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拿著利器去降服敵人,所以就把他稱爲能破者。你光拿著利器就不一定是能破,可是你做出事情來就是能破。
世尊亦爾,佛世尊也是這樣子。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世尊是以大智光明來破除一切識心中的無明煩惱。所以世尊的大智明就好像人拿著利器一樣,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就好像摧伏敵人一樣,摧伏六賊。此等本自無生,此等是指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本自無生。怎麼呢?因爲煩惱都是自心所生所現,可是確實沒有一個無明煩惱的體可以讓你抓得住,因爲它只是現出一個影像。不過這個影像就太恐怖了,這個影像無影變有影,搞得我們都神魂顛倒。你說它沒有實體,可它卻因爲那影像而有其用,亦無相貌,也沒有實在的相貌。
雖然這樣子,它無生又無相,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但是一旦慧日出現照了你心室裏面的煩惱,煩惱暗惑自然就除去了,是故義名爲破。就好像我們上次講《楞嚴經》時講憍陳那“客塵”的意思,把門打開一個縫,陽光照進來,那個陽光就是如來的慧日,智慧之日照進來,心中的黑暗和迷惑就除去了。自心就光明有智慧了,就沒有煩惱。我們爲什麼會有煩惱?因爲我們的心門一直都是關著的,我們很注重這個隱私權,隱私權是保護誰呢?保護心中的煩惱,怕人家看到。就好像你在房間裏面換衣服,房門總不能打開的,很難看啊,所以我們的心門總是關起來的。我們難看的時候很多,就不要人家看到,一直都關起來,所以慧日就永遠都照不進來,我們都是把門關起來偷偷的亂搞。
釋論亦雲:婆伽名破,婆名能破。婆伽梵的婆伽是破的意思,下面那個婆是能破的意思。能破淫怒癡,淫怒癡就是貪嗔癡,比較古典的講法就是淫怒癡。雖然淫怒癡比較古典,但也比較命中要害;你講貪嗔癡不痛不癢的,講淫怒癡就又痛又癢。淫很清楚,怒很清楚,貪就有點模糊,嗔這個字又那麼古典,實在搞不太清楚它什麼意思,可是怒誰都懂。所以淫怒癡反而是更好,講貪嗔癡雖然很順口,很溜嘴,但意義就沒那麼清楚,沒那麼正確,就比較暧昧一點。比較古的翻譯或者有一些小乘的經典都寫作淫怒癡,還有戒律裏面也常常講淫怒癡,故名婆伽婆。
二乘雖破叁毒,亦不了了盡,如盛香器余氣故在。二乘人,聲聞緣覺。雖然他們也是破貪嗔癡叁毒,但是也不能夠了了盡,了了盡就是完全盡。爲什麼呢?如盛香器,器是器皿,如放香的器皿,香不一定是香,也可以是別的東西,譬如放泡菜的泡菜壇子,你泡菜吃完了,泡菜的味道還在。你如果做太保流氓做久了以後,即使說你浪子回頭,不再做太保流氓,你那習氣還在,你那一副走路、坐、站的樣子都會在,沒那麼容易改的。那個習氣還是在的。講話的習氣也不容易改,這個心態也不容易改,身語意的習氣都不容易改,都還在。小乘只破現行不破種子,不破習氣,他只破現行的煩惱,不破種子習氣的煩惱,只有大菩薩才破習氣。
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盡。如果用草木來當做薪火的話,因爲它的力比較薄,所以灰炭就不能夠燒盡。如來如劫燒火,一切都盡無煙無炭。如來的智火就好像劫燒的火一樣,可以把一切都燒得幹幹淨淨,沒有煙也沒有炭。你如果用草或是木去燒的話,雖然有火但是也有很多的煙,等草木燒完了以後,它還會有灰炭,灰炭的意思是什麼?還熱熱的,還有紅紅的沒有燒完,雖然已經不再出火了,但它本身還是火紅火紅的,這就稱爲不盡。火紅火紅完了以後,雖然火紅也不見了,它就變成好像黑炭一樣,黑黑的,你看它雖然黑黑的,但你一摸還是燙人的,還是熱的,所以就是不盡。但是如來的智火如果要燒煩惱的話,就好像劫火燒一切世間一樣,一燒全都幹幹淨淨,連灰連炭都沒有,也沒有煙。這樣什麼意思?這樣是說如來的智火燒煩惱是很透徹的,很完全的,而且很快的,而且不拖拖拉拉的,不是慢慢地燒,是一下子就把你燒得光光的。二乘智慧的火就像草木的火一樣,不能一下子,拖拖拉拉的,如來的智火一下全都燒得光光,所以能破一切煩惱,而且很快,所以稱爲婆伽梵。
