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伤逝(释法云)

  伤逝

  释法云

  一

  他漫不经心拿起报纸,随意翻阅,突然一则新闻刺痛了他的神经,仔细看去:十六岁少女丁云燕服毒自杀,地址是碧瑶市XX街。啊,是她,一定是她。

  他异常震惊,万万没有料到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无限黯然神伤,万千感慨,痛心欲绝,半年前的往事如幻影般浮眼前。

  二

  仲夏溽暑,马尼拉酷热难当,妻打算趁两个孩子放暑假,带领他们返回老家福建晋江,探望外婆。在学校人称“模范丈夫”的他却歉意地表示,恕不奉陪。因他生性疏懒,一想起数不清的亲戚故旧和一大堆应酬,就感头痛,另外也想乘此假期完成未竟的中篇小说。

  于是他邀约在州府教书的文友刘治国,同赴夏都碧瑶那著名避暑胜地,寄居名刹——普陀寺,尽享清闲。

  今年卅五岁的治国是个标准的王老五,此番却另有“高就”。刚到碧瑶的第一天,他就急不可待去到爱国学校拜访他曾在台湾结识的朋友佩华,一位由台来此教书的女士,身材娇小,眉清目秀,第一眼便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不料爽朗热诚的治国却硬给他派了一项差事,因这佩华有一位侄女,今年十七岁,刚由台南乡下来此,希望在碧瑶攻读大学,但得先进修英语,现在暑假,不便请人补习,于是治国热情推荐道:

  “俊明兄的英文顶呱呱,有缘拜上这位良师,一定收益匪浅。”

  他婉拒道:“啊,不行不行,我荒疏好多年了。”

  “你一定会收下她的。”治国满有信心代他答应了下来。

  后来治国将那女孩不幸的身世告诉了他:她自幼便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由于父母离异,各自组织新家庭。她从小便由祖母领去乡下抚养,最近祖母去世,她无依无靠,才由姑姑接来菲岛念书。当天下午,他正伏案写作,治国跑来笑道:“学生来了!”

  待他去到客堂,那位和蔼、慈祥的老师父已为她们斟上了清茶。

  佩华和那女孩同时起立,她简略介绍道:

  “陈老师,这是云燕。”

  “老师好!”多么轻柔的声音,那女孩微带羞涩,黑色的长发披散在雪白的衬衫上,更烘托出她那文静的气质。一双晶莹的眼睛透出聪慧的光芒。他简单问了问她的程度,确定了教学所需的教材,由她姑姑去学校寻找,并决定每天下午四点至五点作为上课时间。

  她一直静静的,面带微笑,不时凝望着他,态度温和、柔顺。陈俊明心想:在我所教过的菲华学生中,实属罕见。

  第一天上课,俊明提前去到客堂,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她才怯生生走进来,他对学生一向严格,毫不客气用英语向她道,“you are late。”

  她低头轻声道:“对不起”

  自此,她从不迟到了。

  刚开始,俊明天天进行考试,云燕似乎有点紧张,并且不苟言笑。

  有一回,治国打趣道:“你老是这么严厉,恐怕过几天,她不敢来了”。

  但她反应敏捷,记忆力特强,进步很快,俊明感到很欣悦。

  只是她总爱凝思,好像抑郁寡欢,这和她的年龄不大相称。俊明想,可能她从小心灵便蒙上一层阴影,缺少关爱,加上治国提醒的话,于是他开始改变教学的方式。

  有时他俩走上庄穆的大殿前那花影扶疏的走廊,或去到隔壁圣路易士大学的校苑散步,一边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一天下午,上课之前,俊明在房里挥笔写稿,收录机里正放送他最欣赏的六十位歌星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云燕轻轻走进来,向他招呼后,静静坐下,翻开她的书本,好像对这优美的旋律无动于衷。

  他问道:“云燕,你不喜欢这首歌?”

  她轻叹一声,含颦道:“我好像没有明天了。”

  俊明十分惊愕。这幼小的心灵遭受过多么深重的创伤,一般与她同龄的青年,正对前途充满五彩缤纷的幻想,为什么她如此多愁善感?

  他不由站起身,轻抚着她的头发道:“云燕,不要悲观,你很年青,又绝顶聪明,你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她那莹澈的大眼睛,依稀闪动着泪光,俊明突然感到她是那么孤苦无助,楚楚可怜,他决定要多多安慰她,关心她。

  一天课后,慈悲的老师父请他们吃供果,他发现云燕特别爱吃葡萄,况且她那么清瘦,脸色白皙,恐怕会贫血吧。他告诉云燕,葡萄营养丰富,还可以补血哩,要多吃,云燕微笑着点点头。

  有时,他请寺里的工人上菜市时,顺便帮买一些葡萄。有一次,他和云燕也亲自去到市场。

  俊明关切地间云燕需要什么,她总是浅笑摇摇头。

  当他过去买好了葡萄,转身忽然看见云燕正在向一个幼小的女孩买塑胶袋。

  “云燕,我带有塑胶袋,你不用再买了!”

  她那大眼睛一闪道:“我看那小孩太可怜了。”

  啊,多么善良的天性!

