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死亡观的主要内容(杨丽)

  藏传佛教死亡观的主要内容 

  杨丽

  

  藏传佛教关于人生生死的一些看法

  人们都说西藏是神秘的,主要原因就是西藏的宗教为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佛教自7世纪传入西藏并与本土宗教苯教相互融合形成独具雪域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后,佛教文化就已成为西藏的主体文化,佛教的思想观念已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中,同时在藏族哲学、文学、教育、法律、天文、医学、美术、建筑等方面打上深深的烙印。对于生死这样重大的问题,藏传佛教更表现出了雪域独有的特色。

  作为一支有别于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宗教流派,藏传佛教虽有自己的特色,如自己原始的苯教信仰、神秘的密宗现象等,但藏传佛教依然以印度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为主的。在生死观问题上,藏传佛教继承和发扬了印度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学说,其中包括三世、十二因缘、六道等理论结构,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人在现世中得到的幸福或者灾难都是前世行为的因果报应,而在现世的善恶行为同样成为来世报应的根据。佛教以四谛、十二因缘等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生是苦,并用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来论证人生是苦。但是佛教认为苦是可以解决的,佛教的经典中渗透了对生死的态度,佛教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就是三种解脱生死之苦的方法。四谛是以苦为因是修道求果的解脱法,十二因缘是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解脱法,六度则是自利利他的解脱法,可是若要从根本上解脱痛苦最根本的就是要消除“我执”,佛教认为众生由于不能体认自己的心性,而起种种妄念,执着,造业,结果受因果报应,在生死中轮回,没有期限。故众生只要能够了知体认自己“本无生死的寂灭之心”,看清生死实相,便可以正确的看待生死,所谓“生死涅槃”。所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深深的反映在藏族人民对待死亡的态度上。

  “轮回”一词中,“轮”指车上的轮盘,“回”是指车的转动,轮回是比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没有了期,就像车轮的不停转动。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前,在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轮回的思想。人们认为在生前活着的时候如诵读《吠陀》,并且按照《吠陀》的教义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如苦修、布施、不杀生、禁欲、修炼瑜伽等,那么死后就可以转生到好的境界,享受福报;如果不信奉《吠陀》那么死后就会使灵魂沉沦在痛苦中,从而转生为低贱的首陀罗种姓、贱民或者动物。这样的思想无疑对后面佛教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生物在来到这个世界前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轮回,现在所在的世界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只是宇宙无数世界中的一个,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世界只是众生暂居的地方。这样的思想反映在生死观上则认为死亡并不代表结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旅行。人死之后,根据现世的业而前往“六道”中承受相应的果报,在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六道”中轮回,“六道”中的每一道都是六种主要烦恼的结果,即骄傲、嫉妒、欲望、愚痴,贪婪、嗔恨,根据现世的因得来世的果。藏传佛教在接受印度佛教因果报应、业报轮回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把人的生死状态划分为生死两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划分为出生、临终和死亡、中阴、转世四个状。

  关于生,佛教认为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宇宙间的生物无不如此,都会经过孕育、出生、成长、衰老,死去这几个过程。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都乐生厌死。在人们的眼中,生是充满着生机,代表温暖、活力、光明、拥有,尽管生活中业存在这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人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享受到荣华富贵、天伦之乐等等,所以生是人们留恋的;而死则代表消沉、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都极力逃避与死亡有关的东西。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但生的瞬间就已蕴含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统一的。正是有了生死这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佛教才进一步认为人生是苦,并用“八苦”概括了从物质索取到精神空虚,从身体病痛到心理压力各方面的痛苦,用“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论证苦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更贴切地感受生活之苦。佛教又认为苦是可以解决的,佛教的八正道、三学和六度就是三种解脱生死之苦的办法。佛教让人们认识到人身难得,在“六道”中轮回,能转生为人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全世界有60多亿人,感觉数量很多,但是若与芸芸众生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所以要珍惜人生。在珍惜人生的基础上让人思考如何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超越生死轮回而彻底解脱。于是佛教教导人们在这一生中努力修习佛法,用八正道,三学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身,语,意,用六度来教导人们自利利他共同解脱,佛教主张只要潜心修习,深悟佛法,就能超越生死六道轮回。

  关于临终,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也许最殊胜的就是重视临终关这怀。所谓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阶层,包括慈善团体、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工作者组成的社会团体,对临终病人、家属所提供的全面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支持和照顾,它以延长临终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以提高临终阶段的质量为宗旨”。我们通常讲临终关怀仅仅是对即将离开世间的临终者而言的,并不针对临终者的家属来说,临终关怀不仅是情感上的关怀,而更多的是让临终者面对死亡,正确地看待死亡,了解生命的意义。面对死亡,每个人都充满了恐惧,因为人们认为现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死亡的到来而消失,人们面对即将失去一切时,都会表现出否认、愤怒、失望、接受等几个心理过程,所以临终者更期待被人理解,作为家人或者朋友要帮助临终者面对死亡,帮助他确立死后能转生三善趣的信念。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藏族人民特别是生活坎坷的人对死亡却又充满了希望,认为死后可以转生更好的境界,故藏传人民表现在脸上的死亡态度更多的是安定、慈祥、充满信心。

  关于“中阴”阶段,是藏传佛教针对如何面对死亡而获得好的转生而提出的在死亡技巧上下功夫就可以使死亡成为人们转生来世的入门之说。藏传佛教将人的生存状态特意划分出了“中阴”阶段,即人死后到投生前的这个阶段,一般为49天。按照《西藏度亡经》的观点来看,生命是由连续不断的意识境界组成的。最初是“生有意识”,最后是“t死亡意识”,介于两者之间的即“中阴”境界,这三个阶段也分别称作临终、实相及投生中阴,他们代表初期、中期和后期“中阴”。《西藏度亡经》中对死亡的过程有详细的论述,这本书在藏族人民的死亡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人们认为对于处于中阴阶段的亡灵念诵此法可以使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境界,帮助他们能更快地转生。藏族家中若有人去世,则会请喇嘛为其进行“超度”仪式,念诵《西藏度亡经》使他们能顺利的进入三善趣,并且家人也不能悲痛以免让亡者有牵挂而不能转生。家中有人离开令人伤心,但是藏族人民却把这种伤心转化成为对死者的美好祝愿。总的来说,藏传佛教在生死问题上,对生和死都倾注了大量的关怀和祝愿。

  摘自《灵山海会》2008年第2期

✿ 继续阅读 ▪ 健全的人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