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苦集是生因。难消大患身。支持唯赖骨。动转不由人。一息微如缕。残躯眇若尘。从来皆假借。究竟与谁亲。
久厌形为累。那堪老病侵。自惭禅定浅。转觉病源深。了法离诸相。观空见此心。欲超生死路。不向外边寻。
众粥罢经行因示
粥罢慢经行。沿流不问程。脚如丝线断。身似片云轻。踏去山光透。归来月色明。无劳重入室。听取夜钟鸣。
秋深
秋深寒气重。拥衲正相宜。人老骨偏劲。松枯枝更奇。黄花生意淡。白发世情离。独坐忘缘后。寥寥祗自知。
丙申二月抵广州寓海珠寺
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
丁右武王惟吾同游星岩诸胜未还赋怀
览胜探奇让谡邱。况逢箫史是同游。千山紧附双龙翼。万壑争趋一叶舟。洞里丹砂谁可觅。云中芝术几时收。莫看松下弹棋者。半局令人易白头。
将之雷阳暂憩小金山
人间瓠落事多非。聊向江心拟息机。有寺不容僧暂住。无家应与鹤争归。慈云暗覆空生室。香雾闲侵过客衣。千古迷津悬宝筏。急流肯止便归依。
记公自庐山远问曹溪
遥向曹溪问镜台。入门一见笑颜开。身将庐岳闲云至。心带燕山白雪来。生死历穷天外路。寒暄写尽岭头梅。故人但得如君思。此念令余早已灰。
甲辰曹溪奉台檄还戍
烟霞元自邈风尘。渴爱林泉敢认真。老去心如无火木。生残形似再阳春。乾坤不许逃禅辈。礼法难忘出世人。独有空山猿鹤侣。频随清梦伴闲身。
旧同妙峰师游河东万固寺今闻重新赋此寄怀
四十年曾乞食过。祗陀精舍傍恒河。中条山涌青莲髻。华岳云腾碧海波。城郭千家还舍卫。法身三展变娑婆。何时重荷降龙锡。麻谷床前再羯磨。
登乌迳水楼
穿云过峡度平田。行尽溪源见市[廓-享+墨]。一线河流通大海。四围山色拥青莲。楼当水月清凉土。人入空居自在天。可似桃源避秦地。往来但不是渔船。
端州寿冯元成使君
廊庙江湖向各天。相逢岂是此生缘。居官善用慈悲行。应世安心自在禅。止有禄金堪布地。更无尘迹可随眠。昙花一现三千岁。今喜重开北斗边。
舟中苦雨谢钟二子见过
积雨阴云昼不开。蓬窗深喜故人来。松花独许攒眉酿。莲社宁辞作赋才。世事只看如指马。此心不说比寒灰。坐听日暮城头笛。阵阵轻风送落梅。
江上感怀
风雨萧萧江上舟。飘零才见养空游。梦回松顶栖云鹤。闲看沙头戏水鸥。书札不须劳北雁。世情早已付东流。百年已过三之二。纵有余生总是浮。
南征道中遇雨
北风吹雨暗山城。岁暮天涯尚远征。避世想从麋鹿队。畏途心折鹧鸪声。十年瘴海孤蓬转。一夕霜华两鬓生。策马冲泥投野宿。不堪回首暮烟横。
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
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为扫莲花师子座。待余重举绝言宗。
结夏法性若惺炯公蕉园
蕉园何似坐祗园。为借清风暂解烦。绿叶几供怀素笔。重阴犹覆译经轩。(有房公译经笔授轩)护生不许朝持钵。习定还应昼闭门。闻道本来无一物。故今终日对忘言。
邹子胤过访因示
为参向上访曹溪。底事分明本不迷。晓院风生吹翠竹。春山雨过长青藜。闲来始觉诸缘静。悟后方知万物齐。最是唤人亲切处。五更梦破一声鸡。
德山礼祖后过定王陵
当年一棒圣凡分。的的真机泯见闻。香火千秋占王气。河山终古覆慈云。空林麋鹿仍随麈。净土莲华已属君。杖倚春风还伫立。夕阳紫翠正氤氲。
衡阳湖东结庵初成刘存赤钟衡颖远来相慰遂同度岁
一载神交费所思。相逢喜见岁穷时。扁舟雪夜来千里。净土莲花种一枝。已老形骸俱长物。从头日月是新知。匡山莫谓当年社此地重开定可期。
将东游赴花药寺斋二首
舍卫城西古道场。偶过三匝礼空王。观心已入唯心土。说法还登善法堂。香饭能令多众饱。醍醐独许利根尝。当人未即轻拈出。傥可重来再举扬。
祗园开向大江西。地涌莲花最可栖。佛国远超诸相外。法身高与四天齐。暂来即请登华座。久住应频信杖藜。可惜过从归去曰。不堪回首重凄凄。
过花药寺梅雪堂逊庵宗师故居
梅雪堂开骨更清。斋余闲步一经行。香浮石室花初放。影入冰壶月倍明。断臂岩前留旧迹。怀人笛里忆新声。只今若问西来意。只履谁能识去程。
过九峰礼无念祖师
梵王宫殿隐烟霞。门外红尘世路赊。山自九峰开净土。僧从千叶坐莲华。光浮石室留 宸翰。影落诸天护绛纱。若问西来端的意。分明全付一袈裟。
宿九峰方丈贻闻圆长老
