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这位尊者也是倾力相助,两位尊者一起:一个是圆寂的尊者,一个是活着的尊者。他两个齐心协力,才把这个恶业深重的人给超度掉。这样他障碍没有了,才能顺利的融入法界。
“据说这亡者是各洛丹增。因此,那些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同样,接受亡财之时若既不发心,也不作回向、发愿、念仪轨等,而认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师、大活佛,则无有任何实义。”
这里面尊者因为他是佛教界的尊宿,他有呵斥的责任,他有提醒这些修行者的责任。但是作为我们居士听了,不要以为那这些活佛、成就者有什么了不起,千万不能有这个念头,你还是要对这些成就者、善知识万分的恭敬。
这里呵斥他们、指出他们,不一定提醒他们注意,这是尊者的慈悲。不单单护念一般性的居士,也护念出家人。不单单要护念一般性的出家人,也护念很有修行的出家人。
很有修行的出家人也是需要护念的,就像我们一有空,就到大善知识那边去亲近他们。也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护念、加被,也是这个道理。
“即使是被无误认定为是高僧前辈转世的那些活佛们,最初也需要从藏文的元音字母开始学习,即包括文字读诵以上必须与普通人无有差别地学习。所以说忘记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读诵而未遗忘生圆瑜伽的人是肯定没有。”
所以这里华智仁波切说:连最简单的A O E都要从头学,一二三都要从头学,那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的吗!所以说连这个简单的文字都忘掉了,却对高深的生圆次第却没有忘,这个人是没有的,但是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作为一个高僧大德转世,纵使他A O E需要学,一二三需要学,确确实实他在学习A O E,学习一二三,比一般的人是要快得多快得多的。
一般人学<生圆次第>学高深的佛法可能学十年,他或许学一年、或许学一个月,有时候听师父一讲,一悟百悟,一通百通。那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个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的师兄一样,他虽然刚刚转世回来,两三岁,他就能清晰得记得他前世是谁,他记得他前世哪个房子是他造的,哪个法座是他坐的。一般人哪里能知道?虽然他读书不一定成绩很好,但他修行的功德,确确实实和一般修行人不可同日而语。
他刚刚识字的时候,一坐下来就能读诵大乘经典。一个大学教授读大乘经典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他一读诵就能用,他马上就能观心、就能入定。那一般性出家很久的、学问很高的也达不到的。
这就是一位确确实实修行很好的,转世回来的一种功德。这里我还是提醒大家,不管在家出家,对这些转世乘愿再来的人,不能够轻慢,也不能够没有恭敬的心。对一个有功德的人,你不恭敬是有罪的;反过来说,你对一个罪恶的人,你把他捧得高高的,那也是有罪的。不能把好的说成不好的,也不能把不好的说成好的。
这里上师仁波切只不过是强调,我们法王如意宝在讲课的时候,也常常提醒那些转世活佛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华智仁波切在这里,也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上师的语言去轻慢他们。
“因此我认为(那些小活佛)不应该仅能骑马就开始享用信财亡财,而首先修学发心、致力闭关修持极为重要。”所以我们普通人更是要注意了,作为出家的人,不能因为刚出家,就开始享受信财,享受亡财。
不可以的,不太如法,至少要每天忏悔。所以每天晚上我们要念《八十八佛大忏悔》的,至少隔一天要念一下《八十八佛大忏悔》。甚至要念《百字明》、念《金刚萨埵》。
现在有居士组成团体,替别人念佛,替别人做佛事,然后拿红包,拿钱。简直都不知道地狱的门朝什么地方开的,朝谁开的都不知道了。这个现象在民间很普遍,城市里还少,有文化、有知识的学佛人也少,就是那些没文化没知识的赚钱去了。
念佛念一天能拿五十块钱,开心得不得了。甚至有一些在家的也开始卖经,念一部《地藏经》写一个(?),念一部《地藏经》五十块钱,念一部大乘经典多少钱……这个在民间现在很多,甚至还有不懂道理的人,还到他们手里真的去买。
买一张黄纸上面《地藏经》一部,给他五十块钱回来烧。这个人,因为他这个行为都是要堕落三恶道的,你拿它来有什么用呢?这个世间,佛教不是迷信,但是恰恰有很多糊涂的人,依着佛教做迷信的事情,被这些愚痴的人,显现了迷信的种种色彩,这是实际存在的。
佛教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在社会上却是有宗教的形式。这不是佛教的过失,那些人将负这个责任,将因为这个而堕落。
所以佛陀在《涅槃经》里说:说两种人是堕落的。一个是不相信三宝,以嗔恨心诽谤;一个是虽然相信,但愚痴显现出愚痴的行为,让别人间接的诽谤,所以这两种人都是有罪过的。
这个里面我们要知道,既然对那些乘愿再来的人,华智仁波切都谆谆的告戒他们,不要刚刚会怎么样就开始享受信财、亡财,你应该修发菩提心,进行实际的修持,这是极为重要的。
“具三想之往生:此时所讲的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之往生或称为心识上师(观想自己的心识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之往生”,这也就是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怎么样达到我们最后往生的呢?“南无”也是相应、融合的意思。所以我们平时在观想阿弥陀佛形象的时候,还要把自己上师的体性融入进去。
