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七)▪P2

  ..续本文上一页夫越会心生嫉妒,然后开始诽谤你、诋毁你。但是上师如意宝却将这些转为道用,转成福报了,然后弘法利生事业越来越广大,越来越兴旺。放心吧,若是自己有这个因缘,谁也阻碍不了;若是自己没有这个因缘,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成就要靠自己积累的这些资粮,没有资粮就不能成就。弘法利生要靠愿力,有愿力、有机缘的时候,任何人想影响也影响不到,想阻碍也阻碍不了。若是没有愿力,因缘不到的时候,你再想也很难。所以若是将诽谤、诋毁都看成福报,都转为福气,不会有事的。他要说就让他说。

  

   真有修行的人,是最有自信和毅力的,是最容易成就的。有大成功、大成就的人,就是这样的修行人。佛在经中讲,世间再有名气、权力、财产的人,当时看着挺有威望,挺了不起,但是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很快就会衰败、穷尽,最后一片黑暗。真正有修行的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初一虽然看不到多少月亮,但是越往后越明亮、越圆满,到十五的时候就彻底圆满了。坚定信念,坚持学修,不会有事的。让大家看看,学佛人的思想,修行人的毅力,修行人的自信!世间也一样。若是你真想取得成就,想获得世间的福报,也要靠这样的心态和方法。

  

   大家认为诽谤不好,现在我已经推翻了这种说法、概念,将诽谤说成好的了。现在一想,诽谤好啊,诽谤是如意宝!

  

   刚才我将荣誉说成不好,因为荣誉对我们的诱惑最大,对我们的伤害最大,这种伤害不是一时的,而是生生世世的。这样我们就将以前认为荣誉好的想法和概念推翻了。佛法就是这样,这叫智慧。

  

   荣誉好与不好就看你的心态,若是你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用智慧去观察,都是好的,没有不好的;若是你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没有智慧,都是不好的。现在我也可以把荣誉说成好。有荣誉好,可以利用荣誉帮助、利益更多的众生;有荣誉好,这是自己修来的福报,它就像桶里的水,如果只往外取,不往里加,有一天肯定会穷尽的。你明白、深信了这些道理,一定会更精进地消业、积福。这样荣誉又变成了修行成就的助缘。

  

   现在的人不认别的,就认有荣誉、有钱财、有权力的人,就喜欢跟他们跑。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星呢?就是因为他有荣誉,有名气。见到明星,追啊、抢啊,但是什么也没得到。对你来说只有损失,没有收获。若是明星们愿意,用自己的名气和荣誉利益众生就好了。现在有的明星也信佛学佛,但是他们没有利用这个平台与机会真正地帮助、利益众生,这样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有荣誉也是好事,自己没有执着,不受影响,更精进地取舍因果;利用这种荣誉的机缘,帮助他人,利益众生。这样就变成了修行、成就的方便,而没有成为障碍。

  

   成就和衰败也一样,都是平等的。今天我讲的都是《快乐之歌》的内容。《快乐之歌》虽然没有太多的词句,没有太多的内容,但它是一个觉悟者、成就者写的,是他自己的东西。若是没有悟性,没有智慧,没有成就,怎么能写出这些呢?有病也好,没病也好;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死了也好,活着也好。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也讲,活着也好,能利益众生;死了也好,去西方极乐世界。怎么都好,这个时候才有修行。

  

   世间八法叫“八风”,若我们都能平等地接受,心不被八风所动,这叫八风吹不动,这就是境界。

  

   二、供曼茶罗要把握心态

  

   我们修除障法、供曼茶罗,不要只为了暂时的利益,一定要把世间看破,把这些都放下,不要考虑这些利益。现在都愿意修除障法,就怕生病、遭受灾难。“我业障重,总有病;我业障重,总有事!”然后精进地修除障法,就是为了逃避这些现实。以这样的心态修法,不会得到任何利益。修除障法、供曼茶罗应该是为了解脱、为了成佛,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和世间的福报。

  

   主要就是心态,若是心态有问题了,念得再流利、操作得再熟练也没用。身口意三门,意是根本,好比是树根。如果树根是毒,枝和叶也是毒;如果树根是药,枝和叶也是药。同样,若心是善的、清净的,语言和行为也是善的、清净的;若心是恶的、不清净的,语言和行为也是恶的、不清净的。

  

   百日共修期间,大家每天都在闻法、修法,语言和行为都没有离开佛法,但自己的心态是怎样的?一定要观察,这个很重要啊!你的语言、行为与你的成就、成佛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这颗心。尽量地去调伏心,尽量地去调整、把握心态。每天上早晚课的时候,有没有专心,专注于所缘?有没有边念边观想,边念边思维?主要是心,语言和行为不算。若是心没有散乱,发自内心地念诵,才算上课。若是心散乱了、动摇了,心不在焉了,就不算上课。这是标准,大家不要忽略这个标准。

  

   无论在藏地还是在汉地,很多人都在表面上、形式上修行,没有发自内心地做,这是最可怕的。念了那么多年的佛,修了那么多年的法,却始终没有一点点的进步和转变,烦恼依旧,习气依旧,就是因为功夫没有下到心地上,没有用心做,没有用心学。

  

   一个小时的课诵,若是能将心安住、专注,哪怕是一分钟也不错啊!今天安住一分钟,明天安住两分钟,后天安住三分钟,大后天安住四分钟……这样积累,逐渐安住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就没问题了。这样过几个月,过一年,安住一个小时都没问题了。这就是修行,这样最终才能圆满成就。

  

   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在表面上、形式上非常精进,每天早上五点钟开始修法,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但就怕心不到位。自己最清楚自己,若是不观察,甚至去伪装,自己都很难察觉到,别人就更察觉不到,更看不到你的内心了。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可怕的。我们修行的成就主要靠这个。自己心里每天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这也叫修行,也叫学佛。就像积水一般,再大的容器也能慢慢地盛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去积累,这很重要。无论是消业积福,还是闻法修法,一定要把功夫下到心地上,观察这颗心,改变这颗心。

  

   相对来说你们还行,但若是按历代祖师的要求,按佛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很远!这样修行根本不可能成就!所以大家要抓这些重点、要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