  治国因有一些亲友的应酬,决定星期天独自返圆马尼拉,俊明和佩华姑侄俩前去车站送别了他。

  俊明暗自寻思,这半个月以来,自从云燕进入他的生活圈子)她的聪颖、文静的情态,纯真而诚朴的话语,她浅浅的笑意确实带给他不少欣慰。

  因为今天不上课,没有料到下午云燕仍会来,于是俊明带她去到文咸公园划船。湖畔柳树摇曳生姿,风景秀丽,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划船后他俩沿着绿荫蔽日的湖畔散步,遥望浮云山岚,满目葱翠,身边一双双情侣丽影,很容易使人遐想联翩。

  云燕凝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言道:“老师,这里很像我家乡的青草湖。”

  “哦,我还没有去过。”

  “小时候,我常和弟弟去湖边捉蜻蜒。”

  “你弟弟?他现在多大啦?”

  她一下子脸色变得苍白,眉头紧蹙,然后低声道:“他得血癌死了。”

  不忍看到她那凄苦的神情,俊明怜惜地说道:“对不起,我不该惹你伤心。”

  “不,老师,是我自己太脆弱了。”

  回寺途中,她一直默默无语,这幼小的心灵多么孤寂,好像生活在阴霾里。

  俊明内心一直把她当作自己心爱的女儿小莲一般看待,他向她道:

  “我的大女儿今年十五岁,跟你差不多高,但我的两个孩子都太天真,不懂事,还是你乖!”

  她抿嘴一笑,那娇羞的模样实在动人。

  刚走到碧瑶大学旁边,猛不防窜出一只凶狠的黄犬,“啊!”云燕惊吓得一声轻唤,脸色苍白得那样可怜,俊明急忙上前轻扶着她,拉过她那纤柔的小手。

  她微微颤抖地靠近他,让他一直轻握着她的手,俊明心中顿生一种异样的温馨之感。

  自从那天之后,她每天都提前到来,不是帮助老师打扫房间,就是悄悄把他浸在水盆里的衣服洗净。俊明看她那么纤柔,不忍心让她劳累。

  她却满有理由:“孔子不是说过,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吗?”那笑靥多么纯真可爱。

  俊明有点惊讶:“你读过论语?”

  “略知一二。”她说得那么老练。

  从她的神情看得出,她很喜欢跟他在一起,她有一种小鸟依人之态,而由于她的弱不禁凤,俊明总对她有加以保护之感。

  一天,俊明去中药店给她买了两盒“人参蜂王浆”,心想作为她洗衣服的报酬吧。云燕深深地凝望着他。那清莹的大眼睛里荡漾着泪珠,那深湛而灵慧的明眸中似乎盛载了无数的言语,她那沉静、清秀的面容,温婉而柔顺的举止,实易让人生起我见忧怜之感。

  俊明恳切地注视着她,心中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天晚上,俊明独自徘徊,他本来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开始反省自己,近日常感心情抑郁、矛盾、他确实对云燕渐萌爱意。

  他心情沉重地去到大殿,跪在佛前含泪忏悔:“你是受过五戒的居士,你是有妇之夫,这样下去,怎堪为人师表?必须悬崖勒马!决心遵循佛经,视一切年长妇女为我母,视一切年幼少女为我子女一般。”

  这天课后,夕照忽敛,阴云满天,细雨绵绵密密落下来,慈祥的老师父一再挽留云燕吃过晚餐再走。

  饭后,俊明担心她在路上淋雨,要她跟他去房间拿雨伞,云燕突然对他道:

  “老师,你真像我哥哥。”

  “是吗?”

  “特别是您微笑的样子。”

  “哦。”俊明随意问道:“他在哪里?”

  “在金门服兵役,他的文章好棒啊,还荣获全军文艺奖呢,他常常寄书给我。”她的大眼睛闪闪发光。

  然后,她微低着头轻声问道:“我想叫您大哥,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俊明不禁抚着她的肩头回答。

  云燕抬头对他会心一笑,满脸惊喜的表情。

  看看天色已晚,俊明便叫下一辆计程车送她回去。

  刚关好寺门,她姑姑佩华来到了。

  俊明笑道:“你们恰好错过了。”

  佩华感叹道:“可怜阿燕孤苦零丁,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也是她的福分。”

  “她不是有个哥哥在金门吗?”俊明问道。

  佩华十分困惑,“她不但没有哥哥,现在连她父母在哪里也不知道。”

  啊,俊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愁绪,他完全明白她的心意,并决定今后常寄书给她。

  清新的山城,宁静的佛刹,俊明的小说进展得很顺利,写了一个下午,他起身伫立窗前,眺望远山氤氲着迷茫的暮霭,众壑苍翠,松涛长吟,美不胜收。

  云燕敲门进来了,她亲切地叫了一声“大哥”,然后轻轻依在他的身旁,指给他遥望那一片碧绿的松海。

  云燕回头合情脉脉地望着他,眸子发出兴奋的光彩来,午后的斜阳,照着她的红靥,她那柔弱婉丽的韵致,楚楚动人,确实令他震动,他隐约感觉到少女秀发的幽香,不由得心弦剧烈震颤,他真想俯身拥吻她,他已快要不能自持了。

  突然,那天法师宣讲戒训,所言“火焰化红莲”,即把欲望转化为智慧,顿时掠过脑际,如当头捧喝,使他一念清明,他赶快建议:

  “燕,你不知道,大殿旁的菊花开得多美,走,我给你拍一张照片。”

  这便是至今仍放在他书桌上,跟他女儿小莲照片在一起,她留给他唯一的肖像,真是人比黄花瘦。那天晚上,他的思潮起伏。经历了感情上一场激烈的内在交战。

  俊明从来不曾这样迷惘惆怅,他在心里痛骂自己:“你这个伪君子,你不是在报纸上向青年高唱:”…

《伤逝(释法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如何处于逆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