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五十九日(三):冷处理九界小小事▪P2

  ..续本文上一页、向往安逸啊,大概是由于这时代的人都太累了。他们城市里的人到山上后说,哎呀,山下真热恼真热恼,这个地方可清凉了。三天就跑下去了,为什么呢?热恼的习惯在召唤他,他习惯了,不热恼他受不了,对不对?

  

我们一定要学会这个依佛果、依佛心、依佛愿,来俯视九界小小业不堪计较,做这样一个冷处理,我们对自业他业共业做一个等观,那我们就作一个象文殊一样有智慧的人,象观音一样有慈悲的人,象大势至一样光明遍照的人。我们念佛就是这样的,不念佛就是九界小小业。我们用这样一个角度来审视,那在九界中不管你三圣道、三恶道、三善道,我们很容易一眼就看到了,这都是不可得的、无自性的。这是小小业,都不应该生忧生喜的,应该平等观、如实观。这样我们就象这个“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开众生淤泥华故”,你不被这个九界所转了,你不用离这个九界,你就是在净化着这个空间,这个时间,净化着你自身周边的依正二报。

  

很多人做过实验的,我也被人做过很多次实验的。用的仪器测试的,测试过,他们前一段又给我推荐了个仪器,说有个仪器是从什么什么国家进来的,怎么样怎么样。你身体什么样什么样,气脉怎么样怎么样,给你测试出来了。我说不知道,有时间可以测试,没时间就不测试了。

  

我们这个人心,要是有个仪器测试的话,我们念佛时测,是一个样子,生烦恼测又是一个样子,很忧伤的时候测又是一个样子,千奇百怪真是不一样。要是我们念佛的时候,别人待到我们身边就安乐、清净。如果我们心里嗔心大大的,别人坐在那儿就很痛苦,说这是怎么回事啊?所以净化也好,污染也好,我们自己要知道——念佛人一定能净化九界,说“化佛菩萨日”,就是在随顺的时候,我们的小小业悄悄地回入大海了,回入佛的智海了,在智海的感知中,我们就同时感知到净化世间、开众生淤泥华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体验。虽然我们蹲在淤泥里面,但是突然念佛了,就象莲花一样开放了,心智就敞开了,意念也健康了、有意义了。小小不然的事,慢慢就不计较了,一次不计较,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那你学会冷处理,慢慢地不计较,要求太高等于不要求,干脆我们不要求,慢慢地来,一点一滴地,对自己要有耐心,对别人也要有耐心。你念佛人嘛,你念着无量寿,你没有耐心那你念啥无量寿啊。你念着无量光,你没有耐心,你啥无量光啊?对不对,那我们要随顺这个耐心。对自己对他人对共业,有耐心,就冷处理了,对九界的现缘就冷处理了,那我们慢慢的把心就现缘中安下来了,一点一滴地就落地了。开始还浮躁在这个九界中,晃悠晃悠晃悠的,慢慢就落到佛地、佛的觉悟地上了,一点一点地来,要有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你观察透彻了,你也就不需要急于做什么了,因为九界必然在念佛这个功德藏中,它是利益的对象而不是索取的对象。所以,我们所面对的世间种种因缘都是利益的对象,你说我做不到,没问题,你先观察。观察很重要,说马上我们去做,那可麻烦大了,很多人就跑掉了。让观察是没问题的,不减损你一根毫毛,你可以看一看,体会体会,认知认知。认知到了,慢慢去做。

  

就象布施一样,很多人不知道布施的利益与善巧就是给自己带来的富有的心里的那种作用。不知道,特别吝啬,就象《药师经》讲的那样——于自尚不受用,况且于他人呢?把东西堆那个地方、藏那个地方、躲那个地方,挖个地窖埋,干什么呢?自己不敢用,别人肯定不敢用。到最后那一刻说:把那个什么东西拿过来,压在枕头低下,或者装在木头盒子里,都不行了,晚了。

  

吝啬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征,不是骂中国人,因为封建社会有敛财积累的意识。印度人不这样,他们攒攒就布施出去了,20年是一个关口,10年是一个关口,10年的东西,一看这太龌磋了,送人,全部送人,一下澄清了,他们心里爽快。我们这个民族,积攒越多越好,东西根本没有用烂那里也要攒那里。

  

我们的业力也是这样的,业习、沒有用的东西装在心里干啥啊?这是封建社会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一种痕迹,再一个就是“鬼文化”的痕迹,死了装在木盒子里,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可能就看谁的墓大?全世界可能就中国人会搞大的陵墓啊,把它堆成一架山一架山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解放自己,从我们生生辈辈祖先的这个血液里、这个意识中解放出来,把那些没有用的东西清掉,此处九界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东西,这是个大动作,对不对?彻底打扫卫生,九界的东西都要给它清理掉。你说这有点残酷吧,不是一穷二白了吗?九界的东西还是很富有的对吧,你回头再看,这时候的富有就变成真正的富有了。过去的富有,因为你没有智慧、没有安心、没有得到大自在,你这个九界的富有就是九界的业力,如果你真正地站在佛的顺性的高度来看,这九界的财富就真正成为九界的方便与庄严了,所以先清理再来用,没问题,还是你的啊。

  

所以这个“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这个功德利益,不是说菩萨可行,是念佛之人可行的,要不然跟我们没有关系了,象过去那些菩萨说“八地以上菩萨能干的事情,我们咋办?我们等着吧,等证到八地再说。”那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所以我们换个角度审视。

  

(岁次辛卯六月十五2011年7月15日)

  

《安居第五十九日(三):冷处理九界小小事》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