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七、直指自心实际

  七、直指自心实际

   此三要(见定行)为断惑妄之命根、为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

   见定行三要素为断惑妄之命根。我们凡夫有见惑、思惑、尘沙惑等迷惑。见惑就是没有正知正见而迷惑于外相。现在很多学佛的人,知见很迷惑,不识佛性是怎么一回事,脚跟站不稳,比如已经发心学佛法的人,他听说一个修气功的外道人有神通本事大,他就想:唉,我还是练气功去吧!佛法他不修了,学外道去了。我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例子,某某山有个小和尚,在山上设的佛学院当执事,他听说某气功师有神通,他就不修佛法,改学气功,以求获得特异功能,跟外道走了,这就是为神通所迷惑。所谓迷惑者,乃我们学佛心不痛切,见定行不正之所致也。知见乃修法学道的第一要紧之事,知见不正,修行起来必然迷惑而走弯路。

   知见迷惑是修行之大敌,所以学佛先要知见正,破见惑,然后再破思惑。思惑是什么?就是对境生心,起种种粘着的思想。我们之所以有种种迷惑,乃知见不正引起的。知见正,见惑断了,思惑才能断,才能立稳脚跟,不跟外道走。任你外道神通再怎么大,但你不得漏尽通,不识佛性,决定不能了生死。我们是心地法门,识得什么叫佛性,能了生死。象吕纯阳祖师见黄龙祖师,当时吕纯阳已经阳神成就了,但黄龙说:“你这守尸鬼。”吕纯阳说:“哈哈,我囊中有不死之药。”这囊中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外药,就是口袋里面有炼好的金丹药,是外丹;一种是臭皮囊,即身体,身体中炼成功金丹,金丹炼成功就是不死之药物,不要守这躯壳。黄龙祖师说:嗨!“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纵饶你能够活八万个大劫,到最后还是要落空。因为你不认识佛性是什么,有神通又有何用处?你着相,以为这阳神是真的,其实这阳神也是假的,亦是梦幻泡影,只是我们真心的妙用所显示一个幻身罢了。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显现的身体,都是阿弥陀佛的意生身。所谓意生身不仅是身体,一切境界事物都是意生身。所以,山河大地也是我们的意生身,只是我们不认识,就把它隔断了,只认这身体是我,山河大地不是我。山河大地是地水火风组成,我们的身体也是地水火风组成。而我们的佛性能大能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只是无明把它缩小了,局限在你身腔里,而不识山河大地也是我们的意生身。

   但是这意生身也是假的,阿弥陀佛也要退位的,极乐世界要改变的。阿弥陀佛退位之时,观世音菩萨来即位,观世音菩萨的世界不叫极乐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比现在阿弥陀佛的世界还要美好、还要庄严。为什么呢?因为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他是古佛再来,再成佛。这是变戏法给你看看,你不要当真的,一当真都错。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你说这娑婆世界是假,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假;你说极乐世界是真,娑婆世界也是真。其实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分真分假,是你的分别心、虚妄心,其实是没有分别的。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心就不住相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住相,总是在那里分别:西方世界美好,是真的;娑婆世界丑恶,是假的。其实这都是没有正见,而被境所迷惑的过错啊!

   我们凡夫都是被境所迷惑,所以,释迦佛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他们为什么不自知?因为被妄想、颠倒、执着所遮盖了,不知道了、迷惑了。所以我们要成道,就要断迷惑的根子。要切断迷惑的命根子,首先要知见正,这第一重要。知见正之后用功夫修正定,时时锻炼,身如须弥山不动,心寂静如沉水不鼓,深入禅定,打开智慧,证见本性。识得本性后,要勤于观照,绵密保任,外不被境牵,内不随念转,不着相不住境,历境练心,消尽习气,真心就放大光明,朗照十方,所有的妄心、妄想、妄念,皆化为佛性的妙用。一切处、一切时都是我们佛性的显现,都是我们佛性的作用,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作为都是为大众,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般若妙行。

