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第二集 —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P6

  ..续本文上一页要上班,又要照顾自己医院的一切事务,因此每天非常忙碌,不过为了节省开销,她从来不雇人洗衣、煮饭和清理家务,这些繁重的工作完全都由她身为医生夫人的一个人加以负责兼任,因此每天都备极辛劳,忙得团团转。为了节省每天伙食的开销,她在上市场买菜时也大都要到处问明价钱,再选择最合理的加以购买,如果要买新衣服,她也从来不上大的百货公司(不过它们的价格却可以作参考),而且大都在路边摊上,因为同一件相同款式的衣服,在这里往往要便宜很多,价格相差实在太大,因此在此往往可以最少的金额获得最大的代价。过去她是女ΧΧ会的会员,由于经常都要缴纳钜额的会费,并且还要参加许多费时的活动,因此后来就毅然退出该会,以便节省无谓的开销和交际。此外,目前有许多人都竞相出国观光并以出国的频繁为荣,然而她一向都认为出国观光旅行虽然很有趣,然而每一次的花费实在不小,如果能够节省这些开销,而且将它用到慈善的活动上,则不知道将有多少不幸的人因此可以得到救助和照顾,多少可怜的孤儿可以获得接济和快乐,因此她从来不轻易出国,也绝不羡慕别人到世界各地去观光,因为她认为只要能够多帮助比我们不幸的人,心情就很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比吃山珍海味、穿貂皮大衣、住豪华别墅、驾进口名车所得到的快乐更为持久,也更有意义。此外她如果发现自己医院中的病患经济困难便尽量在医药费上予以优待或减免,如果有心理上的问题她也常常根据自己所专长的知识免费给予心理的辅导,因此许多病患在她亲切的照料和辅导下,大多很快便恢复了信心和求生的意志,结果医疗的效果也似乎特别显著。她说可能是由于她平日的乐善好施、热心助人,因此在冥冥中就发生了许多非常奇妙的“巧合”和一些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些奇迹除了让其父亲安然度过某一年的“大劫”,自己二次严重的车祸均安然无恙,一个心脏病的患者离开其诊所转至省立医院才突然去世,使其避开了许多不堪设想的麻烦或危险(详见“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第一集)等等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奇妙现象,例如,她起先买房子的时候,经过千挑万选,最后才属意于“兰井街”的一栋房子,迁居后她忽然心血来潮,想要养金鱼(以前完全没有想过或喜欢过),而且不养则已,一养便设置了好几个水族箱,养了许多的金鱼。此外她先生由于平常表现很优异,因此便被医院推荐至台大医院训练加护病房的技术及心脏病的新式医疗方法,一年之后才又回乡服务,这时本来的患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的增加,后来由于要求住院求诊的患者太多,无法加以收容,没想到这时隔壁的一户人家竟自动向他表示愿意将其楼房出售给她,因此成交后其利用的空间便立刻增加一倍,再几年后,她家屋后的房地主也表示愿意出售给她,使她家医院的规模不久又增加了一倍,这时她又发现这块新购的空地和房子,有一口深井,由于井水水源充沛,从不枯竭,因此用水特别方便和经济。有一次无意中有一位相命师向她表示,她先生命中注定欠水,因此住处如有水源、水池或水族箱之类的景物,则事业将可蒸蒸日上,不断发达。没想到她所购得的房地产,不仅是地点(兰“井”街)与水有关,而且以后再添购的房子更拥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源源不绝的井水以及无意中所装设的水族箱)。因此也就事事显得似乎较为顺利。由此也似乎应验了一个流传已久的古训:“福地福人居”,上天对于行善的人,在冥冥中似乎都会加以巧妙的安排,使其所作所为的结果,将来都能配合他们的需要。这位同事的遭遇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行善积德,却只想凭借相命、改运、改姓名或整修风水或阳宅的方式来刻意追求各种的福报,则不啻是舍本逐末,倒因为果,将来如何能够达到目的呢?君不见有多少世人为此耗费钜万,弄得焦头烂额,结果希望还是落空,便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15)有一次,一位号称国内第一大报的记者(姑隐其名)打电话给笔者,他说在无意中看到笔者所著“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一书之后.对于书中所述的各种慈善团体以及其中一些人物助人的事迹深受感动,他说目前打开报纸一看,尽是贪渎、凶杀、强暴、诈欺、冒贷......等等令人痛心的报导,尤其是社会新闻版更是非黑即黄,令人触目惊心,实在令人无限的感慨。不过看了拙作一书之后,却觉得我们目前的社会除了黑暗之外,还有光明的一面,除了邪恶以外还有善良的一面,除了犯罪之外更有默默行善感人心弦的事迹,这些可爱的事迹与可敬的人物,简直就是污浊泥中的莲花一样的脱俗和清新,令人心中感到无限的敬佩与向往。他说为了了解这些人物和真象,决定由台北赶来嘉义,除了想跟笔者见面谈谈之外,还想亲自去探访这些书中的主角。两天之后,这位记者果然依约前来,与笔者见面之后便谈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他说他原来不大相信因果一类的说法,不过由于他母亲一再的提醒和教诲,加以许多亲身不断体会的结果,现在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很可能有所谓因果报应的奇妙现象。