。祝三思悲伤之余,果然照著僧佑的话去做,真心行善,后来仍然获得二子,为他送终。

  ◎“秽食喂人”梁武帝信佛,喜欢亲近僧人,每日吃素,与宝志公参禅悟道。郗后谏道:“陛下为天下主,如果和有德…

《太上感应篇感应选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