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噶玛天津仁波切法语(2006年4月~2012年4月)▪P3

  ..续本文上一页/02/04

  自我剖析,了解我是谁,进而深入生命中,发现生命的可贵。

  2012/02/03

  懂得阅读自己,才能发现自己。

  2012/02/02

  我们日常生活真正需要的并不多,但是永远无法满足想要的。

  2012/02/01

  身口意合一,让心灵自然清净。

  2012/01/31

  知耻近乎勇。

  2012/01/30

  自我要求远胜自我表现。

  2012/01/29

  德行指的是道德,每个人的生命价值观。真正修行的人,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他,而会注重自己身口意是否违背佛所说。

  2012/01/28

  社会乱不乱,皆由己心分别;心净,社会自然清净。

  2012/01/27

  心住一处不乱,不受心念生灭影响,再观照空性。否则容易将念头视为神通,而堕入邪道。

  2012/01/26

  禅修中,一切念皆应舍。觉明生起,而后方生定。

  2012/01/25

  闻法知法而后修。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2012/01/24

  修行在心,令心安住知而无念,知善恶,而不受私心影响,这是修行的真谛。

  2012/01/23

  人间有爱处处平安,不分男女,爱心平等。

  2012/01/22

  爱是一种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爱才会令心充满慈祥。

  2012/01/21

  无我是为对治我执。我执越重,烦恼越多。社会将会出现缺乏无私的关爱。

  2012/01/20

  现今社会出现个人主义,过度强调言论自由,这对修行有很大的障碍。越是重视个人,修行无我越是困难。

  2012/01/19

  放下执着,生起净信心。修行是为解脱轮回,不是为了功德。

  2012/01/18

  观察此身无一是我,了解此一真谛,是证得身念处。

  2012/01/17

  法会是令我们种下成佛的因。

  2012/01/16

  观照诸法体性皆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

  2012/01/15

  失去的,就该放下。

  2012/01/14

  闻法不等于得道。法是用来实践,只有经历过失去,方知失去是什么!

  2012/01/13

  妄念是自己设下的陷阱。唯有觉知性空缘起,方可步上菩提之道。

  2012/01/12

  知因果故乐天,不造恶因故善良!

  2012/01/11

  身语意所作所思即是业。业力令吾等轮回,亦令此生枯荣!

  2012/01/10

  此身是我,我却无力令他不老;此心是我,我亦无力令它改变。何故?因为身心都是因果业报聚合而成,唯有证得空性者,来去自在!

  2012/01/09

  当拆除大队来的时候,我们就得离开这个家。平时做好准备的人,将无惧于无常。

  2012/01/08

  逃避不能解决痛苦,唯有知苦离苦,不再渴望拥有苦,便可转痛苦为出离圣道。

  2012/01/07

  身体是借住,要懂得珍惜与保养;长寿是为了可以圆满福慧资粮。

  2012/01/06

  呼吸就可修行。保持觉醒无念,心常法喜充满。

  2012/01/05

  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出来。他人的帮助与安慰,是最好的助缘,而非永久的依赖。

  2012/01/04

  修行在心。令心安住一处,保持不受外境影响,这就是定。

  2012/01/03

  远离世间八风,并非要你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告诉你世间无一实有!心不执着便是远离。

  2012/01/02

  一日心未调伏,所处的地方就是世间。世间如污泥,修行依世间,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2012/01/01

  凡事既是无常,我究竟为何而忙呢?能思惟此一问题,便可发现心要静下来好难,犹似坐在热锅上,片刻难安!此时就去礼佛!觉醒的心将能帮助你,克服焦虑的心。

  2011/12/31

  一时难以不受物欲影响,只要愿意静下来观察周遭,你将发现无一真实不变,这就是无常真谛。

  2011/12/30

  人们追求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当以佛说八正道对治。二者并非不同,如佛说:「比丘们,世间犹似火轮,人们为之炫目着迷,智者当视之如火球,火轮是幻象。」

  2011/12/29

  业力不可思议,心犹胜业力!

  2011/12/28

  富裕时容易迷失自己,惜福不如施福!

  2011/12/27

  任何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就看你怎么看问题!

  2011/12/26

  若不如意可以唤醒无常观,何尝不是一种加持!

  2011/12/25

  佛子勇猛心指的是精进禅修,不随烦恼行。

  2011/12/24

  入我佛门心常乐即是富!无有财富更胜一念清净。

  2011/12/23

  意志是一切力量的来源!

