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上所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两句话讲得好,讲得非常透彻,的确是一切现相的事实真相。如果你真正通达明了了,现在这个世间是乱世,大家都没有安全感,都有忧虑,都有恐怖,这个道理通达明了,所有一切恐怖都没有了,你就真正得到安全感,没有恐怖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一样事情是真的,都是梦幻泡影,都是幻相。再告诉诸位:有情众生决定没有生老病死,你怕什么死?没有生老病死。世界没有成住坏空,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给你讲真话。这一句话里面的关键是一切法不生,本来不生;既然不生,哪有灭?不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相?缘起的现相,缘起性空,缘起根本就是不生。你要是真正明了,真正肯定,那在佛教就给你取个假名,你叫无生忍菩萨。无生忍菩萨也是有名无实,「无生忍者,即非无生忍,是名无生忍。」所以,一切恐怖统统都息灭了,这是了解事实真相。不了解事实真相,他心不安,了解了没事,天下再乱也没事。
【即非是名并说】
这是世尊在《般若 经》上,常常用这种方法。
【明性相不一不异】
不一不异,是《般若 经》的精华,是世尊二十二年讲《般若 》的中心。不但性相不一不异,说不一,是从现相上讲的,从相上讲的,相不一样,不一;不异,不异是没有两样,是从性体上讲的。像这个句子里面,所说的即非,所说的是名,是名就是不一,即非就是不异。佛以种种方式来说,希望我们体会这里面的意思。
【法法皆然】
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一法是例外的。诸位读了《金刚经》,能够把这四个字记住,就能提起观照的功夫。在起心动念之处,你想到佛在经上讲的即非是名,你把这个句子念一遍,你的心就平了,你就觉悟了,就不再迷惑颠倒,你了解即非是名里头的意思,包含一切法。
【即无论何法】
小事情穿衣吃饭,日常工作、处事待人接物。
【皆应明了此理,两边不著。】
修行用功在哪里用功?大家都以为,我要在念佛堂里用功,在禅堂里用功,大众共修用功,早晚功课用功,全是假的,没有用处。所以你修行这么多年来,一点效果都没有。会用功的人在哪里用功?在穿衣吃饭上用功,在日常点点滴滴琐碎事情上用功,在处事待人接物上用功,那叫真会用功。在起心动念处用功,起心动念是什么?是四见;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是四相。「我相者,即非我相,是名我相」,「人相者,即非人相,是名人相」,你在这上用功,这教给我们观照的方法。让我们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念念不迷。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头所说的,念念不迷惑,念念是正觉,这叫修行。把从前一些老的习惯、老的习气,所有一切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是真正会用功。转变我们的生活,把苦难的生活转变成佛菩萨智慧的生活,把种种障碍的生活转变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生活,转变凡夫的生活成为佛菩萨的生活。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要会转变。《金刚般若 》的理论方法帮助我们转变,真的是超凡入圣,就在一念之间。这里要紧的一句是「两边不著」,这一句非常重要!两边不著就是销归自性,也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心性在哪里?无有一法不是,法法都明心见性。在吃饭里面明心见性,在穿衣里面明心见性;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无有一法不见性,这叫真的明心见性。
【修行功夫,可概括为观门、行门,细说则法门无量誓愿学也。】
大乘佛法里面讲到修学的纲领,多半都讲观行,观行就是此地讲的观门与行门。观门是理,通达道理;行门是事相,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这些事相。修学,观跟行是一不是二,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理事如果脱了节,变成两桩事情,你的修行功夫决定不得力。无论你怎样精进修,都没有用处;也就是说,你转不了境界。不能转境界,就是功夫不得力。所以一定要晓得,观行是一不是二,就是前面所讲的,事里面有理,理里面有事。在种种不同事相当中,你见平等之理,你见不生灭之理。在理论当中,你又能够见到种种差别的事相,知道这些差别事相怎么来的?怎么演变出来的?最后这些事相归宿到什么地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生活,所谓是觉者的生活。底下两段再细说:
