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苦集是生因。難消大患身。支持唯賴骨。動轉不由人。一息微如縷。殘軀眇若塵。從來皆假借。究竟與誰親。
久厭形爲累。那堪老病侵。自慚禅定淺。轉覺病源深。了法離諸相。觀空見此心。欲超生死路。不向外邊尋。
衆粥罷經行因示
粥罷慢經行。沿流不問程。腳如絲線斷。身似片雲輕。踏去山光透。歸來月色明。無勞重入室。聽取夜鍾鳴。
秋深
秋深寒氣重。擁衲正相宜。人老骨偏勁。松枯枝更奇。黃花生意淡。白發世情離。獨坐忘緣後。寥寥祗自知。
丙申二月抵廣州寓海珠寺
天涯曆盡尚遐征。百粵風煙不計程。涉險始知塵海闊。道窮轉見死生輕。暫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寶地行。到岸舟航今已棄。上方鍾鼓爲誰鳴。
丁右武王惟吾同遊星岩諸勝未還賦懷
覽勝探奇讓谡邱。況逢箫史是同遊。千山緊附雙龍翼。萬壑爭趨一葉舟。洞裏丹砂誰可覓。雲中芝術幾時收。莫看松下彈棋者。半局令人易白頭。
將之雷陽暫憩小金山
人間瓠落事多非。聊向江心擬息機。有寺不容僧暫住。無家應與鶴爭歸。慈雲暗覆空生室。香霧閑侵過客衣。千古迷津懸寶筏。急流肯止便歸依。
記公自廬山遠問曹溪
遙向曹溪問鏡臺。入門一見笑顔開。身將廬嶽閑雲至。心帶燕山白雪來。生死曆窮天外路。寒暄寫盡嶺頭梅。故人但得如君思。此念令余早已灰。
甲辰曹溪奉臺檄還戍
煙霞元自邈風塵。渴愛林泉敢認真。老去心如無火木。生殘形似再陽春。乾坤不許逃禅輩。禮法難忘出世人。獨有空山猿鶴侶。頻隨清夢伴閑身。
舊同妙峰師遊河東萬固寺今聞重新賦此寄懷
四十年曾乞食過。祗陀精舍傍恒河。中條山湧青蓮髻。華嶽雲騰碧海波。城郭千家還舍衛。法身叁展變娑婆。何時重荷降龍錫。麻谷床前再羯磨。
登烏迳水樓
穿雲過峽度平田。行盡溪源見市[廓-享+墨]。一線河流通大海。四圍山色擁青蓮。樓當水月清涼土。人入空居自在天。可似桃源避秦地。往來但不是漁船。
端州壽馮元成使君
廊廟江湖向各天。相逢豈是此生緣。居官善用慈悲行。應世安心自在禅。止有祿金堪布地。更無塵迹可隨眠。昙花一現叁千歲。今喜重開北鬥邊。
舟中苦雨謝鍾二子見過
積雨陰雲晝不開。蓬窗深喜故人來。松花獨許攢眉釀。蓮社甯辭作賦才。世事只看如指馬。此心不說比寒灰。坐聽日暮城頭笛。陣陣輕風送落梅。
江上感懷
風雨蕭蕭江上舟。飄零才見養空遊。夢回松頂棲雲鶴。閑看沙頭戲水鷗。書劄不須勞北雁。世情早已付東流。百年已過叁之二。縱有余生總是浮。
南征道中遇雨
北風吹雨暗山城。歲暮天涯尚遠征。避世想從麋鹿隊。畏途心折鹧鸪聲。十年瘴海孤蓬轉。一夕霜華兩鬓生。策馬沖泥投野宿。不堪回首暮煙橫。
寄燕都慈壽寺別山長老
當年一缽久過從。長夜披衣聽曉鍾。飯食每懷香積界。經行常憶妙高峰。潛消瘴熱心含雪。暗記流年手種松。爲掃蓮花師子座。待余重舉絕言宗。
結夏法性若惺炯公蕉園
