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给你讲一部《金刚经》,三个人、五个人听,听众就愈来愈多。因为你讲得精彩,你讲的一定比我讲得好,你取的是我的精华,我那些拉拉杂杂的东西你都丢掉了,都不要了。你晓得这个原理,你才知道这个事情不难,这个事情可以做。学讲经,练习讲经。到讲得差不多,讲得很好了,再去受菩萨戒,那个菩萨戒是形式,免得人家毁谤。因为你受了菩萨戒,菩萨有责任讲经。所以在家菩萨有责任讲经,出家人对你也不能批评。而且说实在话,讲经升座是代佛说法,居士讲经升座代佛说法,我们出家人去听,也要先拜三拜。你下了台,你是居士的身分;你上台的时候,你是代佛说法,那个身分不一样。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晓得,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不知道事实。
我们看佛经,佛当年在世的时候,维摩居士是在家居士,他是受了菩萨戒的居士。维摩居士讲经,舍利弗、目犍连这是佛的大弟子,去听经一定要顶礼三拜,右绕三匝,那个礼节跟对佛完全一样,没有两样。佛法是师道,师道是老师第一大,不管你在家、出家,老师第一大。你一升座,是代佛说法,这就是第一大。进入这个佛堂,你就应该要行礼,这就是最敬礼,我们必须要懂得。不是一出家就第一大,没这个道理,那是个错误观念。
升座讲经,居士可以称法师。法师、和尚都是通称,在家也称和尚。和尚不是出家人称的,这个诸位要知道。和尚是什么?是亲教师,就是传法的老师。譬如你今天跟我学讲经,我就是你的和尚,你完全依靠我的,我就是你的和尚。我过去学讲经,我是出了家,我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学讲经,李老居士是我的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亲教师,现在的话就是指导教授,他直接传法给我的。所以和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他有师承的关系,法师没有师承关系。再看下面注解:
【若向在家善知识请求讲经说法,为其弟子,依以为师,则固无不可者。】
这是以在家居士为老师的。在家居士以在家居士为老师,出家人以在家居士为老师,都可以。这是世尊出现在当世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例子给我们建立了;维摩是在家居士,多少出家人以他为老师跟他学习,佛身边的弟子也是以他为老师,他讲经说法,有的时候佛叫自己学生到那边去听,可见得没有吝法。人家讲的是正法,哪有错误?所以出家人可以依在家人为和尚,为老师。
【如其志愿真诚,堪以教化,善知识亦不宜一味峻拒也。】
这是不可以拒绝的。他是真心诚意来求法,你要是拒绝他,这是断人法身慧命,这是完全没有慈悲心的。只要是真诚的来求学,一定要教。
【此经是大般若 法会中之第九会,且是为发大乘、发最上乘者说,可见在会者,皆是发无上菩提心之大菩萨,故不别列也。】
这是说前面所列的这些大众,里面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没有列菩萨众。为什么不列菩萨众?这个地方给我们说出来它的原因。这个经是《大般若 经》,《大般若 经》总共有六百卷,一共有十六会,这是《大般若 经》里面第九会的一分,是六百卷里面的一卷。这说明《金刚般若 经》是从哪里来的,是《大般若 经》第九会里面的一卷。这是整个《般若 》的纲要,是整个《般若 》的精华,经上讲得很清楚,「是为发大乘、发最上乘者说」,不是为普通人说的。由此可知,当年参加法会的这些人,都是发无上菩提心的大菩萨。佛灭度之后,我们今天这一会,诸位来参与的,也是发无上菩提心的大菩萨,这一样的。若不是发大乘、发最上乘,你虽然来听,也得不到利益;也就是你没有听清楚,没有听明白。真正听清楚、听明白,很欢喜,依教奉行,那你就是发大乘者,就是发无上乘者。这是末后所列的这些大众,不列菩萨的道理在此地。
【皆大欢喜者。闻此大法,心开意解。】
「开」是开悟,「解」是许许多多的疑虑、无明、误会统统消失了,统统解除了,所以欢喜。
【且知信受奉行,便是荷担如来度生事业。】
这个的的确确把我们凡夫身变成了菩萨身,转这个境界,转得实在是太快太快了,转凡成圣。知道依照这个经去做,佛教给我们为人演说,这就是担负如来度化众生的事业。
【当得菩提,成佛有望。】
这两句话是真的,只要你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去做,你的进步非常快速,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当得菩提就是开悟,从小悟、大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了。
【非同小可,故大欢喜。在会大众,无不如是,故皆大欢喜也。】
我们今天也是这个心情。
【信,即信心不逆之信。】
信心不逆是本经的经文,这个意思就是非照这个理论方法去做不可,这样的信心,叫做信心不逆。
【受,即深解义趣之解。】
这是须菩提尊者自己说的,他听佛说这个法,深解义趣。
【因其有不逆之信,深解之受,所以奉行。】
奉行就是受持。