【理观,依佛说可以贯通一切之理性,加以深切体认,严密觉照,用之於行门。】
我们先看这一节。这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个是「深切体认」,也就是说,佛所讲的这些道理真正明了,真正通达了。特别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金刚经》所讲的可以说是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中心、精华,这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法的大根大本。《金刚经》的道理能通一切法,所以六祖大师在《金刚经》上开悟,一切大乘经教他都通达了,是有道理的,他通一切法。既然通一切佛法,当然也通一切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都通达。
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古时候听经开悟,真的是上上根人。一遍听了他就觉悟了,就是此地讲的,深切的体认了。中下根人只可以说是结个法缘,曾经听过一遍经,听了之后都忘掉了,也不晓得讲些什么,阿赖耶识里头落下一个种子而已,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可是现代人有福,现代中下根人可以跟过去上上根人平等。怎么会平等?现在可以重复反覆去听。古时候听法师讲经听一遍,不会给你讲第二遍。现在有录音带,一遍听不懂,听十遍;十遍听不懂,听一百遍;一百遍听不懂,听三百遍、五百遍,就听懂了,就赶上那个上上根人,甚至於超过上上根人。现代人有福报,借重科学的工具,只要你有耐心,你真的肯干,你才行。
过去学讲经,说老实话,你听老师讲经,从前教讲经都是复讲,讲小座复讲。头一天听老师讲经,第二天你上台复讲,你要没有能力,就没法子学。只听一遍,你要有那个记忆力。老师讲一个小时,你有能力复讲五十分钟才算及格,你可以学讲经。古时候,讲经的法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听众当中有这个能力的,老和尚把他挑选出来,让他第二天复讲,这样训练出来的,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多。过去李老师在台中办大专佛学讲座,前面十一届我都参加,我跟他们同学们混在一起,看看他们的能力怎么样,结果非常失望。李老师那个时候讲《佛学概要十四讲》,老师讲一个小时,下课之后,我就请这些同学们集合在一起,你们来复讲,拿到老师的讲稿来复讲。听了一个小时,照这个大纲来复讲,表解的稿子,他们的能力几乎百分之九十只讲五分钟就完了。讲得最好的大概七、八分钟,我那个时候一看到这个样子,摇头!古人常讲后生可畏,看这样子并不可畏,才晓得这个难处。从前的标准是要讲到百分之八十,你才有资格被选出来学讲经。
可是现在录音带帮了大忙,可以反覆的听。听到录音带上讲一个小时,你也能讲一个小时,岂不就成功了吗?要听多少遍?总得听几十遍、百遍以上。洛杉矶赵立本居士,他就专门听《六祖坛经》跟《金刚经》,就专门听这两样东西。他告诉我,他说:法师,我只学这两样,这两样我很有兴趣,我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可不可以?我说可以。他告诉我,他听了二十六遍。那是好多年以前,听了二十六遍。我就劝他,你继续听,听满一百遍,你就会讲了。他现在果然会讲了,到处讲,讲得很不错!你能够把一部经从头到尾反覆听一百遍,行!所以现代中下根人可以跟过去上上根人相比,道理在此地。只要你肯下功夫,只要你不怕困难,你一遍一遍的听,一遍一遍的学习,这就能成功。
讲经确确实实不是一生的事情,生生世世的善根,决不是一生能够成功的。今天用录音带这个工具,一生当中可以成功,这是很难得的,我们要会运用它。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我有能力,我听老师讲一个小时,第二天我把老师东西重复讲一遍,我至少可以有把握,讲到他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我听一遍,都能够记得,而且我听的时候很专心,他这些理论东西,我都能听懂。但是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就没有办法。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带,没有这个工具,所以学东西学得很苦。有这个能力的人就太少太少了。所以说博闻强记,要有这个能力。这是深切体认,非常非常重要!
