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P24

  ..续本文上一页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辛今初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

  

初品标人而已。格量在后品说。

  

辛二加受持读诵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饮食衣服医药卧具)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不须为我复起塔寺等者,初心恐被事缘纷动妨修正业故也。则为以佛舍利等者,指此经文所诠之理,即是法身全身舍利。能诠之文,不异七宝高广妙塔,能所和合不二,亦是第一义僧。故直专持此经,即为广大供养。废事从理,所益宏多。若至后心,理观既熟,则涉外无妨内观。事资于道,如油多火猛。顺流扬帆,又加橹棹。其势转疾也。

  

辛三加教人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阿逸多,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有能受持,若自书,若教人书。

  

壬二格量功德

  

则为起立僧坊,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高广严好,百千比丘于其中止。园林浴池,经行禅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乐具,充满其中。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百千万亿,其数无量。以此现前供养于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房,供养众僧。

  

前但自己读诵受持,便为具足供养三宝。况今转以教人,则法施功德,宁非供养中最耶!

  

辛四加兼行六度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圆观渐深,涉事不妨正行。故以事助理,名兼行也。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财法二施)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如法持戒,统理大众。)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忍)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禅)精进勇猛、摄诸善法。(进)利根智慧、善答问难。(般若)

  

安乐行中,不亲近求声闻人,亦不说过,亦不赞美。今云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何耶!始心(行人)观浅,恐染小习,故诫勿亲近。今观深力大,故供养赞叹于彼。即能化彼令趣大乘。又复弥助权实不二妙观也。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趋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经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已趣道场坐道树下者,位在铁轮。(证相似位,断见思,伏无明)不久得入铜轮(证分真位)能八相作佛也。坐立行处便应起塔,皆应供养如佛塔者,初依人号如来也。结此五品,初三品是闻慧。第四是思慧。第五是修慧。都是十信前耳,(圆五品位)或云,初随喜品,即是入信心位。分一品为两心。(圆)五品即(别)十信心,是铁轮六根清净位也。今谓两释,理须并存。若圆教利根,一念随喜,初垢先落。乃至正行(六度),尘沙亦尽,即相似如来铁轮位也。若解虽圆顿,事障(见思)未除。仅能圆伏五住,通惑种子尚存。即观行如来。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也。若以五品对前四信。则初二品,(随喜、读诵)即一念信解。第三品,(讲说)即解其言趣。第四品(兼行六度)即闻持供养。第五品(正行六度)即深信观成。其义既齐,四(信)五(品)无别。但是灭后,加读诵位为第二品耳。初长文竟

  

庚二偈颂四。初颂第二品至四颂第五品。辛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 能奉持此经, 斯人福无量, 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 一切诸供养、 以舍利起塔, 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 渐小至梵天, 宝铃千万亿, 风动出妙音。

  

又于无量劫、 而供养此塔, 华香诸璎珞, 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酥灯, 周匝常照明。 恶世法末时、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 具足诸供养。

  

辛二颂第三品

  

若能持此经, 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 起僧坊供养,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 床卧皆具足, 百千众住处, 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 种种皆严好。

  

辛三颂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 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 及供养经卷, 散华香末香、 以须曼薝卜、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燃之。 如是供养者, 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 其福亦如是。

  

长行但云兼行布施等,今颂供养经卷,即兼行之意也。须曼华,此云善摄意华。薝卜华,此云黄华。阿提目多伽,此云龙舐华。又云善思夷华。

  

辛四颂第五品

  

况复持此经, 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 不嗔不恶口, 恭敬于塔庙, 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问难不嗔, 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见此法师、 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 天衣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 生心如佛想。 又应作是念, 不久诣道场, 得无漏无为, 广利诸人天。 其所住止处, 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 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 种种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 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经行及坐卧。

  

初列五品粗格量后四品功德竟。释分别功德品竟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第五卷 终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