【奉,遵奉,遵依经中所说之义趣。行,自利利他,自己遵奉而行,复广布此经,为人演说,令一切众生无不皆大欢喜。】
这些话都是佛在这个经上常常讲的,教导我们应当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如是信受奉行,务使慧水长流,法脉永通。】
这两句话是自行化他,在自己本分上,智慧不断增长,烦恼业障不断的在消除;在佛法修学、弘扬、传播,永远是很顺利,无有障碍。
【传之尘劫而无滞】
尘劫是时间。
【普济万类而无遗】
这句话是讲的空间,时间永远的传下去,空间是普度现前一切众生,无遗是没有漏掉一个。
【则遍法界、尽未来,有此经处,便是佛说法处。】
经典所在之处就如同佛在。但是经典一定要有人受持,要有人读诵、演说才能产生效果。如果没有人受持,没有人读诵,没有人演说,现在台湾是很富裕,印刷术很发达,很多人家都有一套《大藏经》,摆在那里没有用处。摆在那里他不看,他不知道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不晓得,只是作装饰品而已,那个没什么作用的。一定要读诵,要依教奉行,为人演说。
【结集者之意】
这个结集者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的意思。
【在於一切大众,依教奉行,佛种永永不绝耳。】
因为这一段经文不是佛说的,这一段经文是阿难说的,就是结集的这个人他的意思。他的意思,劝勉我们要依教奉行,劝勉我们要流通佛法。现在这个社会从表面上去看,好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准好像天天都在提高,如果你们大家这样看法,只看到外面表面上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你也没有真看清楚。如果真的看清楚了,你就知道,现在的社会这种发展并不乐观,里面的问题非常严重,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怎么知道?心量窄小,智慧一天一天少,贪瞋痴慢三毒一天一天增长。这是三毒增长,智慧隐没了,还有什么前途?人怎么不苦?今天大家生活很苦。
我前年,好几年了,好像是第一次到大陆的时候,大概总是七八年前的样子,我第一次到大陆去观光的时候,大陆同胞看到外国人非常羡慕。尤其我们从美国回去的,非常羡慕。我就告诉他,我说: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你们。他吓了一跳,他说:怎么不如?美国住洋房,家家都有汽车,都有电冰箱,怎么不如我们?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我就问他一句话,你们,那有不少人在一起:你们有没有负债的?我这一问,他就想:没有,都没有负债的。这个了不起!美国人从生下来到死,债都还不完,他什么东西都是赊帐赊来的。我们中国古话说:无债一身轻。你们过的是人的生活,他们过的是什么?一生都是为债务拼命工作,还债还不完,日子苦不堪言!美国人怎么能比得上你!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每天下午,没有事情,几个小桌子拼起来,花生米、老酒在那边喝、聊天,闲情逸致,美国人哪里有这种享受?各有各的乐趣,那个过的真的是人的生活。我们看到他挺苦,他们过的真的是人的生活,他是自然人,他是跟大自然结合的。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是变成机器,哪里是人?是机器,不是人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你没有智慧你就看不清楚。
现在西方一天到晚喊智慧财产权,一本书出来,是「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听说现在一个卡带上唱个歌都不行,都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心量小到那个程度。在佛法是讲流通尽未来际,佛书是欢迎翻印,功德无量,怎么会相同?我讲经这么多年,三、四十年了。我讲席上常常讲,人家有些书送给我,我第一个看什么?看它版权页。只要版权页上是「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我就丢在一边,我绝不看。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看?心量那么小,能写得出什么好东西?我有我的理由。佛的心量多大,遍法界、尽未来际,叫你流通,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今天佛门里面,甚至於很多出家的法师,写了一些佛的东西,后头也是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他没有念过《金刚经》,不但没有念《金刚经》,一本佛经都没有念过。因为每一部佛经的后面,都是叫你流通佛法,没有叫你学了之后不要教给别人,没有这种说法。都是劝你自行化他,帮助一切众生,把佛法流传到久远。流通就是这个意思。哪里到你这个地方就障碍不通,哪有这种道理!