真正通达明了,还要会用,你要不会用,那也枉然。严密觉照就是用,要把这些理论方法能运用在生活上,这才能转境界,改变我们的生活。生活改变了,当然第一个是你的想法、看法改变了,思想改变了,你的做法也改变了。譬如底下第二条,事修上它头一个举例子布施、持戒。没有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们对於布施很难,总觉得这个钱很辛苦赚来的,很不容易。尤其我们那个时候是公务员,一个月薪水很微薄,在台湾早期待遇很薄。说到财布施,没有人愿意去做。可是这个道理明白之后,不但可以做,很欢喜去做。思想观念改变了,做法就不一样。境界转了,连带的身体体质也转了,体质上转变的,一般世间人所期求的,健康长寿。如果你不能够转过来,你的一生是命运在安排。命运从哪里来的?《了凡四训》里头讲得很清楚。
我是前些年,也就在此地,在迪安那学院讲《了凡四训》,有二十五个录音带,讲本文是十五个,前面五个带子是讲序文,印光大师的序文,总共好像有二十五个带子。有一些同修,从这个带子把它整理出来,我看过,里面也修订过,现在印成一本书,好像有这么厚,我看外头有结缘的,这是我删定过的。这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人只要有我、有我执,有我有人,有是非人我,这个人就有命运,他就受命运的支配,就受命运的主宰。如果哪一天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你就超过命运,命运跟你不相干。命运不相干,再告诉你,风水也不相干。你有命运,就有风水。风水是什么?受外面环境的影响,那叫风水。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你不要被人骗了,现在骗人的事情很多。风水跟每一个人根性、命运不相同。这个地方,我住在这里好,对我来讲;你住在这里未必好。风水并不是:「这好风水,每个人住都好!」不一样,要跟你的命运相配合。所以看风水才有「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就这个道理。你没有福报,什么福地你住在那里,麻烦就来了,一大堆的麻烦。什么原因?那是福地,你没有福,你的福跟那个地要能够相应,那才住得好。好风水对甲好,对乙未必好,要明白这个道理。对那个人好,对我未必好;对我好,对他未必好,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与自己的命运要能够相应,要能配合,这是世间意。
学佛的人要超越,这是佛法殊胜之处。如果学佛的人还堕落在命运里面,还被环境所转,这个佛学得就很冤枉,一丝毫的功德利益都没有得到,那真的叫白学,冤枉学了。学佛最殊胜的利益,也就是最低限度的利益,这不能说最殊胜,最起码的利益,改造命运,改造体质,身体健康长寿,容光焕发,这是最起码的好处。这一点好处没有得到的话,你这个佛不叫白学了?大的好处,经上给我们讲的,都是真的事实,我们这一生可以做得到: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生当中,从凡夫转变成佛菩萨,超越十法界的佛菩萨,这是最殊胜的利益,真实的好处。我们人人都做得到,要紧的是要深切体认这个经典讲的道理,要能把理论方法应用在自己生活上,那你就成功了。所以,用在行门。
【理观,必应兼事修。】
有理论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这个事修就是生活。学了佛法这些道理,与自己的生活要是脱节不相干,这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我常常讲,佛法是非常现实的,决不是玄谈,决不是空洞的,字字句句在生活上统统用得上,没有一样用不上,跟我们世间学校所学的东西的确不一样。学校学的东西,好多都是没用的东西。离开学校,有什么用?我在学校念书,我念中学的时候,年岁虽然不大,我就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我的老师对我的看法也很特别,我在学校是很有名的不用功的,我考试只要六十分,家里要我年年升级,六十分就可以升级,就行了!不念书。老师问:你可以念书,为什么不念书?我说:书念了没用处。他想想也真有道理。我说:我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工作,这些东西都没有用,我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可是我喜欢念书,我到图书馆念书,我念的东西比我的同学多得太多了。我要念我用得上的东西,用不上的东西我不念,所以学校功课敷衍敷衍就算了。我有能力敷衍,刚才讲,我的记忆力很好。考试之前,平常不念书,考试之前十分钟,书翻一翻,保证及格,就行了!你说这个书还要念它干什么?这不需要念了。我的老师对我都了解,你要做数学,数学有练习本,我数学练习本不交的,我跟老师商量好了,同学们做不出的习题,我到黑板上做给你看,我会做,何必要浪费我的时间?所以我在学校里念自己喜欢念的书,念自己觉得有用的书,没有用的、不喜欢的,一概都不念。这是理跟事一定要相应。「缺其一,便不足以言修功矣。」你修行的功夫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相应,理跟事一定要相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九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