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日常修行方法▪P2

  ..续本文上一页同阿弥陀佛一样的了。“等”字同了“伦”字,都是一样的意思。须弥山,在山里头是最大的。阿弥陀佛两条眉毛中间的一根毫毛,直有五座须弥山这样大,还了得么。这根毫毛,是雪白的,所以叫做白毫。并且是八楞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大的光明的。现在塑的佛像额上嵌一颗珠子,就是显明白这根白毫的地位。讲到这根毫毛,向了右边旋转围绕五匝的样子,那就没有法子可以显明白了。“绀”字,是青色带红色的一种颜色。“澄”字,也是清的意思。 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过四十八个大愿心,都是度脱众生,跳出三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愿心。因为生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头,有种种的烦恼事情,容易造业,永远跳不出这生死的轮回。那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只有修种种的真实功德,没有造业的;并且寿命很长很长,没有穷尽的日期,所以一世都可以修到候补佛位的大菩萨的地位。东、西两个世界(东方的娑婆世界、西方的极乐世界),譬如两条海岸,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免去了这生生死死,譬如已经离开了这边有生死的岸(就是娑婆世界),到了那边没有生死的岸上去了(就是极乐世界)。 这前四句,是赞阿弥陀佛的相貌庄严。第五、第六两句,是赞阿弥陀佛的神通广大。末两句,是赞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大恩德,无穷无尽。这一个赞,很好很好的,是宋朝时候桐江地方,一位择瑛法师做的。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念了这一遍,就接下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佛号。 给人家受快乐,叫做慈。拔去人家的苦,叫做悲。阿弥陀佛能够拿成佛的乐处来给人,能够拔去人生死的苦,所以称做大慈大悲。 南无阿弥陀佛。 最少念五百声,或是一千声、二千声。 这种念佛的数目,是做一堂功课的说法。若是全天的念佛,那末能够念一万声、几万声,更加好。不过应该连“南无”两个字一同念。若是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虽然也可以的,不过不加上“南无”两个字,就不能够显明白恭敬的意思,那末功德就差些了。 念的时候,低声念,高声念,坐着念,跪着念,盘着膝念,向了右边绕圈子念,都可以随便的。若是心要散乱,只要念的时候,自己听自己念的声音,一个一个字,都要听的清清楚楚,就可以渐渐的心不乱了。这是收束心思,除去乱念头的第一个好法子。 念完了,再念三声,拜三拜,或是九拜、十二拜、二十四拜、四十八拜,随各人的意思,都可以的。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念三声,拜三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念三声,拜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念三声,拜三拜。

  上边三行,都是佛同了菩萨的名号,没有什么意思可以解释的,所以只说念的方法。 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也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了阿弥陀佛,大家称他们做“西方三圣”的。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这两位大菩萨,同了阿弥陀佛,都来接引念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所以念了阿弥陀佛后,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都要念的。 “清净大海众菩萨”,是所有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说菩萨的多,譬如大海一样。就是所有一切的菩萨,也要一齐念念,一齐拜拜的意思。

  十念法

  十念法,是专门为了事情极多极忙的人,想的最方便、最简单的方法。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能够早晨起来就念,自然是最好),有供好的佛,就向佛三拜。没有供佛,就面向了西,拜一拜,或是深深的作一个揖,都可以的。不过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不论念几声,尽一口气念下去。气长的,一口气念十几声也好。气短的,一口气念几声也好。总共念满十口气。再念下边那一种最简单的《回向偈》一遍,再向佛三拜,或是向西拜一拜,或是深深的作一个揖,就算完了。这个就叫做十念法。只要诚心照这个法子念,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心里头的一个愿(下边《回向文》里头,会说明白的),所以念了,功德也很大的。

