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卅三画▪P2

  ..续本文上一页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

  【头上安头】 (喻)事情重复。如人本来已经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一个头,那是多余的,无此必要。

  【头北面西】 如来涅槃相。如来涅槃时,头北面西,右厍而卧。

  【头面作礼】 以吾人之头面去顶礼尊者之足。

  【频伽】 迦罗频伽或迦陵频伽的简称,鸟名,华译为妙音鸟,是一种常住在极乐世界的鸟儿。

  【频来果】 又叫做一来果,即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二果。

  【饿鬼】 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因渴出火。

  【饿鬼因】 成为饿鬼的业因,即悭贪不舍。

  【饿鬼道】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饿鬼趣】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趣向的道途,是五趣或六趣之一。

  【饿鬼界】 饿鬼的世界,是十界之一。

  【龙】 梵语叫做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

  【龙王】 龙类之王。

  【龙子】 大海龙子。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因而得免于难。

  【龙天】 1.八部中的龙众与天众。2.指龙树菩萨与天亲菩萨。

  【龙河】 尼连禅河的别名,因此河中有龙居住。

  【龙宫】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

  【龙猛】 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

  【龙象】 指修行很勇猛而且具有大力的人,今作为出家人的尊称。

  【龙胜】 龙树菩萨的别名。

  【龙树】 菩萨名,人译作龙猛,南天竺人,生于佛灭后八百年间,提倡中观性空之学,著作很多。

  【龙神】 八部众之一。

  【龙神八部】 在八部众中以天与龙为首,所以常说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龙华】 古字华即是花,将来弥勒菩萨,坐龙华树下成佛,因其花为龙所尚,故名龙花。又因其花似龙头,故名。

  【龙华会】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将来下降人间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叫做龙华会。

  【龙华树】 将来弥勒佛成道时的道树。

  【龙华三会】 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叫做龙华三会。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

  【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

  【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塞戒】 优婆塞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

  【优婆夷】 华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提舍】 华译为论议,为十二部经之一。

  【优昙华】 又名优昙钵华,华译为灵瑞,或瑞应,是多年生草,茎高四五尺,花作红黄色,产于喜马位雅山麓及锡兰等处,二千年开花一次,开时仅一现,故人们对于难见而易灭的事,称为昙花一现。

  【弥陀】 阿弥陀佛的简称。

  【弥陀三尊】 中尊是阿弥陀佛,左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右胁侍是大势至菩萨。

  【弥陀三部】 又叫做净土三部,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

  【弥陀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弥陀本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靠著这些大愿,他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以救济一切众生。

  【弥陀名号】 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名号,其四字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六字的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九字的名号是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的名号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弥勒】 菩萨名,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出世】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第十的减劫之时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人间的众生。

  【弥勒净土】 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因弥勒菩萨现在住在那里,所以叫做弥勒净土。

  【弥勒三尊】 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弥勒三部】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应人】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

  【应土】 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

  【应果】 阿罗汉果,阿罗汉一译作应,即应受人天供养的意思。

  【应供】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是如来十号之一,又是阿罗汉的义译。

  【应迹】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垂迹的身体。

  【应现】 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颂】 又名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应器】 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见钵条。

  【应法】 与如法同义。

  【应化】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化身】 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化声闻】 见四种声闻条。

  【应化利生】 诸佛菩萨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

  【应化法身】 谓法身的佛菩萨应现无量的身体。

  【应身】 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身土】 应身佛所居住的国土,亦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的国土。

  【应量器】 铁钵。见钵条。

  【应正遍知】 应与正遍知。应是应供的简称;正遍知又名正等觉。见十号条。

  【应理圆实宗】 法相宗四名之一。

  【戏论】 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檀】 檀那的简称,华译为布施。

  【檀主】 施主。

  【檀林】 旃檀之林,即寺院的尊称。

  【檀信】 施主的信仰。

  【檀度】 布施度,是六度之一。

  【檀越】 施主。

  【檀那】 与檀越同义。

  【檀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

  【湿生】 依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蚊蝇是,是四生之一。

  【湿生化生】 湿生与化生。湿生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是;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是。

  【济世】 救济世人。

  【济度】 以佛法救济超度众生。

  【禅】 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静息念虑的意思。

  【禅心】 寂定的心。

  【禅行】 坐禅的行法。

  【禅衣】 禅僧所穿的衣。

  【禅戒】 1.禅定与戒法。2.禅宗与律宗。

  【禅法】 修禅之法,有二种,即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者,如经论所说的四禅八定是;祖师禅者,经论之外,历代祖师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法是。

  【禅味】 禅定微妙的滋味,如入于禅定时,就有一种轻安寂静的滋味是。

  【禅宗】 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

  【禅律】 禅宗和律宗。

  【禅师】 专修禅定的出家人。

  【禅德】 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禅病】 1.指坐禅时缕缕不绝的妄念。2.坐禅不得其法,坐出毛病来。

  【禅教】 1.禅宗的教法。2.禅与教。

  【禅规】 禅寺所奉行的规则。因这些规则是由唐百丈山怀海禅师所制定,所以叫做百丈清规。

  【禅寂】 修禅以寂静念虑。

  【禅慧】 禅定和智慧。

  【禅观】 坐禅以观念真理。

  【禅那】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禅那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

  【禅定】 即禅那,华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禅定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见五五百年条。

  【禅定波罗蜜】 又名静虑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禅门】 1.禅定的法门,如三学中之定学与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是。2.禅宗的通称。

  【禅门五宗】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禅和】 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

  【禅和子】 见禅和条。

  【禅悦】 入于禅定时所得的喜悦。

  【禅悦食】 见二食条。

  【禅波罗蜜】 六波罗蜜之一。

  【粪扫衣】 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弃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以上之衣,印度人讳忌,故弃之。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来补纳成衣,故名粪扫衣,又名纳衣。

  【总别】 1.总释和别释。2.总相和别相。3.总业和别业。

  【总愿】 诸佛有总愿和别愿二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

  【总报业】 招感总报的业因。

  【总观想】 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一。

  【总持】 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总持门】 总持的法门,亦即密教的法门。

  【总相】 一切有为法都有总别的二种相,如无常无我,通于一切,叫做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叫做别相。

  【总相戒】 如三聚戒与十善戒等叫做总相戒,如二百五十戒与十戒等则叫做别相戒。

  【总相三宝】 佛法僧三宝都在一个会上现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相,叫做总相三宝。

  …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卅三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