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信心铭》慧律法师主讲(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P23

  ..续本文上一页惹尘埃?(众鼓掌)就是这个道理。

  万法齐观,我们用心性,离分别,平等地观照,归复自然,归复到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自然是什么?就是自然的本体,叫做妙性天然。

  整句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万法能够平等地观照,了解法法本空,回归到心性不生不灭,那么,你自然的本体就显露出来。本体显露出来以后,就是是法平等,也没有什么高跟下。所以,在座诸位!当你死亡的时候,不管你干到总统、国王,你干到富豪,或者是你很有份量、地位,诸位!人一火化就是一堆骨灰,平等观其实也不这么难观。所以,在《楞伽经》里面讲:要碎为微尘观,就是你见到什么相,要把它打碎,碎为微尘,在《楞伽经》这么讲:碎为微尘观,如是观照,诸法空无自性,没有一法不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没有一法不是从微细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质子、中子、分子所构成的。人来自于尘土,要回归于尘土,佛法,看开了,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么,就了解没有高下,万法一如,自然回归一切,离种种的语言、思惟、分别,恢复到不可思议的本性。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泯」就是灭,灭其所以,就是灭掉妄动和妄见,「所以」就是生起的原因。当你有能力泯灭了妄动、妄见那个开始的原因,你找到了根本了,妄动的因、妄见的因,你找到了,不可方比,你就会入于离言、无分别、不可思议的佛性真心。「方」就是方法,就是一定的模式叫做方。「比」就是比喻。当你泯灭了你的内心的妄动和妄见,你找到了根本的原因,这个时候,你将入于如来无分别智,离于言说、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无可方比,没有任何的方法、一定的模式,也没有任何的方法、任何的东西,可以去比喻佛性,你就进入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方比,不能用一定的模式,或者是有任何的比喻;任何的方式,都不能形容或者是比喻这个佛性,叫做不可方比。不可方比,不可以固定的模式,也没办法用比喻,当然就是不可思议了。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当你止住这一颗动的心的时候,当你想动一个念头,心动到一个念头,想要把动止住,叫做止动无动,你会发现:中间加一个「本」就更清楚,本来的本。止动本无动,你会发现,这个动当体即空,本来并没有动,不需要把它止啊!所以,止动无动,当你动一个念头,要想把这个动止住的时候,「动」就是所谓的妄动、妄见。当你动一个念头,想要止住妄动、妄见的时候,却发现本体本来就没有动,从来没有动过,本来就无动,不需要加一个止的动作,叫做止动无动。当你动一个念头,想要停止这个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法本来没有妄动、也没有妄见啊!

  动止无止,当你在这个变动的时候,这个动,当你在变动的时候,要令它停止的时候,就是要把动变成停止的状态,你会发现中间加一个「本」,动止无止,这个意思就是说……中间加一个「本」。这个变动,想要让它停止的时候,这个动止,就是这个变动想要让它停止,你会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停止,因为动本来就是不动的东西,动当体即空,就是不动;你今天妄动、妄见,其实是空无自性,本来就空,本来就空,根本不需要加一个力量让它停止,你只要了解,妄动、妄见放下,就是了,还加一个:我要让它停止!那就动得更厉害了!

  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当你把一切起心动念的原因、把一切产生分别心的因素都消化掉的时候,你就会出现全然离开分别言说,没有办法比喻的境界;要不然,你要止住动的这个心,却不知道这个动本身体性本空,本来就无动摇,六祖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对不对?当你以为变动的停止下来的时候,当你要把这个动变成停止的时候,实际上你会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停止的实体。譬如说我这个妄念,要把它停止,你会发现,这个妄其实是虚幻的执著、不实在的执著意识心,它没有实体可得,没有实体就是叫做妄执、妄分别,在佛经里面讲叫做妄识,虚妄的分别心叫做妄识,妄识无体性。所以,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心,真心就显现。