【我辈今日说者、闻者】
说经的人,听经的人,发起法会的人,护持道场的人。
【亦莫不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同具此愿。】
我们要跟诸佛如来,要跟一切菩萨、阿难尊者、祖师大德们,同心同愿。
【具此愿者,乃为真信受、真奉行、真欢喜。】
这就是说明,我们的心愿解行要跟佛相同。佛的心愿解行在哪里?就是这一部经,这部经是佛心、是佛愿,是佛对於宇宙人生真相的了解,是诸佛菩萨究竟美满的生活行为。我们从这个经里面学到了,就能把自己变成跟佛菩萨一样,真正信受,真正奉行,真正欢喜。
【此正我辈上报四恩,下济三苦处也。】
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彼此互相都有恩惠。人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不能离开众生,跟众生是一体的,互相都有恩惠。我们每天吃的饭是农夫种的,穿的衣是工人制造的,样样东西都得社会一切众生的供养,我们要知恩。「四重恩」,这个我们必须要明白,第一个是父母之恩。我们的身体,父母有生育之恩,父母生我们身,养我们的身,养育之恩。第二个是老师的恩。佛是老师,佛菩萨、老师的恩德,老师是教导之恩。我们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师,使我们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知道这个恩德。第三是国家之恩。没有国家,我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就没有安全,国家保障我们的生活安定、安全,国家之恩。第四个是一切众生之恩。我们与一切众生互助。佛法教我们常常念著四重恩,要存报恩之心,我们如果不能够认真的修学,就不能报恩;要想报四重恩,一定要依教奉行。
下济三苦,三苦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饿鬼、畜生,我们怎么帮助他?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要晓得,还没有变饿鬼、畜生、地狱的,将来看著他马上就要去了,这些人我们可以帮助他,让他觉悟,他将来不会堕三途,我们能帮助的是这些人。看看哪些人造地狱罪业,造饿鬼罪业,造畜生的罪业,我们能把《金刚经》的道理说给他听,他觉悟了,这一回头就不堕三恶道,这是下济三苦。所以自己依教奉行,这是报恩;为人演说,就是下济三苦。
【唯愿诸善知识,从实信而入净信。】
净信的功夫,比实信要深得多了。净信里头,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对於理论、事实、真相,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於有为而证无为」,这是讲我们修行契入功夫的浅深,由浅而深。「以此行愿,庄严佛土。」佛土在哪里?就在现前。现在有人提倡人间净土,那在喊口号有什么用?要真做!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依教奉行,都能够为人演说,把佛法发扬光大,人心清净了,离开一切污染,这个世间就是净土,这叫庄严佛土。「化度有情。归心净土,老实念佛,即得往生,不退成佛。」最后四句是最重要最重要了,那是真的彻底究竟圆满的解决问题了。这几句话都是江味农居士写的,可见得这一部《金刚般若 》,一部《大般若 经》,到最后回归到净土,回归净土才叫究竟圆满。我们这个经到此地功德圆满,谢谢诸位同修。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二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