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讲开示,弟子焚香自无线电拜听。二十六年避难,危而后安,深感佛佑。二十七年回杭,今岁中秋节,由张居士引荐,侍家严并偕室人沈氏,具疏皈依座下,覆谕以真修实证、不尚文字空谈为嘱。十月初《续文钞》出版,承垂询内地邮寄章程,十一月初六日,忽闻师于初四日生西,曷胜悲慕!师之戒德劝化,大有功于净土,凡在同门,宜以信愿持名为往生之正鹄,庶不忘师恩云尔。皈依弟子屈翰南法名慧通拜撰。
怅望人间大导师,灵岩山上克归期;
平生三昧精勤处,此日弥陀接引时。
龙树再来疑有愿,马鸣忽去恸无依;
天华衣襟空余想,呜咽钱塘送落晖。
名世其间五百年,绍隆佛统志前贤;
宏扬净土无遗力,荷担如来有道肩。
扫却浮云悬慧日,拨开迷雾见西天;
莫将文字观师训,信愿求生著祖鞭。
二十四
张一留
清凉山下旧招提,许我随缘指我迷;
六字洪名含万德,一朝证果果生西。
世腊虽然止八旬,慈门常是大无垠;
一函遍覆彰彰在,寂后灵光更照人。
二十五
张觉明女士
恭诵印光大师遗劄感赋
昔年慈训每珍藏,今日重观暗自伤;
火里莲华方蓓蕾,毫端甘露倍清凉。(大师以予在家修持时有障碍,曾云汝真火里莲华也。)
敦伦勉事翁姑孝,尽分应教佛法昌,
盥手焚香三覆诵,谆谆垂诫永难忘。
皈依未得法音亲,何幸威仪入梦频;
服饰庄严疑古佛,容光照耀若天人。
千潭月印诚心感,一纸风行大地春;(戚友中见予所画大师像,发心念佛请求皈依者颇众。)
今日安详生极乐,还期再世度沉沦。
二十六
丁槃如
庚辰仲春,从真达、德森二师,吴南浦姻伯、吴张慧贤姻母,暨胡松年、杨欣莲、黄照青、李传书居士等,同赴苏州灵岩山寺,谒印光大师,山居旬余。今闻西归,曷胜哀感!追述私怀,拈韵纪之。
旷代高僧自不凡,慈容宝相见庄严;
灵岩今继庐山脉,推定莲宗第几衔。
名利双忘德教施,蔬斋布衲谨修持;
闲来涤扫跏趺坐,净行堪齐百丈师。
连年瘦减痛妻儿,未到师前师已知;(继配王氏婉宜,颇贤淑,戊寅夏不幸产亡。长儿萍生,己卯夏来沪考大学,途中航空风袭,西医误以肺病治之,殁于医院。)
遥赐法名期我健,分明佛眼又何疑。
佛殿燃香私愿陈,红痕灼臂缀珠鳞;
清肤莫谓毋伤毁,半结良因半度亲。(于灵岩山寺炙爇臂香)
示寂传来客沪滨,霜花红叶带愁颦;
漫天烽火师归去,剩我临风涕泪频。
二十七
张寿镛
昔年揽胜到灵岩,瞻仰庄严七宝函;
枯木生花凭照拂,法门大匠自非凡。
大龄八十老弥坚,钜制煌煌净业传;
到死无忘端正志,真灵真性此中圆。
二十八
周伯遒
中千卓锡任勾留,宙宇苍茫我佛忧;
禅意浮空花雨笑,梵声静夜海潮秋。
毒龙潭窟降听咒,戎马沙场罢唱筹;
一样远公开白社,遗民可许豁吟眸。
言诠不落句能功,诗骨森天悟太空;
菩萨化生千首佛,阿难入座一经僮。
圣凡平等从头了,儒释真源澈底同;
石上精魂苏印伴,净邦遽速主人翁。
二十九
邱菽园
多年法雨掩关居,为接金台勉著书;
昨梦普陀山下过,连天碧海种芙蕖。
书简
致妙真法师书
陶冶公
妙真法师慈鉴:奉赐书,惊悉师尊印公已于本月初四日安详西归矣,呜呼!在此末法失大导师,殊为慧命莫续悲。而冶公幸列门墙,从兹梯航永诀,尤感孤露无依,中心凄怆,岂胜道哉!得讯后,当夜告知此山太虚大师,及汉藏教理院同学,无不悲戚叹惜。今晚虚大师拟率领全院僧众及在家弟子,礼诵普佛,为师尊回向,以志敬悼。并将示疾日志发刊《海潮音》,昭示大众。成都方面,同门亦不在少数,冶公亦已函托《佛化新闻》主编许止烦居士,登出消息,咸使闻知。上述各情祈择要公布,以表示西南人士对师尊敬仰悲悼之忱,尤盼。师尊遗体,是否举行荼毗,抑用葬仪,一切后事如何办理,祈随时示知。如有发起整刊遗著及建塔追悼各典,希将贱名列入为托。弟子陶冶公顶礼
复陶冶公居士
妙真
冶公居士慧鉴:兹奉大函,敬悉一是。印老西归,人天失仰,凡属净侣,同深悲恋。幸者,居士已经得列门墙,同沾法化,亦属夙有善根,始得逢此胜遇。承示太虚法师率领缁素,礼诵普佛,为印老法师回向,逖听之余,至感厚谊。老人遗骸,已定于明春农历二月十五日荼毗,择吉入塔,惟遵老人遗嘱,不分讣,不开吊。前与上海来山诸护法居士,举行善后会议,决定办法,任凭各皈依弟子自动发心,如有致送奠仪者,概作治丧及建塔之用,不足之数,常住担负。并以老人关房改作纪念堂,所有遗物,择有意义者陈列其中,以作后人矜式。知注并闻专复,顺颂净绥。不慧妙真谨启
与灵岩寺主书
一
费慧茂
妙真法师座下:顷闻印光大师二日往生,顿失瞻依,曷胜悲恋!即与家人遥为念佛回向,虔祝乘愿再来,度以本师平昔不舍众生之心,必蒙慈许也。窃思净土一法,自垂慈振导以来,忽忽六十载,光明四被,气运一兴。以视永明、莲池在日之缘,殆相伯仲,巍然为莲宗之祖,固举世之所以谥矣。惟灵岩山寺为最后示迹所在,风云泉石,中外咸钦,法座领众修持,规制严肃,嗣后凡欲求本师之遗教者,将于山中丈席得之。伏祈抑哀襄事,努力担承!真老、德老均幸在山,想商定一切办理。风云荆棘,未能首涂,钟鼓如闻,不尽款款!专此奉唁,敬叩素祺!费慧茂和南
