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31-35卷▪P11

  ..续本文上一页。随感应念。是故称名。普门示现。

   又。

   苦海无涯。欲流不竭。至人所凭。青莲一叶。彼岸非遥。途程不涉。身若云空。心如水月。能如是观。何法可说。

   慈圣圣母刻瑞莲观音赞

   闻彼昙华。千年一现。有圣人出。以为瑞验。惟皇圣母。阙产此华。以此征德。又何以加。

   莲华观音赞

   至人应物。如优昙华。见之者稀。故以为夸。青莲出水。根从淤泥。见之者众。不以为奇。是故我说。法身周遍。十方皆称。普门示现。如此周匝。人何不识。只在目前。建大法帜。苟非真净。无以致此。故大士身。聊复尔尔。

   又。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至人处之。如清凉国。五欲淤泥。犹如粪壤。莲华挺生。枝叶自长。摩尼宝珠。体净圆洁。堕溷迹中。光明不缺。佛性在缠。染而不污。泥中之莲。厕中之珠。日用行藏。昭昭不昧。火里莲花。故称为瑞。

   禅定观音赞

   以思惟心。入众生想。打水成痕。敲空作响。参而不杂。离而不两。雪里鹭鸶。珠中象罔。以如是观。名尊中上。

   又。

   以如幻观。无作妙力。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又。

   大士无心。何有寂乱。众生无情。了无干绊。应缘而度。原非有心。诸苦无住。如空谷音。是故大士。其悲最广。如空合空。似响答响。本无去来。亦无起灭。大士神通。故不可说。

   白衣观音赞

   衣白心赤。己无他有。使一切人。念不下口。

   又。

   本来无染。今亦无垢。能如是观。十方通透。

   又。

   无形之形。随感而现。只在一毫。光明普遍。

   又。

   折竹之枝。当吉祥草。坐断十方。海枯山倒。

   又。

   海竭莲枯。尘消觉证。全凭杨枝。洒扫清净。

   又。

   我观大士心。欲洁众生染。故自白其衣。遮护众生短。如水但洗尘。水不自洗水。大士与众生。其实无彼此。若见自己心。便识大士面。擘破一微尘。大士光明现。

   又。

   大士中赤而外白。与众生心全不隔。声叫声应即现前。犹如浊水涵明月。众生心垢不易除。大士以身为洗洁。日用如观大士容。色相求之即不得。只在声前一句明。耳见眼闻不可说。

   又。

   大士洁白。以本不染。故入众生。其心不浅。如水清珠。投之浊水。珠不留影。水清见底。明月在空。水清即现。不邀而至。不应而遍。故众生苦。为大士身。凡有所求。即大士心。身心无外。彼此不二。应念现前。名不思议。

   又。

   湛湛寒空。澄澄秋水。大士法身。实同于此。月不离空。空不离水。似有两般。实无彼此。心本无染。衣非爱白。以不白者。瞻之即洁。大士无心。众生有想。相从想生。如月在掌。是故有求。随念即应。原无去来。自心现证。

   又。

   惟我众生苦。即是大士悲。由苦与悲合。故我愿无违。假使百千亿。随求一时应。何况智慧男。于我而独吝。如水银堕地。颗颗思皆圆。我所求一事。事事亦复然。我观大士身。如空谷觅响。大士观我心。事如视诸掌。

   鱼篮观音赞

   篮儿在手。脚不住走。十字街头。要人知有。

   又。

   手中一物。常放不下。赤心片片。为人不假。是故我说。真慈悲者。

   又。

   手提鱼儿街上卖。眼里寻人只图快。中心不爱半文钱。多因要了慈悲债。

   紫竹观音赞

   紫竹林。七宝地。普陀岩。金刚际。十方坐断镇常闲。有求之者随声至。不是吾师观世音。谁能个个皆如意。

   又。

   紫竹无林。大士非身。今所见者。皆出自心。

   南海观音大士赞

   碧海苍崖。黄花翠竹。鱼鳖蛟龙。夜叉鬼窟。随类现形。沿流出没。如空在地。无处不足。此是观音自在身。不枉称为过去佛。

   又。

   踞磐陀石。观寂灭心。即彼群动。出微妙音。法离诸相。真经无文。惟我大士。现身如云。有求必应。无类不往。以大悲心。全同妄想。

   岩龛大士赞

   苍岩片石。苔封云护。大士法身。于中显露。触目分明。略无回互。而人别求。此何以故。

   又。

   片石孤峰。清池白月。自在法身。原无起灭。形不自形。本来如幻。翳目空花。晴虚闪电。非关大士。有心要为。实由幻者。妄想思算。欲见大士。真本来面。但莫思量。全体自现。

   岩树观音大士赞

   瞻彼苍崖。巍巍不动。实我大士。法身孤迥。盼彼崖树。枝叶扶疏。维我大士。慈荫开敷。晏坐其中。无说无求。示三十二。妙应普周。群蒙惊起。不出大定。拔尽诸苦。悉令清净。我观大士。了诸无相。于幻化身。号尊中上。出广长舌。山高水深。日夜常说。名观世音。