  整句再讲一遍: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当泯灭其妄动、妄见;「所以」就是产生的原因。当我们灭掉了,这个妄动、妄见所生起的原因,就会进入如来无分别、不可思议的境界真心,这种境界真心,是没有办法用方法来推测、了解的,也没办法比喻的。当你想要把动的这个心止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动体性本空,没有东西可以止,所以,不需要动一个念头,又把动的、动态要把它止住,因为动性本空。当这个变动的时候,要令它停止,你会发现也没有东西让你止得住,因为也是没有东西可以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相对的二元既然不存在,能所俱泯,两性本空,原是一心。那个一心也不是数量,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当然也不能说有一个一,那么,一哪里又有存在呢?一何有尔就是:那么,一哪有存在的事实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两种相对立的观念,既然都是唯是一心的产生,那么,那个一,一心的一,又哪里存在观念的一呢?意思就是:相对既然不是真实,那么,除了自觉,更向哪里去找一呢?所以,自觉觉悟,觉悟就是圣智,圣智就是绝对,绝对就是没有一、二、三、四,说一是方便,说二还是方便。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究竟穷极就是究竟一切法的真理,穷究真理到达极点的时候,叫做究竟穷极。我们究竟一切法,我们究竟了一切真理,达到最穷尽的极则,这个时候,不存轨则,你会发现,不存在一定的轨则,因为法无定法,叫做不存轨则。为什么?因为随着时间跟空间都会改变,会改变就不是事实。所以,你一定要讲什么才叫做正确,就很难讲了!譬如说这个卫生纸,看起来是卫生纸。那么我们现在撕了一个,喔!这个叫做纸屑了,这个不叫卫生纸了。刚刚整张,这个叫卫生纸,那现在?这个叫做纸屑了。这个纸屑,一下子,喔!捏一下,这个叫什么?喔!这个叫做微尘,一点点的颗粒微尘,颗粒微尘。一张卫生纸一下撕一点点:纸屑。纸屑于捏一点点,把它揉一揉,变成一点点,像灰尘一样的,叫做颗粒微尘。为什么一张卫生纸,一下子讲卫生纸?一下子讲纸屑?一下子讲微尘?所以,它没有一定的法则;但是,无论是纸屑、卫生纸、颗粒微尘,统统是空性,统统是空性。所以,穷究法……究竟穷极就是穷究一切法的极则,你会发现,不存在一定的轨则,因为法无定法,随着时空变化,唯有空性时时刻刻存在,到达最究竟、最彻底法的极则的时候,这个一切分别、思惟全部没有;也没有所谓的真理,也没有所谓的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时候,契入本心的时候,就会海阔天空,就会任意纵横。因此穷究极则,究竟法的真理的时候,就会发现,喔!佛陀讲的才是对的,法无定法。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我们契入这个真心,究竟平等的时候,我们所作的都止息,一切皆无为,不假造作了,契心平等,才能够跟无为相吻合。所以,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的意思就是:当契入真心,究竟平等的时候,所有有为的造作统统止息。诸位!歇即是菩提,就显露出来了。所以,一切无为,不假造作;就算一切的有为,当体即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一切无心,一切无心就是不起妄见,不起妄见就不会乱动,没有妄执、没有妄分别,不起颠倒,一切法无心、无为,那么,万事就了,无事了,什么事都没有!所以,大修行人心中就是两个字:没事。没事,没事。(众鼓掌!)有事是自己的事,没事!

  【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若见本性,心中一切的疑惑全部除尽。

  正信调直,自性当下不二的法门,有了正确的深信,「调直」就是坚固的信仰,坚固的信仰,所以,还没有开悟、没有大悟见性,他这个信心,在经典之作里面讲:如风中毛,风中的毛发。这个毛发放着,呼!吹东边,飘这边,吹西边,又飘西边的,飘来飘去,没有信心。所以,在座诸位!给人家信心是很重要的,培养一个人,要千言万语,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这一句话用在佛教,正得其所,要建立一个人的信心是千言万语,好话说尽了,还不一定建立对三宝的信心,何况……为什么?谤佛、谤法、谤僧的人,没办法往生?这个是重罪,因为他会断了众生的法身慧命啊!世间人千言万语,才能造就一个人才,好话说尽;但是,要毁掉一个人,只要一句话!

  我们佛弟子啊,千万为了正法……你这一句话讲出来,我告诉你:会伤害佛、伤害法、伤害僧,会伤害这个僧团。我告诉你:牺牲生命,打死不讲啊!为什么?你守住这个口业?临命终要去极乐世界啊!有时候你不小心,一句话讲出来了,本来对三宝很有信心很有信心,一讲讲,两句话,哇!umbrella我不来了(谐音),英文的雨伞就是umbrella就是我不来了(谐音),我不来了(谐音),就是英文的雨伞。真的!一个人这么辛苦的,譬如说你今天培养信心了,你看,千言万语啊,我从昨天讲到现在,不是千言万语是什么呢?(众鼓掌!)就是要培养大家的信心,就是要培养大家,那也是你本性具足的。

  所以,当我们见本性,我们心中的一切狐疑尽净了,我们自性当下不二法门,正信绝对是调直,直就是不会弯,坚固的东西就不会弯。所以,正信坚固、调直,直心就是道场,狐疑没有了,当然就正信了,要不然什么叫正信?所以,《信心铭》最后两句话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对不对?一真法界,法界一真,就唯除没有信心的人,没有信心的人,心就没有办法清净,就没有办法调直。所以,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所以师父告诉你:你一定要去多听、多闻,参考其他法师的,了解哪个法师讲的是究竟义、是真实义、是真正的究竟、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你再下定决心来跟着这位善知识。所以,修学佛法不是盲目的,它是理智的,我们要做理性的主人,…

《《信心铭》慧律法师主讲(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就在你心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