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疏讲解 第7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国十年与大勇法师联袂东渡日本高野山学密,得阿阇梨位,传密法于武汉,明照一时。先后执教于常熟法界学院,安庆佛教学校等处,后因藏密兴起,东密日衰,民国二十年后,大师就息隐于上海,很少跟外界接触,这是依据佛光大辞典所说的。

  谁是大勇呢?跟阿阇梨一起到日本求法的,是太虚法师的弟子,民国十年跟密林阿阇梨到日本高野山去求法,也得了阿阇梨位,后来受太虚法师之命就改学藏密,并且率大刚、法尊等二十多个人成立了留藏学法团,留学,想要到西藏去学法。西藏人因为怀疑他有政治作用因此就把他阻止在西康,没有办法入藏,因此大勇法师他们就依止大格西劫尊者,专修藏文经典,没有办法实修就学它的经教,并翻译宗喀巴藏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民国十六年又想要到拉萨去,又被藏军所阻,西藏的守军所阻,所以都没有办法去,因此就停在干之加扎斯,依止扎加喇嘛学密,民国十八年就往生了,这就大勇。

  我给密林阿阇梨——中国佛教的屈原,民国以来我所知道的,到日本高野山求学密法而得到阿阇梨位的,唯一从头到尾都是维持汉僧本色的就是我们这位阿阇梨,没有改宗,像大勇法师,改修藏密;没有日化、和化,听得懂吗?不阿俗,阿就是谄媚,我跟你讲,这话讲的容易,很难做到你知道吗?出家人不阿俗太难了,阿是什么?讨好,出家人能够有骨气,不讨好在家人、不讨好俗人、不讨好居士、不讨好信徒太难太难,为什么?居士、信徒是他的衣食父母,他认为是这样,我不认为是这样,我认为是吃佛的饭,没有佛我没饭吃。所以,我的老板不是我的信徒,我的老板是后面,所谓的佛祖,所以我不听居士的话,居士应该听我的话,所以我不能也不用不如法的讨好居士,为了令他一时欢喜,那么我们密林阿阇梨就是有这样的骨骼,铁峥峥的男子,大丈夫!他不俗化、不政治化、不商业化,是大丈夫,就好象屈原一定坚定、洁白、忠实,但是可怜也是他跟屈原一样生不逢辰,遭逢乱世,空有满腹傲天的才华,他很会写字,各种字体上面都有写;无量的悲愿跟理解,也跟屈原一样,你看屈原写的离骚,中国文学的千古绝唱,但是就抑郁、忧悲而终!

  我们假设屈原在离骚里面,普居也跟他讲说:你何必那么死心眼,你不一定要楚国,那个时候世间大乱,没有一个人是有所谓的国家意识的,你是宋国人不一定住在宋,你是楚国人也不一定为楚国做事,都是跑来跑去的,连我们的孔子周游列国,周游七十二国就是为了要找工作,儒家把他称为圣之时者,就是看时间而定,与时推移,会变通的。跟商朝的臣子他们就称为圣之清者,因为他很清,他们不愿吃周朝的饭,可是孔子就不一定了,哪里有饭就到哪里去。我们的密林阿阇梨也跟屈原一样很看不开,我们假设如果密林大师能够阿从世俗,传法给白衣,他就一定可以广收徒众,财源广进,势和浩大,跟台湾有一些阿阇梨也是这样。但他就是不这样做,一个也不传,在各方面如果他阿从当局一点也会比较好过,甚至会得到一些特权等等,至少可以减少一些迫害跟苦处,显然他都没有这样做,他很苦。但他就是这样坚持原则,坚持法的清净,而不污法,不污传承而坏法,因此加速法的堕落跟灭亡,所以他就因此坚持到底,宁缺毋滥。有点文学滥情的笔调,密林阿阇梨是一个悲剧的英雄,是一个伟大高洁漂亮的灵魂——不愧为一代祖师!这是我的结语。

