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一节课▪P3

  ..续本文上一页在一个多星期前的巴基斯坦,事后美国通过各方面观察,以及DNA检验,证实死者正是本·拉登本人。美国对此感到非常欢喜。

  其实,本·拉登也很可怜,生前杀害了那么多众生,死后不知会堕到哪里去。而且就眼前来说,按照穆斯林的传统,尸体在24小时之内必须处理,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接受,后来只好葬入大海——大海实际上范围更广,遍及了全球所有国家。

  美国为什么那么生气呢?因为这几百年来,除了“二战”的珍珠港事件,就是9·11事件让美国感到奇耻大辱,而且随时面临着威胁,内心忐忑不安。美国一直重金悬赏捉拿本·拉登,结果十年过去了,现在才找到他。

  世间上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跟大乘佛教的理念还是差别很大。有些人说得很好听:“为了全世界的安全、和平、民主,我们愿意自我牺牲!”但归根结底,所做的事情不一定是为了他众,而是为了自己。

  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受果报的人固然可怜,但造业的人也很可怜。在世间的“游戏”中,众生扮演的角色都不相同,但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众生利益为主,永远不能退失这颗心。正如《大集经》所言:“虽受三恶无量苦,亦不退失菩提心。”《经庄严论》也说:“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

  ◎ 自他相换菩提心可迅速积资净障

  这种自他相换菩提心,是大乘行人必修的无倒精要,不说要长期,哪怕仅仅生起一次这样的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的福慧资粮,从恶趣、邪见中获得解脱。

  佛经记载: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转生于拉马车的地狱里。当时,他与同伴嘎玛热巴,一同拉地狱的马车。他们因身单力薄拉不动,遭到狱卒们[2]用炽燃的兵器锤打、猛击,极其痛苦。

  这时他想:“我俩拉马车也无法拉动,与其共同感受痛苦,还不如我独自承担,让同伴获得安乐。”于是便告诉狱卒:“请将同伴的绳子拴在我脖子上,让我单独来拉马车。”

  狱卒愤怒地说:“众生感受各自的业力,谁有办法改变?”说完用铁锤击打他的头。结果他以自己的善心力,顿时从地狱死去,生到天界。这就是佛陀利他的开端。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也有这个公案。当时喜王菩萨问佛:“您最初因为何事而发心?”佛陀就讲了这段经历,说他在火车地狱拉马车时,对同伴生起这样的善心,当下消尽了火车地狱要感受的百劫罪业,转生于天界。记得这在《贤愚经》里也有,当时阿难问佛陀:“您刚开始发心是什么样的?”佛陀就讲了这个故事,情节与此基本上相同。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最初发心,各大经典的说法均有不同。比如《毗奈耶·药事》中说,胜光王曾问佛陀:“您初发心是怎样的情况?”佛陀回答:久远劫前有一位光明王,他特别喜欢一头大象,就命令驯象师好好调教。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驯象师说大象已经驯服了,就把它交给国王。

  有一天,国王骑着大象,到森林里打猎。大象寻到了母象气味,一路开始狂奔。国王坐在大象身上特别害怕,驯象师让国王攀住一个树枝,然后慢慢下来,这才化险为夷。

  国王责骂驯象师:“你怎能将没有驯服的大象交给我?”驯象师说:“我确实已将其驯服了,但它闻到母象气息就无法自制,我也无可奈何。不过,因它已被驯养过,不久即会自行返回。”

  七天之后,大象果然回来了。驯象师把它带到国王面前,给它一个燃烧的大铁球,让它卷起来,大象被烧得嗤嗤作响,但也依言行之。这时驯象师问国王:“您是否还要继续?如果让它把铁球吞下去,它也会吞的,但它肯定活不成了。”国王有点舍不得,就叫他停止。

  国王问:“既然它被驯服得这么好,当时为什么会发狂?”驯象师说:“我只能调伏其身,不能调伏其心。”

  国王问:“谁能调伏其心?”驯象师言:“佛陀才有这个能力。”然后描述了佛陀的威德和智慧。

  国王听了很起信心,自己也开始发菩提心,并以偈颂说:“修无量福求佛果,得成善逝自在尊,若未能度彼岸者,我当誓度令至岸。闻佛离欲发菩提,复行惠施正法化,愿我当来得成佛,利益有情贪欲灭。”意思是,我也要修无量福德,成就自在的佛果,以前未得度的众生,我发愿都把他们度尽,令其到达解脱彼岸。我今天听了佛陀的离欲功德,也发起希求成佛的菩提心,并要把这么殊胜的法广布世间,发愿将来获得佛果,利益无边众生,令自他都灭除贪欲。当时的光明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释尊广传》中也有这个公案,以前文殊小学的学生在讲考时也讲过。

  总的来讲,生起利益众生的这颗心,是我们真正发心的开始。对每个佛教徒来说,皈依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发心。你们听了大乘佛法以后,若能默默地想:“我要有一个成佛的开端,从现在开始,我发誓要利益众生!”心里这样发愿,在日记本上也这样写。那最终的话,你定可渐渐成就无上菩提!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论语》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是牛头阿傍。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一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