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 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 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 誓不成等觉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志求无上尊 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暗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 威耀朗十方 日月戢重辉 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狮子吼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如佛无碍智 通达靡不照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 当雨珍妙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上明法藏为一切众生而建大愿。当知诸佛国土。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而得成立。一切众生性本清净。本无生死。本来常住无余涅槃。祗因瞥尔情生。遂成流浪。头出头没。无有了期。菩萨悯之。发斯宏誓。为诸众生破除妄执。昭廓心量。现自在力。显大威光。法性如然。非从外得。何以故。自性空寂。离诸恶趣。当知菩萨。顺空寂心而严佛土。自性妙圆。具诸相好。当知菩萨。顺妙圆心而严佛土。自性无碍。现六神通。当知菩萨。顺无碍心而严佛土。自性无住。不可断灭。当知菩萨。顺无住心而严佛土。自性无作。无有限量。当知菩萨。顺无作心而严佛土。自性无外。譬如春风广被万物。当知菩萨。顺无外心而严佛土。自性无内。譬如水镜悉现众像。当知菩萨。顺无内心而严佛土。自性光明。如日普照。当知菩萨。顺光明心而严佛土。自性平等。如香普熏。当知菩萨。顺平等心而严佛土。故知四十八愿。无一愿而非众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还严自土。如水赴海。如响应声。故法藏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空中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以不可思议之因。起不可思议之果。当知不可思议之因。即不可思议之果。有志净土者。须从此信入。
积植德行第八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宏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上明法藏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无不一一称真如法界。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河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无量故。如是严净无量佛土。度脱无量众生。而实无佛土可严。亦无众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故云。以大庄严具足众行。又云。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斯则悲智双融。理事无碍。故能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一向出生菩萨经。佛言。我念过去广大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说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薙发而作沙门。作已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积功累德。至不退地。尔时不思议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陀如来是也。此明法藏所修本行。足与经文互证。一生尚尔。多生可知。一劫尚尔。多劫可知。
法藏成佛第九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阿难又问。其佛成道以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上明成佛时处。曰现在西方者。不惟尔时名为现在。乃至于今。以及后后无尽。同名现在。以佛寿无量故。
国土宝严第十
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广荡。不可限极。悉相杂次。转相间人。光赫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上明国土殊胜。即前文无三恶道及国土严净等愿所摄。
光明无量第十一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上明光明殊胜。即前文光明有限量蒙我光明等愿所摄。
寿命无量第十二
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上明寿命长久。即前文寿命有限量及寿命无能限量等愿所摄。
圣众无量第十三
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如大目犍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滴。于意云何。其所滴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阿难白佛。彼所滴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滴。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上明圣众无量。即前文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等愿所摄。
七宝诸树第十四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之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玻璃为叶。华果亦然。或水晶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晶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晶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晶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彭际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