   所以,说见定行三要素是大手印的三个秘诀,也是一切法门修持之法要,是断惑妄之命根、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恒河大手印的行法是圆顿中的直指法,它是直接指示我们当下见到无修、无整、无散乱的妙明本体(妙明真心),而成就大道的根本实际的法门。我们修心中心法还要结印一心持咒,参禅还要起大疑情,念佛也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能成道。照此讲来,我们要成道俱要经过一番修证,不及大手印高妙了。须知大手印的根本说法虽是什么都不要修,指示你认识自己的妙明真心就是了。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你修什么?佛性没有散乱,你整理个什么?所以是无修、无整、无散乱。因此,做功夫都是走冤枉路啊!但是,不做功夫,能认识这离念的灵知即是当人的本性而成道吗?须知大手印是白教最后了手法,起初也要经过一番艰苦的修练,才可以进入大手印的功境。所以我们若要打开本来,证见本性,成就大道,还须一心念佛,大起疑情,绵密持咒做功夫,不能稍懈!  我们虽然在讲密宗大手印,但是我们不分宗派,禅、净、密合在一块讲。其实大手印和禅宗是一鼻孔出气,是直指心性,叫人当下成佛,不要大家走冤枉路的圆顿法门。但是讲了几次之后,大家对“色”和“空”还不十分理解。上次有人问我,这“空”是不是离开色之外的空?比如现在有房子,有这么多男女老少相聚一堂,是不是离开房子、离开男女老少,没有相了,才是“空”呢?不是的,他不理解色空之义啊!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色和空的义理弄懂,理解大手印宗旨,修行起来才比较顺利,否则不免要走冤枉路。

   那么究竟什么是色、什么是空呢?

   我曾举过秦跋陀禅师问生公法师的公案,今天不妨拈来再讲一讲。生公法师当时名震全国,享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盛誉。秦跋陀来看生公,问他:“大师,你年纪这么大了还讲经,讲的什么经啊?”生公说:“我讲《般若经》”。我们知道《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专门讲色与空的,它的缩本是《金刚经》,《金刚经》的缩本是《心经》。《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讲色空之义。

   秦跋陀禅师问:“哦!那么请问什么叫色呢?”(色是什么东西?)生公答:“众微聚集叫色”。众微就是《金刚经》里佛问须菩提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个大世界都是微尘聚集而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等也是微尘聚集的。为什么呢?砖瓦、木料、钢筋、水泥都是微尘。砖瓦不就是泥土吗?用泥做成坯子,放到窑里去烧制成。木头呢?是大树。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呢?大树是树种子从泥土里面吸取养份,日光照晒,慢慢长大,聚起来的。都是合起来的,众微相聚的。并不是“某某样的东西”本身就有的,本来都没有自体,都是“众微聚集”的。

   秦跋陀禅师又问:“那么,什么叫空呢?”生公答:“众微无自性叫空。”即微尘本身是没有的,是别的东西合成的。现在科学家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合成的(比如水就是由氧、氢两种元素合成的),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合成的。基本粒子也不“基本”,它是由更微细的东西合成的,一直分析到“波粒二象性”——既象波,又象粒子;既不是波,又不是粒子。其实佛经里早就说过“邻虚尘”——邻近虚空的微尘。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这样理解:没有合成东西之前,什么都没有就是空,即“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未聚是空”。其实佛教里讲的“空”并不是这个意思。生公不说“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未聚是空”,他说得很好:“众微无自性是空”。众微也没有本体——无自性。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是“空无所有”的空。“空无所有”的空就是“断灭空”啊。生公所说的“空”是自性空,就是我们的本性。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的本性显现的。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一切色相的根本。

   为什么叫“佛性”,不叫“法性”,这里边有什么区别呢?

   法性是诸法的根本。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们的思想,都叫法。在佛经里,法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很广。所有的东西、事事物物乃至我们的思想都是我们的灵明真性所产生的,都是我们的灵明真性所显现的妙用。我们的灵明真性是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我们把妄想除光、无明断尽,恢复本来面目,我们这个灵明真性的妙用就具足了。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个佛可成。我们的灵明真性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们的灵明真性。所以这个灵明真性是诸佛之本、万法之源。

   “色”就是“空”,一切色都是我们的灵明真心所显现的,一切色相就是我们的灵明真心,灵明真心就是一切色相。而不是离开一切色相来找空,那是空无所有的空,那就不对了。所以,生公说“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无自性是空”而不说“众微未聚是空”。

   这时,秦跋陀进一步问他:“众微未聚时如何呢?”因为生公说众微聚集是色,这是色吗?他没说到根本去。其实这色就是我们的自性,因为没有自性是无能显色的。生公说“众微聚集是色”。那么众微未聚呢?还未聚集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呢?生公罔措——生公到这里就答不出来了。可见,生公对色空之义未能究竟。其实这句话要答他也便当得很,问众微未聚时如何?答他午夜日正红!午夜就是夜里的三更天。三更天的夜里太阳正通红地照着——午夜日正红。还有另一种答法,比如《楞严经》里就有现成的:“性色真空”。性色就…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七、直指自心实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