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建立合理的世界道德规范▪P2

  ..续本文上一页他们的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就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假如人人都能深信因果的必然性,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想人人都会乐于行善,而不愿造恶。那么,如何才能深信因果?只有通过对佛法的学习。整个佛法都是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而这正是佛陀以他圆满智慧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唯有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以此作为参照,来指导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佛教的因果思想还揭示了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性。凡是真正对自己有益的行为,同样能够为他人带来利益。因为善行才是真正的自利行为,而善行必然不会危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否则便是恶行了。利人才能利已,损人必然损已,只有在“我为人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实现“人人为我”,其过程虽为利他,但得益却在自身。

   佛教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揭示了世界是无我、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体的,个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体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佛教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因而能更好地协调集体与个人的双方利益,协调他人与自我的双方利益,使社会的运转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三、五戒十善为准则

   在佛法中,道德的具体规范又是如何的呢?道德的行为又称为善行,它的基本内涵便是十善。十善,即不杀生、不偸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这十种善行是包含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体现是身体方面的善行;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是体现在语言方面的善行;不贪、不嗔、不邪见,是体现在思想上的善行。

   与十善相反的便是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十恶行可以说是对世间恶行的总结,人类的种种犯罪行为,都没有超出这十种恶行的范畴。因此,佛教将对治这些恶行的十善业道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

   十善而外的五戒,主要是对有情行为的约束,具体内容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戒相上来看,五戒与其他宗教的道德规范非常相似,如耆那教,以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离欲为五戒,基督教的后五戒为: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摩那法典亦以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贪嗔为五戒。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道德规范代表着古代圣哲们的真知灼见,虽然朴实无华,但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对琐事的明智指导正是最高明的教条,因为生活并不由新奇和奥妙的事情成立。”

   或者有人会怀疑,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那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否早已过时?是否还能具有永久的权威性?我们要知道,虽然人类有性别之分、种族之分,但也有着相似的共性、相似的弱点。今天,物质文明虽然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人性并没有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得到完善和提高,正相反,在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旗帜下,人性的弱点因为失去制约而表现得更为充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杀、盗、淫、妄的犯罪现象非但没有收敛,甚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严重。要想改变社会的现状、改变人类的命运,唯有将道德普及到民众中。

   佛教的五戒十善有雄厚的义理作为基础。从自身而言,持戒就是在培养我们生命中善的种子,抑制生命中恶的种子。当我们生命中善的种子增长时,就意味着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净化,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而当我们生命中恶的种子增长时,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在趋向堕落。我们的每一桩善行,所带来的也不只是暂时的人天果报,更会将我们未来的生命带入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环中。而恶的种子一旦萌芽,也会形成强大的力量,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无穷的过患。善恶的果报不是一时的,所以,持戒的意义也是长远的。

   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它的根源都在于我们的心。通常,我们所认为的犯罪行为只是那些已经付诸实施的行动,但在佛教的十恶行中,将我们的贪心、嗔恨心和邪见也纳入了犯罪的行为。只要我们生起一念贪心、嗔恨心的时候,同样属于犯罪的行为。因为贪心和嗔恨心的产生,虽然没有具体地伤害到他人,但却在无形中伤害了我们自己。

   我们起贪心的时候,就是在给生命中贪的种子浇水,是在助长我们生命中贪的力量,而这种贪的力量又会形成巨大的惯性并左右我们的行为。当我们贪著财富时,会表现出悭贪吝啬;当我们贪著地位时,会表现出阿谀奉承;当我们贪著虚荣时,会表现出自赞毁他,正是这一切,污染着我们的心灵,腐蚀着我们的人格。而我们起嗔心的时候,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所谓修身养性,一方面要求我们有效地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地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因为我们的不良习惯是来自无始以来的积累,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只有从思想上根除它,才能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升华,成为众善毕备的有德之人。

   五戒十善不仅能完善我们自身,还能给社会带来自他和乐的效果。今天的社会,存在种种不安定因素。归根结底,不外乎人类的贪、嗔、痴在作怪。只要人类的贪、嗔、痴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世界将永无安宁之日。因为人类世界的和平始于人类内心的和平,核武器能为我们带来和平吗?导弹防御系统能为我们带来和平吗?如果优良的军事装备能够为我们带来和平,能够保障我们的安全,美国的世贸大厦就不会出现撞机事件。先进的武器一方面是用来相互制约,一方面是用来相互威胁。核武器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是安全的保障,还是更大的不安定因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只有认识到世界不安定的根源,才有可能最终解决不安定的问题。如果人人都能慈悲不杀,还会有生灵涂炭的悲剧吗?如果人人都能视天下万家为己一家,还会有硝烟四起的战场吗?如果人人将社会与自身当做一个整体,还会随意地侵犯他人的利益吗?

   人类的犯罪现象千差万别,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制裁,也可以运用经济的手段来制裁,但最有效的莫过于道德的建设,因为道德建设不仅从根本上铲除了犯罪的根源,更不会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如果众生都没有了贪嗔痴,这个世界便是安乐祥和的佛国净土!所以说,五戒十善的提倡,对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建立合理的世界道德规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