  回向偈

  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回”字,是旋转的意思。“向”字,是归向的意思。就是把这个念经念佛的功德,都旋转回来,一齐归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不但是念经念佛要回向,就是做了一些些无论什么善事,也都要回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多一分。倘然不回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就恐怕下一世得天道,或是人道的福报。福报越大,造业越容易,那末再下一世,就很可怕了。所以必定要回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那末可以盼望就在这一世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但是《回向偈》也多得很,各人有各人念惯的。我把修念佛方法的人,常常念的几种,写出来,解释解释。使得各人都可以晓得,平常所念的《回向偈》,究竟是什么意思。讲到应该念哪一种,那是随便各人喜欢的,喜欢念哪一种,就念哪一种,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解]第一句说,情愿把这个念经念佛的功德。第二句说,帮助阿弥陀佛的净土,格外的好。第三句说,把这种念佛念经的功德,上头报答父、母、师长,同了佛的四重恩德。第四句说,下边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苦恼。第五句说,若是有看见,或是听到我念经念佛的人。第六句说,大家都要发出道心来。第七句说,等到这一个身体受完了报应。第八句说,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释]“庄严”两个字,实在不容易把白话来解释清楚。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好处,虽然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同了功德,所成功的。但是也可以说是众生本来有的功德,一同成功的。所以众生念了经,念了佛,就可以仗了这种念经念佛的功德,使得西方极乐世界,格外的端庄尊严,就是格外的好。并且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众生自己的清净心里头,现出来的形相。仗了念经念佛的功德,可以使得自己心里头,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格外的好。这个道理,是很深很深的。若是懂得,自然最好。若是不懂,就不要理会他,只要一心念佛,慢慢的自然而然会明白的,不消性急得的。 所说的四重恩,第一是父,第二是母。因为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的。没有父母,哪里来的身体呢?所以父母的恩,一定不可以忘记的,一定要报答的。第三是师长,一个人的学问,都是师长所教的。这教导的恩,也不能够不报的。若是出家人的师父,是传授佛法的,那是恩德更加大了,更加不能够不报了。第四是佛,我们在世界上,受种种的苦恼,佛发大慈大悲的心,教导我们,劝化我们,用种种的方法,使得我们跳出这个生死的苦海。这种恩德,又不是父母师长的恩,所可以比得的了,所以更加不可以不报了。 讲到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为什么要去救济他们呢?这是前边已经讲过的,就是发菩萨的心,发大乘的心,不像小乘只晓得免除自己的苦,不肯度脱旁人的苦。 第五、第六两句,是求佛菩萨暗里头帮助我,使得看见我念经念佛的人,或是听到我念经念佛的人,都能够自然而然的发出道心来。第七、第八两句,是情愿大家就在这一世上,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都是菩萨心、大乘心,都不是自己只顾自己的小乘心。上一句的“报身”,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身体,都是受前生所做种种善业恶业的报应的,所以叫做报身。“尽此一报身”,就是说大家受完了这一世的果报,不再受那虚假生死的果报身体。下一句“同生极乐国”,是祝祷凡有看见听见我念经念佛的人,也都发心念经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并且也一同受着我回向的功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回向的话,若是每句的字数,多少一样的,叫做“回向偈”。句子长短不一样的,叫做“回向文”。无论是“回向偈”、“回向文”,总是以发愿为正主的。

  ○第二种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解]第一句说,情愿生到西方净土那里去。第二句说,九品的莲华,做我的父母。第三句说,莲华开了,见到了佛,就可以明白无生的道理了。第四句说,同了不会退回转来的菩萨,在一处做同伴。

  [释]要发愿生到西方去,大家都已经晓得了。但是西方的世界多得很,有净土,也有秽土,并且还有半秽半净的土,现在发愿生到西方的哪里呢?所以要说明,情愿生到西方的净土中。但是西方净土,也多得很,情愿生在哪里的净土呢?所以又说明情愿生在莲华为父母的净土,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了。因为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都是从莲华里头生出来的,所以莲华就可以算是父母了。 但是往生的人,功夫很有高下的分别,所以莲华也分做九品。等到这个莲华开了,就可以见到佛菩萨的金面,听到佛菩萨的说法。不过莲华开的早晚,那就很有分别了。上品上生的,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立刻莲华就开,立刻可以见到佛。上品中生的,经过一夜,莲华就开,就可以见佛。上品下生的,经过一日一夜,莲华才开,七日里头,可以见佛。中品上生的,也是到了西方,莲华就开的。但是虽然见到佛,听到了佛法,也只能够先证小果,不能够就悟无生的道理,所以比不上上品上生的人。中品中生的,到第七日,莲华才开,可以听到佛法。中品下生的,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再要经过七日,方才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能够听到佛法。下品上生的,必须经过四十九日,莲华方才开放,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说佛法给他听。下品中生的,就要经过六劫,莲华才能够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说佛法给他听。下品下生的,直要满十二大劫,莲华才能够开放,观世…

《日常修行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