他说他从小就住在眷村,因此与全村的人都很熟,他后来曾经仔细的注意观察,在眷村中凡是大人喜欢打牌赌博、口德不修、操守欠佳,甚至贪渎犯法的人家,不仅事后常常闹得鸡犬不宁、家庭破碎,甚至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而且更为明显的便是,这些人家的后代往往都很落败,他们不是身心不健全、学业不争气,便是整天游手好闲与不良少年鬼混,甚至染上嫖赌吸毒等等不良的恶习,最后挺而走险,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父母安份守己、奉公守法、勤俭持家、教子有方、操守清廉,甚至暗中助人、热心公益者,则其家庭不仅父慈子孝、事事顺利,经常一团和气,享受人伦之乐,而且其后代也似乎都比较出众、成就也比较大。他说他的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母亲一向笃信佛教,因此经常都劝勉家中的大小一定要做事凭良心,不可害人,对别人要尽量宽恕和容忍,尤其要多行善事以积阴德,结果发现他家的几个兄弟姊妹在学业方面都似乎很顺利,大家大学毕业后都找到还不错的工作,因此也就有能力在外面买了一些比较像样的房子,然后迁离那个狭窄矮小“声息”相通,“挤挤”多“事”的“倦”村,原来的左邻右舍看到他们的“成就”,也不禁表示异常的羡慕。除此之外,他发现一个人如果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得到了不太正当的收入,结果往往也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丧失了那些金钱或者遭到各种不利的后果。例如他好几次买了东西后发现店员多找了一些零钱,当时认为这仅仅只是小钱,因此也就没有将它送还,可是几乎每一次把这些钱拿出来之后,不是落在地面无法寻找,便是掉在水沟只好放弃。有一件事令他深深感到终生难忘,而且引以为戒的便是:有一次他设法采访了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孝心故事,没想到这件消息登出之后,由于引起社会普遍的同情,因此慰问和捐助的信函也就雪片般的涌进这个不幸的家庭。据其统计,这一家在短短的几天中便收到了八十万,后来竟然达到一百万的救助捐款。这一家为了向这位记者表示谢意,曾经拿了五万元给他酬劳,当时他认为这件事他自己的帮助最大,应该受之无愧,因此也就加以接受,不久之后有一位同事刚好有急用,他知道后就介绍这位同事前往这一个人家调头寸,结果竟然调了二十万元,没想到这些事情过后不久,他便发生一连串非常不如意的事件,遭受非常沉重的打击,差一点就被打破了饭碗,甚至差一点就发生了严重的意外,因此事后回想起来感到非常的后悔,同时也感到这些楣运很可能都是上天故意给他的谴责。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后,这一位记者也就觉得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应该随时戒慎恐惧、自我警惕,千万不要作亏心事,也不可有非份之想,否则有一天必然会自食恶果,遭受报应,这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16)除了上述笔者所见所闻的事迹之外,最近笔者在报章杂志还发现一些有关因果方面的趣事,例如在一九三○年代某一个六月的夜晚,美国德州巴索郡有一位公路巡逻队的队长名叫福比,他发现一部货车违规超速行驶之后,即驾勤务用的大型摩托车加以追截,不料一不小心竟撞上该货车的尾部,而且由于大腿上的动脉被撞断而大量出血,因此倒卧血泊,生命垂危,这位货车司机史密士见到出事之后便立即停车,并且替他止血,如果不如此,要等救护车前来送医急救,必然失血过多而丧生。事隔五年后,有一次这位队长在公路巡逻时,忽然接到无线电的通知,说八十号公路上发生严重车祸,福比队长赶到现场之后,发现一个人躺在车内昏迷不醒,而且右腿也因动脉断裂而流血不已,福比这时连忙使用止血带替他止血,后来注意一看,这位车祸受伤的人竟然就是曾经救过他的那位史密士,因此刚好证明了“好心必有好报。”(见读者文摘社出版:“谈奇述异”一书,页六十三。)民国七十四年四月七日民众日报登有一则感人的事迹,主要内容是:嘉义税捐处有一位服务多年的李先生,数十年默默行善,每次看到报上报导一些不幸的消息,便常以化名汇款相助。有一次,一位后壁乡的贫寒子弟虽然品学兼优考上省立嘉义中学,却无力注册入学,李先生辗转知道此事后便化名透过党部按月加以协助,高二时他转学至台北师大附中,暂时失去联络,但毕弃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台大经济系,可是因为没钱注册而濒临失学,这位李先生后来知道此事,便毫不犹豫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这位萧同学台大毕业后又考上台大政治研究所,后来又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赴美深造,终于荣获宾州法学博士学位,目前已返国在台大服务。李先生长期暗中予以协助,造育英才真是功德无量。他平时非常节俭,有一次晚饭时,朋友登门造访,发现李先生夫妇用膳的桌上,仅有一碗豆腐、一盘菠菜、一碗鱼干,令其友人…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第二集 —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