  这一段我在日记上写的,读了密林阿阇梨的记事以后,令人觉得一代大师这样的下场实在太悲惨了,令人心里面激动不已,一位祖师阿阇梨不准他修法,不准他写作,不准他与人来往,将他赶出他的寺庙,毁他的寺庙,毁他的佛殿,毁他的法坛、经书,还不断污蔑、污辱他,这对他而言生不如死,令人痛心,令人哀伤。所以从这个伟大高洁漂亮的灵魂,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中华民族不断努力上进的精神跟才华,也看到历代的才俊之士不断的重复演出,由于政治环境的迫害,而都沦为壮志未酬身先死,这样子的悲剧境地。不是有一句话说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下面一句话我讲大家参考一下,中华民族本来是世界上第一等有创意优秀的民族,但是大都是由于私心太重,而且缺乏正义感、勇气、魄力与法制共议的观念与精神,这个是英吉利民族很强,因此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都是勇于私斗,怯于公益,而不断的为了私利或小圈圈的私利不断内耗,乃至于不断的互相摧残、互相毁灭、循环不已。佛法一千多年来也大都在这种氛围中起起落落,一步一步的消磨殆尽,乃至于到了现在几乎是欲振乏力,为什么?元气大伤,起不来,很难!

  看了密林阿阇梨记事对我冲击跟影响,这是今天所要讲的最重要的地方,我本来认为我这一辈子,我出家以后除了自修,利益众生的部分我就用注经、译经来作,因为我看到譬如六祖大师他人已经故去,可是他的法能传下来是因为有六祖坛经,对不对?乃至于佛已经涅槃了,祇树给孤独园于今已经没有了,但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就在三藏五千部里面,就这样传下来了。我们中国之所以历代有佛法,就是因为祖师翻译、注解,所以把法存下来,所以我就要继续这一块的努力,让大家解得佛法,乃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佛法、解得佛法;知道佛法的好处,然后好好去修行。这本来是我的用意,也是我的最初发心,我的初发心我的本愿,我想要做的等于是说想要做最上游的工作,注经、译经,至于出版发行广传等等,我一向都交给佛菩萨和护法去作,所以我从来也不忧虑这方面,而这方面也从来没有造成我的忧虑,都是很顺利就出版了,我都不缺出版的钱,这是讲实在的。因为很多法师要出书就很困难,而且募集了半天还不够,还要自己掏腰包去出,但我从来不用这样。我这一辈子即使是光要做注经、译经的工作就已经做不完了,你不要光看什么,你就看玄奘大师他译了那么多经,他只是译经而已,他都已经做不完,更何况是我,他还有皇帝和一两千人译场支持,我是一个人。因为一辈子我光是译经、注经就已经作不完了,所以实在是没有时间作别的事情,我觉得我要弘法利生应该是这样就可以,我这样觉得,而且我一直这样奉行。而实在的这二十几年来,我虽然只是管注经、译经,而且也没有忧虑我注出来的书印刷费用、乃至于流通、编辑排版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我们编辑排版我觉得很棒,我都从来没有忧虑过。我至今已经出了二十几本书,中英文都有,这方面都没有问题。有的人讲说师父光是注经、译经就已经够忙,不应该再去烦恼别的事情,我觉得也是满对的,可是,看来我没那么好命。

  但是在三月十三号华严四十二字观门灌顶法会之后忽然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我觉得是不动明王加持让我产生,这个就是所谓加持的意思,因为你不乞求,他就加持你你就产生了,什么呢?我心中生起佛菩萨不能替我弘法,本来是想我注经、译经出来弘的事情是佛菩萨跟护法的事情,我不管了,我忽然就180度说佛菩萨不能替我弘法,如果要弘法还是要我自己去做,佛菩萨只能帮助我而已,不能替我做,但我以前觉得这是他们的事不是我的事,法是你们家的,弘法还是你们的事情,所以这种改变很大,但我就是改变了。因为我在灌顶法会上面,应该说那次灌顶法会相当成功,大家也都很欢喜,我的想法就改变了。

  

《大日经疏讲解 第7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