蕉園何似坐祗園。爲借清風暫解煩。綠葉幾供懷素筆。重陰猶覆譯經軒。(有房公譯經筆授軒)護生不許朝持缽。習定還應晝閉門。聞道本來無一物。故今終日對忘言。
鄒子胤過訪因示
爲參向上訪曹溪。底事分明本不迷。曉院風生吹翠竹。春山雨過長青藜。閑來始覺諸緣靜。悟後方知萬物齊。最是喚人親切處。五更夢破一聲雞。
德山禮祖後過定王陵
當年一棒聖凡分。的的真機泯見聞。香火千秋占王氣。河山終古覆慈雲。空林麋鹿仍隨麈。淨土蓮華已屬君。杖倚春風還伫立。夕陽紫翠正氤氲。
衡陽湖東結庵初成劉存赤鍾衡穎遠來相慰遂同度歲
一載神交費所思。相逢喜見歲窮時。扁舟雪夜來千裏。淨土蓮花種一枝。已老形骸俱長物。從頭日月是新知。匡山莫謂當年社此地重開定可期。
將東遊赴花藥寺齋二首
舍衛城西古道場。偶過叁匝禮空王。觀心已入唯心土。說法還登善法堂。香飯能令多衆飽。醍醐獨許利根嘗。當人未即輕拈出。傥可重來再舉揚。
祗園開向大江西。地湧蓮花最可棲。佛國遠超諸相外。法身高與四天齊。暫來即請登華座。久住應頻信杖藜。可惜過從歸去曰。不堪回首重淒淒。
過花藥寺梅雪堂遜庵宗師故居
梅雪堂開骨更清。齋余閑步一經行。香浮石室花初放。影入冰壺月倍明。斷臂岩前留舊迹。懷人笛裏憶新聲。只今若問西來意。只履誰能識去程。
過九峰禮無念祖師
梵王宮殿隱煙霞。門外紅塵世路賒。山自九峰開淨土。僧從千葉坐蓮華。光浮石室留 宸翰。影落諸天護绛紗。若問西來端的意。分明全付一袈裟。
宿九峰方丈贻聞圓長老
遙向名山禮法壇。此心須乞祖師安。九峰夜月侵人白。萬壑松風入骨寒。已滅慧燈重發焰。獨留衣缽許誰傳。應知天帝歸依日。獅子音聲話未殘。
率諸弟子赴漢陽王章甫齋
郊園遙訪漢江湄。一似毗耶集衆時。香飯飽餐天上供。玄言喜見郢中辭。平田舊是裁衣式。高柳新垂灑露枝。風雨夜深心境寂。清涼疑坐藕花池。
信宿天光上座接待寺
荊棘叢中古道場。廿年辛苦爲誰忙。堂開四海來龍象。梵呗叁時禮法王。域內圓成華藏界。眉閑常放白毫光。瞻依已入唯心土。向上何須再舉揚。
過曲阿喜逢王東裏明府
出水青蓮住世心。軒車亦似在山林。空花鏡像塵何寂。孤月寒江意更深。鹫嶺想從親受記。毗耶應是舊知音。相逢一句無生話。觌面分明不用尋。
登徑山淩霄峰
獨上高峰倚杖藜。侵人空翠轉淒迷。西來二目如鵬翼。東去千山似馬蹄。絕壑久稱獅子窟。空林終許象王棲。只今欲說無生法。塵尾才揮萬象低。
寄五嶽蔡使君
曾向曹溪結勝緣。別來冷落祖師禅。時談不二思摩诘。每話無生憶大年。自信宰官爲示現。誰知案牍是真诠。雪峰枯木堂前月。此夕因君缺又圓。
喜歸匡山
曆遍江湖久倦遊。青山直到老方投。形骸已謝空花影。世事都從逝水流。寂寂閑身雲作伴。蕭蕭白發雪蒙頭。余年不必論多少。一念無生曠劫休。
林觀海明府陳赤石大參入山見訪
匡山白社憶當時。此日高軒最可追。入處即能忘世慮。到來全不用攢眉。身披萬壑雲容濕。坐待千峰月色遲。一夕清言成勝迹。乾坤自古重心知。
鄉人至
少小離鄉不記家。回思往事總堪嗟。故人猶想兒時面。枯木難開舊日花。河畔柳枝垂曉露。門前山色帶朝霞。唯余此景年年在。不必從前問歲華。
