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年乾兴元年二月,智圆大师寂于钱塘。师为天台宗山外派僧,着有净土经疏多种,今唯存《阿弥陀经疏》,其余《阿弥陀经西资钞》、《十六观经疏刊正记》等皆佚。
1028年天圣六年正月,四明法智大师寂。师为天台宗山家派之主,前后与庆昭等人往复论难达七年。于净土则曾建“念佛施戒会”,所着关系净土者,有《观经疏妙宗钞》、《观经融心解》等。
1032年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慈云忏主遵式大师,对众略说法要后坐脱。师之一生虽倡本性弥陀、唯心净土之说,然多不涉论议,专门教人确立往生之正信,从事礼忏念佛。大师于净土法门,着有《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往生净土忏愿仪》及《往生西方略传》等,另于师所着《金园集》与《天竺别集》中,亦收有关净土之作多种。
1051年皇佑三年五月,东掖山承天寺神照本如法师寂。师曾效庐山之风,与郡守章得象等结白莲社,宋仁宗钦其道,赐寺名“白莲”。
1064年治平元年三月,仁岳净觉大师寂。师晚年专事净业,持律精严。师著作甚多,有《义学编论席解纷》一篇,收于《乐邦文类》第四中;师所着书,如《阿弥陀经疏指归记》二卷等,今皆佚失。
1072年熙宁五年,陈舜俞撰着《庐山记》五卷,述庐山白莲社之净土法门,及着名寺院胜迹等。
1090年元佑五年冬,灵芝元照大师卒。
1092年元佑七年,宗颐大师寂。师生前曾撰《莲华胜会录序》结莲华胜会,集众同修净业。
1097年绍圣四年,曾与净严法师集10万人于京师,结净土会以共修念佛的文彦博居士卒。
1099年元符二年春,择瑛法师寂于钱塘祥符寺。师之传世著作有《净土修证义》、《往生净土十愿文》、《劝修净土颂》、《辨横竖二出》及《弥陀偈》等;
1099年宗本圆照禅师卒于苏州灵岩山。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夏,着有《玄签备检》及净土论多篇,常求西方,笃修净业的有严法师寂。
1106年崇宁五年,居士陈瓘卒。
1116年政和六年九月,元照律师坐化于钱塘。师生前曾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及集《净业忏仪》。
1119年宣和元年春,专修念佛三昧之思照法师厉声唱佛,趺坐结印而寂。
1125年宣和末年,着《念佛方便文》勤修念佛三昧的江公望居士无疾而化。·南宋·金·
1127年建炎元年秋,大兴“净业社”之齐玉法师卒于上天竺。
1137年绍兴七年冬,思净法师端坐念佛而寂,顶上经七日犹暖,异香不散。
1140年绍兴十年九月,曾着《观经疏净业记》等之专修净业僧,如湛法师坐化。
1142年绍兴十二年,道琛法师结“净土系念会”于延庆寺,定每月二十三日会众念佛,与会道俗多达万人。
1152年绍兴二十二年十月,真歇清了禅师寂。师主张禅净双修,倡行念佛禅,以“阿弥陀佛”四字为话头,大弘禅净合一之教。
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专修念佛三昧,作《唯心净土说》的道琛法师寂。
1166年乾道二年,宋高宗书“莲社”二字赐居士张抡,以嘉其率众精修净业之行。《乐邦文类》卷三,收居士之作《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宋孝宗诏白莲宗主子元至得寿殿,演说净土法门,赐号慈照宗主。三月二十三日,子元合掌辞众,奄然而寂。
1169年乾道五年,月堂惠询与行因两位法师共兴“西归莲社”,劝人精修念佛三昧。
1173年乾道九年正月,王日休居士立化。居士生前曾着《龙舒净土文》,并会集《大阿弥陀经》。
1179年淳熙六年十月,慧询大师书偈、念佛而寂。
1200年南宋庆元六年,天台宗僧人宗晓编《乐邦文类》五卷,为弘扬净土之作;西夏桓宗天庆七年,智广法师撰《密咒圆因往生集》,阐明有关密教的往生净土之说。
1211年嘉定四年,结“西归社”共修念佛之昝定国居士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卒。
1214年嘉定七年八月,宗晓法师卒。师生前曾任延庆寺首座,纂辑《乐邦文类》、《四明教行录》、《法华显庆录》等。
1246年淳佑六年,万松行秀寂。师曾编《祖灯录》六十二卷,又撰净土书若干种,断念佛之疑,劝人深信弥陀法门,师自亦恒修净土法门。
1251年淳佑十一年,曾作《劝修净土文》劝进净土的理宗丞相,郑清之居士卒。
1258年宝佑六年,志盘大师于东湖月波山起笔撰《佛祖统纪》,其中有《净土立教志》三卷。
·元·
1272年至元八年,精修净业之盘谷法师预期无疾而寂。
1312年皇庆元年正月,《庐山莲宗宝鉴》颂行天下,并赐优昙普度号“虎溪尊者”,为白莲宗教主,世称“莲宗中兴之祖”。
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十四日,“普应国师”中峰明本书偈辞众,置笔安坐而逝于天目山。
1330年至顺元年,“虎溪尊者”优昙普度寂。
1342年至正二年,性澄法师寂于杭州上天竺寺。师晚年笃志净业,曾以天台之教旨着《阿弥陀经句解》。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福建泉州弥陀岩阿弥陀佛石像开雕。
·明·
1368年洪武元年,天如惟则禅师寂。师着有《净土或问》,破对净土法门之疑惑,倡唯心净土之旨,弘禅净双修之法。
1370年洪武三年秋,梵琦楚石大师寂于南京天界寺。有《楚石梵琦语录》二十卷及《西斋净土诗》等著作行世。
1407年永乐五年,曾着《阿弥陀经略解》及《净土指归集》之大佑大师寂。
1408年永乐六年正月初二日,曾撰《阿弥陀经注》之普智法师,晚年专修净业,寒暑不辍,于时别众面西端坐念佛而寂。