遥向名山礼法坛。此心须乞祖师安。九峰夜月侵人白。万壑松风入骨寒。已灭慧灯重发焰。独留衣钵许谁传。应知天帝归依日。狮子音声话未残。
率诸弟子赴汉阳王章甫斋
郊园遥访汉江湄。一似毗耶集众时。香饭饱餐天上供。玄言喜见郢中辞。平田旧是裁衣式。高柳新垂洒露枝。风雨夜深心境寂。清凉疑坐藕花池。
信宿天光上座接待寺
荆棘丛中古道场。廿年辛苦为谁忙。堂开四海来龙象。梵呗三时礼法王。域内圆成华藏界。眉闲常放白毫光。瞻依已入唯心土。向上何须再举扬。
过曲阿喜逢王东里明府
出水青莲住世心。轩车亦似在山林。空花镜像尘何寂。孤月寒江意更深。鹫岭想从亲受记。毗耶应是旧知音。相逢一句无生话。觌面分明不用寻。
登径山凌霄峰
独上高峰倚杖藜。侵人空翠转凄迷。西来二目如鹏翼。东去千山似马蹄。绝壑久称狮子窟。空林终许象王栖。只今欲说无生法。尘尾才挥万象低。
寄五岳蔡使君
曾向曹溪结胜缘。别来冷落祖师禅。时谈不二思摩诘。每话无生忆大年。自信宰官为示现。谁知案牍是真诠。雪峰枯木堂前月。此夕因君缺又圆。
喜归匡山
历遍江湖久倦游。青山直到老方投。形骸已谢空花影。世事都从逝水流。寂寂闲身云作伴。萧萧白发雪蒙头。余年不必论多少。一念无生旷劫休。
林观海明府陈赤石大参入山见访
匡山白社忆当时。此日高轩最可追。入处即能忘世虑。到来全不用攒眉。身披万壑云容湿。坐待千峰月色迟。一夕清言成胜迹。乾坤自古重心知。
乡人至
少小离乡不记家。回思往事总堪嗟。故人犹想儿时面。枯木难开旧日花。河畔柳枝垂晓露。门前山色带朝霞。唯余此景年年在。不必从前问岁华。
送修六逸公归家山
廿载殷勤伴瘴乡。又随瓶锡走诸方。参玄直上金轮顶。入室还依大法堂。归去家山虽有意。老来泉石岂能忘。余年傥未填沟壑。迟尔同栖寂灭场。
心光法侄持雪浪恩兄手泽读之有感
君来忽忆故人情。究竟难忘出世盟。乍见遗言犹对面。细思谈笑似多生。知从兜率居高座。直入菩提岂计程。傥再相逢如昔日。肯教同伴不同行。
中秋喜陈祠部无异入山见访
遥问空山鹿豕群。巾车入谷到斜昏。披襟细语论衷曲。煮茗焚香坐夜分。喜对月明心似镜。深观世事倏如云。当机若问西来意。一物全无把似君。
示众
平生踪迹任前缘。惭愧形骇未脱然。一片闲心随处见。无端白发暗中迁。自知来日皆除日。谁信添年是减年。回首家山归去后。万峰高枕石头眠。
寿觉休缪居士
居士由来应现身。金刚心地净无尘。调生久悟无生忍。住世还同出世人。摩诘法门非是默。庞公妻子不为亲。精神已入莲华藏。劫念何须问大椿。
山居十首
平生踪迹任东西。投老那能择木栖。纵使脊梁刚似铁。奈何胫骨软如泥。闲从绝壑看云起。坐倚千峰听鸟啼。不必更拈言外句。现前声色是全提。
依岩结构草为庵。乍可容身止一龛。但得心源归湛寂。任从世事付痴憨。三竿日上还高卧。丈室云封不放参。佛祖直教踪迹断。何须前后列三三。
回看五浊气氤氲。群闹啾啾器里蚊。瞥念未兴迷悟绝。一微才立圣凡分。青山自许容藏拙。火宅谁能为救焚。翘首长空双碧眼。不堪大地总浮云。
堪嗟往事梦中游。翳眼空花不可求。心路信如云散月。形骸任似水浮沤。生存一息余三寸。老入千峰胜十筹。从此人间踪迹断。更无忧喜上眉头。
藏修今已遂初心。自昔居山不厌深。空外任从千嶂列。目中岂受一尘侵。松风时说无生法。流水长鸣太古琴。入室何劳重竖拂。当机荐取在知音。
幽岩兰蕙有余芳。习习松风送暗香。暂借闻熏开性地。胜倾甘露灌枯肠。心心直入莲华藏。念念常明般若光。知足便登兜率界。何劳此外觅西方。
春深寒谷笋生芽。又见松梢渐发花。一钵待来充午供。众僧专等试新茶。空无神力诸天饭。富有庄严五色霞。为问长安歌舞客。几曾飞梦到山家。
三冬拥衲坐枯禅。喜见春光最可怜。瓦鼎野蔬将献供。地炉松火渐无烟。青山覆雪重开面。白发防寒已及肩。幸作太平云卧客。焚香朝暮祝尧年。
旧游恍忽是前生。每忆行藏暗著惊。此日青山当日梦。今时白社旧时盟。酬机但用无星秤。娱老唯留折脚铛。若问西来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
何事当年爱离家。难忘旧著破袈裟。只因未了多生欠。不是从前一念差。半世业缘同梦幻。百年妄想等空花。归来剩有青山在。岂忍将金去博沙。
卧病
蒲团香案日生尘。老病难容世外身。入梦泉声清彻耳。到床月色冷侵人。闲心不…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46-50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