送修六逸公歸家山
廿載殷勤伴瘴鄉。又隨瓶錫走諸方。參玄直上金輪頂。入室還依大法堂。歸去家山雖有意。老來泉石豈能忘。余年傥未填溝壑。遲爾同棲寂滅場。
心光法侄持雪浪恩兄手澤讀之有感
君來忽憶故人情。究竟難忘出世盟。乍見遺言猶對面。細思談笑似多生。知從兜率居高座。直入菩提豈計程。傥再相逢如昔日。肯教同伴不同行。
中秋喜陳祠部無異入山見訪
遙問空山鹿豕群。巾車入谷到斜昏。披襟細語論衷曲。煮茗焚香坐夜分。喜對月明心似鏡。深觀世事倏如雲。當機若問西來意。一物全無把似君。
示衆
平生蹤迹任前緣。慚愧形駭未脫然。一片閑心隨處見。無端白發暗中遷。自知來日皆除日。誰信添年是減年。回首家山歸去後。萬峰高枕石頭眠。
壽覺休缪居士
居士由來應現身。金剛心地淨無塵。調生久悟無生忍。住世還同出世人。摩诘法門非是默。龐公妻子不爲親。精神已入蓮華藏。劫念何須問大椿。
山居十首
平生蹤迹任東西。投老那能擇木棲。縱使脊梁剛似鐵。奈何胫骨軟如泥。閑從絕壑看雲起。坐倚千峰聽鳥啼。不必更拈言外句。現前聲色是全提。
依岩結構草爲庵。乍可容身止一龛。但得心源歸湛寂。任從世事付癡憨。叁竿日上還高臥。丈室雲封不放參。佛祖直教蹤迹斷。何須前後列叁叁。
回看五濁氣氤氲。群鬧啾啾器裏蚊。瞥念未興迷悟絕。一微才立聖凡分。青山自許容藏拙。火宅誰能爲救焚。翹首長空雙碧眼。不堪大地總浮雲。
堪嗟往事夢中遊。翳眼空花不可求。心路信如雲散月。形骸任似水浮漚。生存一息余叁寸。老入千峰勝十籌。從此人間蹤迹斷。更無憂喜上眉頭。
藏修今已遂初心。自昔居山不厭深。空外任從千嶂列。目中豈受一塵侵。松風時說無生法。流水長鳴太古琴。入室何勞重豎拂。當機薦取在知音。
幽岩蘭蕙有余芳。習習松風送暗香。暫借聞熏開性地。勝傾甘露灌枯腸。心心直入蓮華藏。念念常明般若光。知足便登兜率界。何勞此外覓西方。
春深寒谷筍生芽。又見松梢漸發花。一缽待來充午供。衆僧專等試新茶。空無神力諸天飯。富有莊嚴五色霞。爲問長安歌舞客。幾曾飛夢到山家。
叁冬擁衲坐枯禅。喜見春光最可憐。瓦鼎野蔬將獻供。地爐松火漸無煙。青山覆雪重開面。白發防寒已及肩。幸作太平雲臥客。焚香朝暮祝堯年。
舊遊恍忽是前生。每憶行藏暗著驚。此日青山當日夢。今時白社舊時盟。酬機但用無星秤。娛老唯留折腳铛。若問西來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
何事當年愛離家。難忘舊著破袈裟。只因未了多生欠。不是從前一念差。半世業緣同夢幻。百年妄想等空花。歸來剩有青山在。豈忍將金去博沙。
臥病
蒲團香案日生塵。老病難容世外身。入夢泉聲清徹耳。到床月色冷侵人。閑心不…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46-50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