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那般那手册 V· 为什么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

  

V. 为什么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

  

因此,遇到佛法的当代人,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拒绝和警惕不受控制的心,应该尽早采用和修习《大念处经》(MN 10)给出的其中一种身念处,从而可靠地掌控他们的心。

  

《身念经》(MN 119)描述了十八种身念处的训练,也就是,安那般那念、四威仪、正知、可厌作意、界作意、九种坟场观、还有四种禅那。

  

《安那般那念经》(MN 118)教导了如何只通过安那般那念而完成修习身念、四种安止定的止禅、观禅,以及修道和证果—最后两项称为明(vijjā)和解脱(vimutti)。

  

所有的佛陀都是通过安那般那念到达最高觉悟和证得佛果,所有的佛陀都继续安住于安那般那念,从不间断,直到入般涅槃。这也是一个惯例。

  

在所描述的四十种止禅业处中,安那般那念是最容易一直持续不断地修习的。比起其他业处,佛陀也是更高地赞美这种禅修业处。义注者也称安那般那念为“伟人的国土”(mahāpurisa-bhūmi)。但是安那般那念并不适合于普通人。它只适合于具有伟大智慧的人。

  

因此,为了那些希望仿效前述答咖西喇城的Pukkusāti郡主的方式(他花费生命的剩余时间独自在七层宫殿最高层从身念处着手修禅直到证到第四禅)、希望达到心成就、和希望从所遭遇佛法受益的有智者的利益,我现在打算简要解释中部的《安那般念经》(MN 118)。[3]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