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7-044大慈无量波罗蜜

  大慈无量波罗蜜—一 海涛 辑

  

  ◎佛说大慈之相:

  

  1.此慈无量,能护自身。2.慈能除断忿恚根栽。

  

  3.慈能永灭一切过失。4.以慈严身所有威德。

  

  5.行慈之人为聪慧者所共称赞。6.慈能防护一切愚夫。

  

  7.慈能远离诸有爱缠。8.慈能超越热恼所侵;

  

  9.慈能生长身、语、心乐。10.慈力如是不为一切他所恼害。

  

  11.慈性安隐离诸怖畏。12.慈善根力随顺圣道。

  

  13.慈能济拔诸众生聚。14.以慈力故,于彼刀杖性无执持。

  

  15.慈能将导一切众生趣于解脱。16.是慈能灭诸恶瞋恚。

  

  17.慈为大乘最居前导。18.慈能摄御一切诸乘。

  

  19.慈能积集无染福聚。20.是慈能离种种妄想。

  

  21.慈为门路,一切尸罗学之所由。22.慈能救济诸犯禁者。

  

  23.慈能现忍辱之力。24.慈能远离一切憍慢、矜伐、自大。

  

  25.慈能发起无动精进。26.慈能令修正方便行,速疾究竟。

  

  27.慈为一切智慧生因。28.慈能除遣顺魔烦恼。

  

  29.是慈力故,于诸众生等心行施。30.是慈力故同住安乐。

  

  31.慈能济拔一切众生。32.慈能令心出离烦恼诸有炽然。

  

  33.慈能庄严三十二相及随显相。34.慈能损减诸掉性欲。

  

  35.慈能离彼鄙贱、下劣、不具诸根。36.慈能涂惭愧衣服。

  

  37.慈为坦路善道,涅槃归趣之所。38.慈犹如妙香涂身。

  

  39.慈能遣一切诸难烦恼恶趣。40.慈能远一切恶道及诸八难。

  

  41.慈远离诈现威仪、谀谄、矫饰、逼切、求索,而能增长利养、恭敬、名誉等事。

  

  42.慈能令彼多瞋暴恶不忍众生发清净信。

  

  43.此慈如是发起他利,于无诤论慈最第一。

  

  44.以慈力故,梵、释、天王之所礼敬。(整理自《大宝积经》)

  

  大慈无量波罗蜜—二 海涛 辑

  

  45.是慈力故超过欲界,顺梵天道,开解脱路。

  

  46.慈善之力一切有依,诸福业事所不能及。

  

  47.是慈力故,喜乐、法乐,不贪一切富贵王位受用乐具。

  

  48.慈能为诸静虑解脱及三摩地、三摩钵底之所根本。

  

  49.慈能令人起、住、坐、卧密护威仪。

  

  50.大慈无量捐舍自乐,能与一切众生安隐快乐。

  

  ◎如是无量不可思议大慈之相,吾今略说。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波罗蜜。

  

  1.菩萨摩诃萨由成就是大慈无量故,观诸众生常怀慈善,勤求正法,无有疲倦。

  

  2.当知:诸声闻慈唯能自救,诸菩萨慈毕竟度脱一切众生。

  

  3.当知:众生缘慈,初发大心菩萨所得;法缘之慈,趣向圣行菩萨所得;无缘之慈,证无生忍菩萨所得。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波罗蜜。

  

  4.若菩萨摩诃萨安住大慈波罗蜜故,则于一切众生慈心遍满。

  

  5.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能为善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大般涅槃经•梵行品》

  

  6.谁得安隐眠?所谓慈悲者,常修不放逸,视众如一子。《大般涅槃经•梵行品》

  

  7.譬如一切水种,百谷、药木皆得增长。菩萨亦尔,自心净故,慈悲普覆一切众生,皆令增长一切善法。《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

  

  8.慈力能令一切心得快乐,身离热恼得清凉乐,持行慈福,念安一切,以报其恩。《坐禅三昧经》

  

  9.其修道者成具慈心。火所不烧刀刃不害。毒亦不行。众邪不得便。《修行道地经》

  

  10.修习慈心,常念众生,令得佛乐,习之不息,便得离五欲,除五盖。《五门禅经要用法》

✿ 继续阅读 ▪ 07-043大悲悯众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