二
方养秋
妙真法师道鉴:尊函惊悉,大师圆寂,噩耗传来,如失怙恃。承惠《觉有情半月刊》,细阅所载各方缁素及大师手劄,已可证其为大势至菩萨应化度生无疑矣。《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师知末法众生,若学他宗,非一生所能成办,故专以念佛引度众生,导归净土。世人于念佛妙法,未能深解,每以等闲视之。大师教人念佛,多引《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理,详为解释。张觉明、杨信芳二女士之梦,足证大师之本迹矣。大师西归前一年,亲书《大势至圆通章》,其不书他经,而独书此《圆通章》者,无形中几若大势至现身说法也。今汇奉国币一千圆,以充灵岩斋粮。又拙内曾勤慧、小儿业淳,附奉供众三百圆,收到示知为荷。专此敬候道祺!德诚方养秋顶礼
致德森法师书
王柏龄
德森法师莲座:接旧腊十七日净章,欣慰无量。世态阻隔,彼此同情,老人西归,瞎却人天眼目,不佞尤悲痛不能自己!然老人早已谕我西方相见,平时讳不敢言,此固由化缘已毕,不违诸佛度生常规也。苇舫来函,云在缙云山汉藏教理院为老人作佛事多日,人人感动,虚大师尤属伤感云云。二月十五日举火,乞赐少分舍利。妙真和尚以航空信寄来《续文钞》一部,读竟正拟翻印,乃因病寒,不出室者一二月矣。旧岁到成都,经医照相,知染肺病,故在静养调治中。惟此间经书不多,痛苦殊甚,缘不佞一日无经论读,即过不去。《大智度论》、《宗镜录》,又从头读起。不佞近年念佛仍无进步。我辈若不即身到西方,实辜负老人法乳之恩矣,森师以为然否?但继志述事之责,师又较他人为重也。天寒诸希珍摄。专覆敬颂莲安! 发末王慕儒和南人日
致施戒园居士书
杨信芳女士
戒园先生净鉴:久不晤,时在念中。昨雪筠姊自苏来书,惊悉印光老法师西归,并闻上海《觉有情半月刊》为吾师出纪念专刊,筠姊嘱芳与师之因缘记出登刊,方不负观音大士示梦之悲心也。《纪梦》稿寄上,烦为送慕尔鸣路一一一弄六号《觉有情》刊社。嗟乎!师今去矣,常寂光中,谅不责我多事耶!忆二十六年春,赴苏州谒吾师,告以梦景(在觉园时因人杂遝故未说)。师斥曰:“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更不许汝对人说,否则非我弟子。”芳遵师诫,未敢以此梦公开告人,即先生前,芳亦未尝提及也。仅于二三戚友间,略言之耳。心尚窃意,以为吾师此后住世,如果四载,则为乘愿再来之大势至无疑。今也四载,果端坐而化矣!闻讯之下,不禁泪如泉涌,自恨善根浅薄,觌面错过。疑乃学道之障,今始信及先生语,芳知过矣!淑云已返无锡,其家日前被窃,损失颇钜,先生闻之,当为之叹惋也。芳近来早课诵《华严》“离垢地章”、“净行品”二种,晚课诵《普贤行愿品》、《弥陀经》二种,早晚佛号各一千声,回向念慈云忏主《一心皈命文》。顾为儿女烦心,摄心殊难,先生有以教我否也?外子受芳劝,颇知向佛,此堪告慰于先生。舍舅父处,烦代转语,所托阿七之布,迄今未见送到,不知何故?肃此禀渎,并祝康宁。信芳顶礼 廿九年十二月八日
致杨典臣居士书
谭梅庵
接读本月五日寄下印刷品一件,惊悉印光大师往生,读竟,不胜哀悼悲痛之至!弟窃惟先师之去世,不但我们师兄弟之福薄,乃举世之福薄。不能挽留此人世间之活佛,多住世间几年,多多化导我们,是我们佛教界大大之损失也!旷观世上法师原属不少,但果堪称为人天眼目者,恐无几人。惟我先师常常开示吾人学佛之道,绝对不矜奇、不立异,凡所言论,皆从最平易的实际理地,而指出吾人如何立身涉世,然后如何入佛。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从我先师之教,即可了然明白,因吾人须知当下一念就是佛地也。又先师凡遇著聪明误用,遗失本真之流,胡混于伊者,则绝对不客气的纠正,有时且不惜加以严厉申饬。盖其爱人心切,护佛情殷,举世无双。弟恨不及早皈依其座下,未及与之通讯,未能拜受其大加申饬之赐,正是求之不得,此乃弟最为抱憾者尔!弟幼读孔孟之书,尝听老前辈亦有论及程朱释经书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属私论,而且缺乏佛理心性之学,故虽能感觉其解释之…
《印光大师永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