複次帝釋聲論:謂女人爲薄伽,是欲求因緣,能息煩惱義。帝釋就是帝釋天,就是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忉利天主又稱叁十叁天主。爲什麼稱爲叁十叁天主呢?因爲忉利天,它所統屬的東邊的天分爲八個天,南邊、西邊、北邊各有八個天,八四叁十二,再加上它自己這一天,總共有叁十叁天,都是它統帥的,所以稱爲叁十叁天主,又稱忉利天主。我們小時候老人家講說,你講那些都是不著邊際的話,但他不講不著邊際,他講說你講那些叁十叁天外的話,就是這個意思。表示什麼?很遠很遠啊;從這裏來的,老人家學識淵博。叁十叁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他的名字叫做釋提桓因。那爲什麼叫做帝釋天呢?帝釋天或者天帝釋也都可以,帝釋天就因爲這個釋就是釋提嘛,取這個釋。因爲他是天帝、天主,所以就帝釋天,或天帝釋。忉利天主有這麼多講法,你可以稱他忉利天主,叁十叁天主,或是(這個天主不是天主教那個“天主”)釋提桓因,或是帝釋天,或是天帝釋,或者幹脆只是帝釋,都是指他一個人。這個帝釋天就是什麼?就是我們道教裏面講的“天公”,我們臺灣話說“天公伯”。爲什麼?因爲我們稱他天公還不夠親熱,一定要稱他伯伯這樣子,他比較會庇佑我們。
帝釋天他著了一部書叫做聲論,這個聲論裏面有說,聲論的意思就是聲明,那聲明是什麼玩意兒呢?就是文字學。印度不是有五明嗎?其中一個明是聲明。五明是什麼?五類的學問,因爲這五類學問能讓人有智慧,能夠明了很多事情,所以稱爲明。醫明又稱爲醫方明,醫方明也就是藥術了,醫跟藥,這種學問叫做醫方明。因明就是理哲學,邏輯學,就是邏輯。聲明就是文字、音樂,因爲文字、音樂、文學都是跟聲音有關系,所以叫聲明。帝釋天所著的聲論就是聲明學的一個論,那這個其實是什麼呢?主要是(用現在的話你會很吃驚的)詞典,這帝釋天編了一部字典,給很多的詞句下定義,那也叫聲明。還有呢?我們真言宗裏面那些唱誦、梵呗啊,都叫聲明。日語叫做聲明,我們中國傳到日本去,後來這一部分我們中國就絕傳了,那祖師又自己發明了一套。工巧明是什麼?就是現在所有的工藝、技巧,乃至于科技都是工巧明,這通常都是男生比較行;一切的技術、科技全都是工巧明。內明是什麼?內明有兩種:一種是世間外道的內明,一種是佛法的內明;不管是世間外道的內明還是佛法的內明,同樣都是要修禅定。禅定以後往內修行,明了自心,稱爲內明。但是凡夫外道的內明它是有偏,要不然就是有局限的,佛法內明就真正是完全內自明了,所以稱爲內明。如果以佛法五明來講,這個內明就是佛法,簡單一句話,內明就是佛法,佛法的道理。
複次帝釋《聲論》,帝釋天所著的《聲論》,謂女人爲薄伽。它解釋說女人稱爲薄伽,是欲求因緣。爲什麼呢?因爲是衆生欲求,這個欲就是欲望,有欲望要求佛道的因緣。怎麼這麼說呢?因爲女人是能生的意思,女人能生孩子嘛。能生什麼?能生出這種求道的欲望,取它“能生”這個意思。因爲能生想求佛道的欲望,因緣。所以女人是薄伽,能息煩惱義。由于有上面欲求佛道的因緣,所以能夠息煩惱。又是所從生義,而且它又是智慧之所從生義,也就是說,智慧是從其中生起來的意思,從什麼生起?從欲求佛道的因緣,你如果不欲求佛道,沒有生起想要欲求佛道的這種因緣,這種心,那麼你的智慧就沒有辦法生起。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裏,下面越來越精彩了。
回向
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大日經疏講解 第40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