  2011/12/22

  善业显现莫喜,恶业成熟莫怨。接受后放下不再回忆,保持警觉!

  2011/12/21

  隐藏罪过,临终时如入火锅极为恐怖!

  2011/12/20

  发露忏悔是鼓励佛子认错,更重要的是不贰过!

  2011/12/19

  后悔是无智者的说词,智者做错事只有承担,别无说法!

  2011/12/18

  当是非与己利冲突时,选择是非,是行菩萨道!

  2011/12/17

  宁人负我,我不负人。

  2011/12/16

  滴水穿石,再大的磨难都可以过去的,忍辱是行菩萨道!

  2011/12/15

  不要当伟人,做平凡人可以做的伟大事。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就他人是行菩萨道!

  2011/12/14

  信仰给人力量可以面对挫折,当面临挫折时要向上师祈祷,赐予智慧!

  2011/12/13

  处处用心,就是不要用错心!

  2011/12/12

  处处小心,就是不要小心眼!

  2011/12/11

  佛法懂越多,越感不足,谦卑是行菩萨道!

  2011/12/10

  不与同辈或比自己略低者比较才华,炫耀能力,是行菩萨道!

  2011/12/09

  手指长短不一,人的能力亦是如是。尽能力与本分做好每一件事,是行菩萨道!

  2011/12/08

  佛的弟子应尊敬三乘一切上师,这是行菩萨道!

  2011/12/07

  隐恶扬善不道人是非,是行菩萨道。

  2011/12/06

  知足少欲者,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2011/12/05

  沙漠中不是没有水源,而是没有树木。即使遇见如沙漠的逆境,也要有求生的勇气!

  2011/12/04

  渴望被爱,是内心的不满足。心存感念,则会乐意关爱他人,心常满足快乐!

  2011/12/03

  学佛是为自利利他。工作通常只为利己,故当慎选工作性质,避免造恶。

  2011/12/02

  闻声救苦学习观音的慈悲,要有文殊的智慧用行动。这样才是悲智双运!

  2011/12/01

  将所学佛法用于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便是观世音法门,但是不要一厢情愿。

  2011/11/30

  学习佛法首要和睦。

  2011/11/29

  被人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不要养成被人依赖。

  2011/11/28

  行善很好,但不能究竟解脱!心住自性觉便是。

  2011/11/27

  净化人间。如何净?己心净人间亦净。净亦无。

  2011/11/26

  佛法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说教的。

  2011/11/25

  讲经要先讲给自己听,自己做到了,才有能力帮助别人。

  2011/11/24

  待人以宽,律己以悲。甚么是大悲?深陷轮回而不自知者,即是我们要大悲的对象。

  2011/11/23

  自私往往自害而不自知。

  2011/11/22

  爱可以无私,远及不认识的人,这是大爱,大爱容易。小爱有时候很难, 因为伤害的都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

  2011/11/21

  表情太少的人,内心匮乏爱。

  2011/11/20

  保持笑容,才会幸福。

  2011/11/19

  没有信仰的人,不会接受因果,这是何其可怕的事。相信因果,明天会更好。

  2011/11/18

  后悔逃离字典,将创造无数的恶业;别让心着迷,永远不要做令心后悔的事。

  2011/11/17

  分别中,只看外在,实是内心投射,故说人非即是己非。

  2011/11/16

  取舍中,千江映月,无一实,所以不取不舍。

  2011/11/15

  禅修中,心里面容易传来一通通简讯,不迎不拒。

  2011/11/14

  财富再多,都不及内心满足来的快乐。

  2011/11/13

  修行修心,学会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的对错,如是修才不会误入歧道。

  2011/11/12

  心不假外求,心外无佛。

  2011/11/11

  现代人喜欢将修行挂在嘴上,形于外,修行好像是修给外人看的。这样不好,修行应先从自省开始。

  2011/11/10

  发心容易,修行难,难在有所求而修。

  2011/11/09

  众生心与佛心无别,本来充满智慧;众生因生贪瞋痴起了自私想,故智慧一时被习染遮盖,因此修行须依心而修。

  2011/11/08

  心田长养慈悲草,慈悲是一种天性,来自母爱,给人欢喜与祥和。

  2011/11/07

  息灭瞋心,唯有修忍辱。

  2011/11/06

  瞋心无一益处,唯有恼人与自焚。

  2011/11/05

  心中无有怨怼烦恼时,恶魔自然远离;就算过去世的恶业成熟,今生所受也会以欢喜心面对,这样修行才能自…

《噶玛天津仁波切法语(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