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拿着利器去降服敌人,所以就把他称为能破者。你光拿着利器就不一定是能破,可是你做出事情来就是能破。
世尊亦尔,佛世尊也是这样子。以大智明,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世尊是以大智光明来破除一切识心中的无明烦恼。所以世尊的大智明就好像人拿着利器一样,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就好像摧伏敌人一样,摧伏六贼。此等本自无生,此等是指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本自无生。怎么呢?因为烦恼都是自心所生所现,可是确实没有一个无明烦恼的体可以让你抓得住,因为它只是现出一个影像。不过这个影像就太恐怖了,这个影像无影变有影,搞得我们都神魂颠倒。你说它没有实体,可它却因为那影像而有其用,亦无相貌,也没有实在的相貌。
虽然这样子,它无生又无相,然慧日出时,暗惑自除,但是一旦慧日出现照了你心室里面的烦恼,烦恼暗惑自然就除去了,是故义名为破。就好像我们上次讲《楞严经》时讲憍陈那“客尘”的意思,把门打开一个缝,阳光照进来,那个阳光就是如来的慧日,智慧之日照进来,心中的黑暗和迷惑就除去了。自心就光明有智慧了,就没有烦恼。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我们的心门一直都是关着的,我们很注重这个隐私权,隐私权是保护谁呢?保护心中的烦恼,怕人家看到。就好像你在房间里面换衣服,房门总不能打开的,很难看啊,所以我们的心门总是关起来的。我们难看的时候很多,就不要人家看到,一直都关起来,所以慧日就永远都照不进来,我们都是把门关起来偷偷的乱搞。
释论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婆伽梵的婆伽是破的意思,下面那个婆是能破的意思。能破淫怒痴,淫怒痴就是贪嗔痴,比较古典的讲法就是淫怒痴。虽然淫怒痴比较古典,但也比较命中要害;你讲贪嗔痴不痛不痒的,讲淫怒痴就又痛又痒。淫很清楚,怒很清楚,贪就有点模糊,嗔这个字又那么古典,实在搞不太清楚它什么意思,可是怒谁都懂。所以淫怒痴反而是更好,讲贪嗔痴虽然很顺口,很溜嘴,但意义就没那么清楚,没那么正确,就比较暧昧一点。比较古的翻译或者有一些小乘的经典都写作淫怒痴,还有戒律里面也常常讲淫怒痴,故名婆伽婆。
二乘虽破三毒,亦不了了尽,如盛香器余气故在。二乘人,声闻缘觉。虽然他们也是破贪嗔痴三毒,但是也不能够了了尽,了了尽就是完全尽。为什么呢?如盛香器,器是器皿,如放香的器皿,香不一定是香,也可以是别的东西,譬如放泡菜的泡菜坛子,你泡菜吃完了,泡菜的味道还在。你如果做太保流氓做久了以后,即使说你浪子回头,不再做太保流氓,你那习气还在,你那一副走路、坐、站的样子都会在,没那么容易改的。那个习气还是在的。讲话的习气也不容易改,这个心态也不容易改,身语意的习气都不容易改,都还在。小乘只破现行不破种子,不破习气,他只破现行的烦恼,不破种子习气的烦恼,只有大菩萨才破习气。
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尽。如果用草木来当做薪火的话,因为它的力比较薄,所以灰炭就不能够烧尽。如来如劫烧火,一切都尽无烟无炭。如来的智火就好像劫烧的火一样,可以把一切都烧得干干净净,没有烟也没有炭。你如果用草或是木去烧的话,虽然有火但是也有很多的烟,等草木烧完了以后,它还会有灰炭,灰炭的意思是什么?还热热的,还有红红的没有烧完,虽然已经不再出火了,但它本身还是火红火红的,这就称为不尽。火红火红完了以后,虽然火红也不见了,它就变成好像黑炭一样,黑黑的,你看它虽然黑黑的,但你一摸还是烫人的,还是热的,所以就是不尽。但是如来的智火如果要烧烦恼的话,就好像劫火烧一切世间一样,一烧全都干干净净,连灰连炭都没有,也没有烟。这样什么意思?这样是说如来的智火烧烦恼是很透彻的,很完全的,而且很快的,而且不拖拖拉拉的,不是慢慢地烧,是一下子就把你烧得光光的。二乘智慧的火就像草木的火一样,不能一下子,拖拖拉拉的,如来的智火一下全都烧得光光,所以能破一切烦恼,而且很快,所以称为婆伽梵。