   观音大士应变相赞

   大士之身。如摩尼宝。五色互现。随缘即了。在天而天。在人而人。既称随求。何不现形。若有求男。便应男子。福德智慧。庄严无比。只在求者。一心显现。是故名为。不思议变。

   自在观音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自在身。镜像水中月。而作难思事。微细法界尘。一尘一切刹。刹刹如尘众。无处不现形。众生一念闲。一时平等应。如圆通所说。犹是分量数。惟我心自知。大士全不觉。

   又。

   月影钟声。妙音色相。耳视心闻。功德无量。

   御刻观音大士赞

   惟我大士。法身普应。从耳根门。圆通妙证。十方击鼓。十方齐闻。于法界空。现形如云。天上天下。无类不入。是故求者。随心自足。惟我圣慈。宿秉悲愿。如大士心。广行方便。以此妙相。普施群生。令有所愿。如响应声。

   普陀观音大士赞

   我闻大士。不思而遍。应微尘国。广行方便。众生即心。心即众生。故有求者。声叫声应。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苦剧悲深。应接不暇。踞补陀岩。住生死海。虚空纵销。此心不改。

   又。

   踞补陀岩。观寂灭海。普震潮音。名观自在。出广长舌。十方周遍。故有求者。应念即现。众生具足。何劳往救。水澄月现。不前不后。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四

   赞

   天衣观音大士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具足尊。晏坐法界空。皎若星中月。普应众生心。如月临众水。众生日用中。不知大士力。欲现微妙身。故借画工手。画工与大士。同入不思议。影现一毫端。如春在百花。于最微妙中。全体一齐现。庄严极妙丽。璎珞百宝光。天衣覆其身。如薄雾笼月。宛在白毫中。睹此希有相。故我一瞻依。顿入寂灭海。是知求者心。清净如止水。感此微妙身。随念悉成就。以此愿所生。同证金刚体。常住照世闲。解脱一切缚。

   草衣观音大士赞

   大士无相。胡为示俗。草衣蒲团。随意具足。须发抓搔。不是不剪。故意留之。刺俗人眼。大士非俗。俗在观者。如空中花。翳之过也。能除我见。大士即我。既随类应。有何不可。又如痛处。痛者自知。若知大士。真俗皆非。

   海潮, 观音大士赞

   森罗普印。性海湛然。境风一击。波浪滔天。圆满法身。端然常住。于波浪中。光明弥露。是故众生。识浪作恶。法身潜为。见闻知觉。是故智者。于见闻中。一念返观。业海顿空。大士救苦。匪从外来。自心显现。不假安排。既唯自心。何用外寻。但闻闻性。名观世音。

   海月观音赞(海中一月大士坐于满月之中)

   惟我大士。圆通妙应。入生死海。如月普印。清净光中。法身湛然。烦恼波浪。一任滔天。烦恼愈盛。法身益显。故于众生。随顺不远。如水涵月。月不离水。光光相照。原无彼此。我观大士。不离此心。故求之者。如响应声。常光不昧。死生不隔。寂灭现前。自然超越。

   空海大士赞

   生死若海。世界如空。一片身心。放舍此中。空水混融。波涛不恶。此唯我师。是真解脱。

   现天大将军身赞

   诸佛所证圆通门。实从众生六根入。六根一际有浅深。独有耳根最圆满。大士故从耳门入。根尘两忘观亦舍。生灭灭已寂灭现。一念与佛众生等。法身平等无不融。十法界身一齐现。但随所愿即得见。犹如空谷答众响。是知天大将军身。求者有心即应手。一身即具一切身。如海水具百川味。智者能离色相观。一切根尘俱寂灭。

   降伏六魔大士赞

   我观大士不思议。常在生死苦海中。身心普入诸有情。降伏魔冤利含识。诸魔不止八万余。都以六根为橐籥。六门寂灭妙用全。即是大士威神力。魔与大士本不二。犹如虚空与日光。若空与光有差别。大士即为魔所摄。是故礼拜及称名。不思议力应念现。苍崖翠竹等法身。如如不动真解脱。

   降十二魔大士赞

   佛未出世魔界空。佛一出世魔即有。佛魔本自无差别。但从众生颠倒见。根尘对待魔垒封。心境两忘魔队灭。是故观音妙智力。降魔但只净根尘。六门洞逮法界空。佛魔一时俱不现。我今顶礼不思议。愿以无畏施众生。令我顿入圆通门。常使诸魔为法侣。魔能随念建法幢。始感大士威神力。

   圆通大士赞

   惟大士身。无处不在。故大士心。圆通无碍。十方众生。原非分外。色里胶青。水中土块。既无彼此。难分疆界。所以应求。如此便快。

   刺绣大士赞(有引)

   嘉禾夏母范氏。年五十二。持斋三十五年。日夜诵金刚经。偶患瘘疾。苦剧。妇冯氏。性至孝。愿以身代。乃刺绣观音大士。三年无懈。成二十余幅。母疾果愈。步履胜常。妇竟病且死。母思妇言笑如生。其子锡书。乞为之赞。赞曰。

   以无缘慈。其身普遍。入众生心。如针引线。媳代姑病。刺大士身。随手而应。若影与形。姑病既愈。其媳亦死。足见体同。原无彼此。媳托大士。死亦不灭。丝丝缕缕。出广长舌。

   又。

   法身本无形。形随众生有。众生妄想兴。法身即出现…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31-35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