1444年正统九年,作净土诗一百八首,平生以净业劝人的景隆禅师寂于杭州西湖修吉山。
1465-1487年成化年间,河北正定隆兴寺“西方净土变”、“二十四诸天”壁画绘成。
1535年嘉靖十四年,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诞生于仁和。
1571年隆庆五年,莲池大师重建宋代开山的杭州云栖寺为净土念佛道场。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僧明证虔修净土,沐浴端坐合掌念佛而寂。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诞生于吴县木渎。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曾着《西方合论》十卷弘扬净土的袁宏道居士无疾卒于荆州僧寺。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戒行精严,虔修净土之辟锦尼师,正坐念佛而寂。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别众,端坐念佛而寂。师之传世著作,后人编为《云栖法汇》,共三十四册。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无明慧经和尚圆寂。和尚年愈七旬尚随众耕作不息,提倡念佛并有《念佛法要》等传世。
1623年天启三年十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主禅净兼修之行的憨山德清大师圆寂。
1624年天启四年,由大贤、大雯、大霖等17名僧及王宇春等16名居士,共加校订印刻的《云栖法汇》出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受菩萨戒于杭州云栖寺,后以北天目灵峰为中心,弘传净土法门。
1626年天启六年,净土宗十祖行策大师诞生江苏宜兴。
1627年天启六年十二月,主张不废宗门,事必假渐修的圆澄禅师寂。师曾作《净土偈》8首,赞百行不如念佛好。
1628年崇祯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之传灯大师寂于幽溪道场。师之有关净土著作有《净土生无生论》、《阿弥陀经圆中钞》、《净土法语》、《观经图颂》等。
·清·
1655年顺治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净土宗九祖智旭蕅益大师卒于灵峰寺。大师从儒入禅,继而研教、究律,知禅者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三学之归趣,则不外念佛一门,并以念佛为禅教律之归结,于是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
1659年顺治十六年七月,建庵度众,专志净修的念纯大师寂。师之留世著作有《禅净双修集》及《净土诗》等。
1663年行策大师到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结庵,弘扬净土法门,后到江苏常熟成立莲社,被尊为净土宗十祖。
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曾对《净土十要》进行点评,并作序刻印于康熙七年流通的成时大师寂。
1682年康熙十一年七月九日,净土宗十祖行策大师寂于虞山普仁寺。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诞生于江苏常熟。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道霈法师寂于鼓山涌泉寺。师之有关净土之作有《净土旨诀》、《净业常课》、《续净土生无生论》、《西方发愿文注》及《餐香录》、《还山录》等。
1727年雍正五年,省庵大师在杭州梵天寺创妙莲法会,弘扬净土法门。
1734年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自知时至,合掌称佛名而寂。师之主要著作为《劝发菩提心文》。
1739年乾隆四年,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的周梦颜居士卒。留世著作主要有《西归直指》,分《净土纲要》、《疑问指南》、《启信杂说》、《往生事略》等四篇,均收于居士之文集《安士全书》中。
1741年乾隆六年,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诞生于京东丰润县。
1793年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彭希涑居士卒。居士系彭绍升居士之从子,遵嘱编《净土圣贤录》九卷。
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彭绍升二林居士卒。居士生前持戒念佛甚虔,编着有《华严念佛三昧论》、《净土三经新论》、《一行居集》、《居士传》、《善女人传》等多种。
1806年嘉庆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律净法师自知时至,坐龛、说偈、合掌而寂。
1810年嘉庆十五年二月,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预知时至,辞诸外护,劝众念佛。至十二月十七日,再次别众谓佛已来迎,即结印而寂。逝后众闻异香浮空,露龛七日,面貌如生,白发变黑,荼毗后得舍利百余颗。…
《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