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帝释就是帝释天,就是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忉利天主又称三十三天主。为什么称为三十三天主呢?因为忉利天,它所统属的东边的天分为八个天,南边、西边、北边各有八个天,八四三十二,再加上它自己这一天,总共有三十三天,都是它统帅的,所以称为三十三天主,又称忉利天主。我们小时候老人家讲说,你讲那些都是不着边际的话,但他不讲不着边际,他讲说你讲那些三十三天外的话,就是这个意思。表示什么?很远很远啊;从这里来的,老人家学识渊博。三十三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他的名字叫做释提桓因。那为什么叫做帝释天呢?帝释天或者天帝释也都可以,帝释天就因为这个释就是释提嘛,取这个释。因为他是天帝、天主,所以就帝释天,或天帝释。忉利天主有这么多讲法,你可以称他忉利天主,三十三天主,或是(这个天主不是天主教那个“天主”)释提桓因,或是帝释天,或是天帝释,或者干脆只是帝释,都是指他一个人。这个帝释天就是什么?就是我们道教里面讲的“天公”,我们台湾话说“天公伯”。为什么?因为我们称他天公还不够亲热,一定要称他伯伯这样子,他比较会庇佑我们。
帝释天他著了一部书叫做声论,这个声论里面有说,声论的意思就是声明,那声明是什么玩意儿呢?就是文字学。印度不是有五明吗?其中一个明是声明。五明是什么?五类的学问,因为这五类学问能让人有智慧,能够明了很多事情,所以称为明。医明又称为医方明,医方明也就是药术了,医跟药,这种学问叫做医方明。因明就是理哲学,逻辑学,就是逻辑。声明就是文字、音乐,因为文字、音乐、文学都是跟声音有关系,所以叫声明。帝释天所著的声论就是声明学的一个论,那这个其实是什么呢?主要是(用现在的话你会很吃惊的)词典,这帝释天编了一部字典,给很多的词句下定义,那也叫声明。还有呢?我们真言宗里面那些唱诵、梵呗啊,都叫声明。日语叫做声明,我们中国传到日本去,后来这一部分我们中国就绝传了,那祖师又自己发明了一套。工巧明是什么?就是现在所有的工艺、技巧,乃至于科技都是工巧明,这通常都是男生比较行;一切的技术、科技全都是工巧明。内明是什么?内明有两种:一种是世间外道的内明,一种是佛法的内明;不管是世间外道的内明还是佛法的内明,同样都是要修禅定。禅定以后往内修行,明了自心,称为内明。但是凡夫外道的内明它是有偏,要不然就是有局限的,佛法内明就真正是完全内自明了,所以称为内明。如果以佛法五明来讲,这个内明就是佛法,简单一句话,内明就是佛法,佛法的道理。
复次帝释《声论》,帝释天所著的《声论》,谓女人为薄伽。它解释说女人称为薄伽,是欲求因缘。为什么呢?因为是众生欲求,这个欲就是欲望,有欲望要求佛道的因缘。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女人是能生的意思,女人能生孩子嘛。能生什么?能生出这种求道的欲望,取它“能生”这个意思。因为能生想求佛道的欲望,因缘。所以女人是薄伽,能息烦恼义。由于有上面欲求佛道的因缘,所以能够息烦恼。又是所从生义,而且它又是智慧之所从生义,也就是说,智慧是从其中生起来的意思,从什么生起?从欲求佛道的因缘,你如果不欲求佛道,没有生起想要欲求佛道的这种因缘,这种心,那么你的智慧就没有办法生起。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越来越精彩了。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