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偈颂:如来于师处,若心有法得;既是着四相,岂能得授记。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偈颂:诸法如本来,原是净无染;取舍故浊秽,无别自归净。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偈颂:如来心无得,自然得清净;心本无一物,随缘任妙用。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偈颂:万法由心生,此心即自佛;综观一切法,何处不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偈颂: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偈颂:人身虽长大,有相非大身;法身无形相,不住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偈颂:不但佛如此,菩萨亦复是;我人若不除,不得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偈颂:实无一切法,岂有菩萨名;不见诸相者,斯人是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偈颂:严土之心得,即非菩萨行;心若无能所,净心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偈颂:了知一切法,无我人等相;通达无障碍,此乃真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偈颂:众生有五眼,迷覆不能见;妄除心能觉,诸眼自开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偈颂:一沙一恒河,妄念如河沙;一佛一世界,息妄在佛国。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偈颂:心中之众生,自性如来知;妄心本非有,歇即见本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偈颂:前念瞥然过,后念犹未至;今念何曾在,念念尽不实。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偈颂:虽有七宝施,此心不可得;无住心清净,此福徧法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偈颂:心既本空寂,岂有色可得;但色不离空,故色即是空。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偈颂:如来无形相,岂有相可见;无相无不相,故空即是色。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偈颂:如来无能所,假立名言解;万法原空寂,遇缘随人说。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告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偈颂:执法着圣见,不信是凡夫;凡圣皆不生,斯人乃正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偈颂:外无求菩提,内无所得心;一尘莫能染,是名究竟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偈颂:佛说菩提法,凡圣尽平等;离相修众善,净心即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偈颂:凡修诸善法,有求即非善;不希求果报,是名为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偈颂:修福不修道,何时能解脱;受持般若经,福智尽无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偈颂:众生本自佛,何者如来度;若不因闻法,何者能成佛。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偈颂:我者清净义,凡夫心混浊;若能净其意,佛由凡夫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偈颂:相好且庄严,不执也为难;法身非相好,不应如此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偈颂:为遣执相病,世尊说此偈;着相求菩提,不能见自性。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偈颂:自性虽具足,不修岂可见;若说断灭法,无疑断佛种。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偈颂:通达一切法,法本空无性;我法两不执,此忍胜宝施。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偈颂:菩萨不为利,但愿众离苦;心中无贪着,故说不受福。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偈颂:于相有来去,本性无来去;如来常空寂,来去皆自如。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偈颂:一念无明起,妄念似微尘;妄念岂真实,不住念清净。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偈颂:三千贪瞋痴,六道轮回苦;若修戒定慧,淤泥生红莲。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偈颂:世界于自心,执心被相缚;但莫执有无,假名谈实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偈颂:实相不可说,学人须自悟;凡夫常口说,执事不达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偈颂:佛见即正见,常乐我净也;我佛人人有,常住不变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偈颂:真发菩提心,应学佛知见;触目一切法,悉皆不取舍。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偈颂:发心为人说,其福胜于彼;众宝有竭尽,四句偈无穷。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偈颂:但无一切心,何取一切相;无心亦无相,如如自不动。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偈颂:妄心起生灭,虚幻本无常;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偈颂:心悟无相理,行应无所住;此经之宗趣,信解当奉行。
《《金刚经》偈颂》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