念的是阿弥陀佛!看的是阿弥陀佛的像。但是要想,现前来度我的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善知识,就是我的大恩上师。要这样想。就像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垂的手在哪?垂的手就是我有缘的善知识,这个就是阿弥陀佛伸到我面前的手,你要把这个手拉住。
所以一边念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的形象,同时阿弥陀佛的实质是谁你要明白。这样二者合和的去修,尽自己的心和上师的心、智慧的心合在一起,依靠这种“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的。
所以具三想而往生,“如《无垢忏悔续》所云:“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之义相同。此类往生法对具殊胜证悟的补特迦罗而言,是不需要的”,对一个修行证悟的人来说是不需要的。因为他证悟的实相本身就是阿弥陀佛。
对没有证悟实相的人,接引我的人就是阿弥陀佛。虽然我没明白道理,他能这么慈悲现前来接引我,我应该跟着他,视他同阿弥陀佛一样,把他观想成为就是你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实质要呈现上师善知识的形象。
所以修这种往生法,对于已经证悟的人是不需要的。证悟的人直接就安住在证悟的实相当中,那个实相即是光明,即是法界,即是极乐世界。“如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死亡,生啊死啊,对我们凡夫来说好象有生有死,其实是什么呢?其实是我们分别的意识,对证悟者来说是没有生和死的。
因为法性光明是不生不灭的,就像我们读《心经》一样: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这个心是不是谁都有的,谁都有谁都是那个特征。但是对于我们凡夫来判别事物,有生有死有增有减,这是分别当中来的。
作为一个证悟者来说,他要引导的话,可以把死亡的这一种分别念,引入到空行刹土。当一个证悟者死亡的相现前的时候,他安住在不生不灭当中,他会把这个融入到空行的清净刹土去。
“又:“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今生已得坚地,已获生死自在的补特迦罗虽然表面上好象死亡,但实际上只是如从此处到彼处一般”。对证悟者来说,死亡正好四大分解,正好心识从枷锁当中解开来,死亡正是他成佛之时。
没有证悟的凡夫不是。死亡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痛苦。所以“瑜伽小成佛”,对于已经修行证悟的人,表面上看上去死亡,但实际上只是从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已。
“修习生圆次第的行者,则如前所说以生死、中有的教授,而于三身中得往生”。三身中或于法身、或于报身、或于化身中得往生,“正如所谓的往生法引导修法低劣者”真正的往生法是引导最低级的人。最低级的人在人当中其实是占绝大多数的,所以用牵引法超度法是对最低级的,甚至有的生前都没有听到过三宝名字的。还有生前也做过恶业的。
但是有缘分,死之后来超度的话,有时候也能得到往生的。净土法门里讲得很多,在生的时候造了五逆十恶,甚至死的时候地狱的火已经现前了,但是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教他念阿弥陀佛,还是能够莲花现前、火焰化红莲往生的。
所以这个法其实是对最一般性的人而讲的。“因此修道未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此要诀(需要具三想往生法和铁钩勾召的往生法),若具足如是窍诀,则无论其罪业如何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
这个净土法门里就讲得很清楚,从这个教言上也是这样讲到:“如造无间罪业,径趋直下之人若值遇此教言,则必定不堕恶趣。如续云: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
有的人听到就不服气,天天做坏事,听到这个法不堕落恶道,还往生极乐世界去了。有的人觉得这个法最好不要有,好象不公平。对不对?对佛来说就是这样。就好比一个妈妈如果两个儿子,一个是正常的儿子,一个是智力不正常的儿子,这孩子有病,神经不正常,老是要做错事,你说一个妈妈更爱护谁,更同情谁?
反过来我们现在说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健康的,一个儿子忽然生病了,这妈妈爱谁?更爱生病的对不对?那身体好的,妈妈不必要看着的。这生病的,妈妈得赶快抱着要到医院里去,看着吊点滴,时刻要看在身边,对不对?
一样的道理,在佛菩萨看来,纵使他是造五无间业的人,在我们看来太坏太坏了。甚至把自己的祖宗都杀掉了,把爸爸也杀掉了。但是对佛来看,这个造罪业的人就像一个生了病,被高烧烧得头脑发昏。
生了病一个弱智的,一个不知不觉在当中造恶业,害自己还害他人,佛菩萨看了是更加怜悯他。反过来从另外…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二 (传喜法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