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大自在的微笑·陈履安 序

  像密勒日巴大师一样既慈悲、自在、严厉,而且还捉摸不定的 竹清仁波切,可说是二十世纪的密勒日巴。他教弟子歌唱成就者们的诗:在山上、在坟场、在圣地、在城市,他自己也将修行上的经验和知识,做成口诀形式的诗歌来教导弟子。

  尊贵的 竹清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噶举传承最伟大的上师之一,是一位集学者和禅师于一身的成就者。他能用清晰易解的方法带领您进入佛法完整的空性见他,仁波切发展一系列次第空性教学,从[无我]开始到[他空见]的自性明觉,所有次第也都配合着[大手印]和[大圆满]中的禅修教义。仁波切还鼓励弟子们唱诵道歌,以此作为修行和教学的一部份。

  下面是仁波切经常教授的一首密勒日巴大师所著[八种自在歌]:

  显境空性若无别,则于见地得自在。

  睡梦醒觉若无别,则于修观得自在。

  空乐双融无差别,则于行持得自在。

  现在未来无差别,则于实相得自在。

  心与虚空无差别,则于法身得自在。

  苦乐二者无差别,则于口诀得自在。

  烦恼智慧无差别,则于证量得自在。

  自心佛陀无差别,则于果位得自在。

  以下是在尼泊尔追随仁波切学习的妙融师父告诉我仁波切的两个小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在尼泊尔普拉哈里山上,竹清仁波切每年冬天都会在此作三个月的教学,各国弟子这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边学习,一边交换彼此修行心得。大家每天在美丽的普拉哈里山上等著仁波切来教大手印禅修,日复一日。某日,仁波切宣布要改教密勒日巴传及道歌,全场一时兴奋起来,但紧张接著仁波切笑着说:[为了能同时体验密勒日巴刻苦求道的精神,以后大家自己下山来上课。]看着下面弟子们各个错愕的表情,仁波切大笑著步出佛堂。从此学生们必须自己背著字典、密勒日巴大师传和笔记本等等的学习用品,在日正当中走一个小时到仁波切那简陋的房子上课,然后再爬一个多小时回到山上。当大家渐渐的从生气、抱怨、痛苦和全身疼痛中解脱出来,并开始享受、欣赏、喜欢和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时,仁波切告诉大家,可以再回到普拉哈里山上上课。

  二、仁波切喜欢带着一篮篮的香蕉到猴子山喂猴子,一到猴子山,仁波切把手放在嘴唇旁口哨一吹,成群结队的猴子跑着、跳着冲到仁波切面前,只见仁波切一个个的发香蕉给猴子们,有些猴子等不及了用抢的,仁波切也喝斥几句,猴子位竟也听懂似的,收回手乖乖的站在一旁等著。

  仁波切是我的上师,有一次在陪著仁波切散步时,我问仁波切:[在生活中会有恐惧不安的情绪出现,该如何呢?]仁波切笑笑说:[时时提醒自己,一切一切都是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